《石榴怪谈----欢迎来到奇异的怪谈世界!没听过的动植物,怪事..》
第33节作者:
桶里生石榴
这客商本是晋陕一代南来购买柑橘的商人,行之琶洲境内,马匹受惊,失足落入了深谷,不巧刚好跌落在崖壁的一颗古木上,客商受了惊吓,还好身子只是些轻伤,惊慌之余,这尤老板发现,那颗古木竟是一颗粗壮的浮沉木,此时正值深秋成熟之时,那果子正累满枝头。行走南北,见多识广的尤老板知是遇上金山了,不过眼前的境况却有些让人郁闷,怎么能攀上这陡峭的崖壁呢?
俗话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你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也无法去预料它的吉凶!
这古木上还有一什物,那是一个硕大的鸟巢,也不知是什么鸟住这么大的巢穴,尤老板发现它时好似已经废弃许久,他攀着树枝,小心翼翼的挪进窝里,那窝里空间甚大,他一人盘腿而坐竟还有些许空间,而且上有树枝叶片遮蔽,其间还有干草铺垫,俨然一座空中别墅的配置。就这样,尤老板将那窝中装满浮沉果,依靠那浮沉果的果皮充饥,如此竟过了数日。
这日,刮起了狂风,那风直拽着古木来回的摇曳,鸟窝也是危如累卵,至正午,风方才停息,正当尤老板微微踏实些许之时,背负这鸟窝的树枝却咔吧一声,鸟窝载着尤老板急速坠下,不幸中的万幸,鸟窝坠入谷底的溪水中,尤老板又一次在惊魂之余窃得余生。沿着溪流竟然走出了山谷,汇入的江水正是川江,这便是那一巢的浮沉果的由来。
听完这个故事的客人都不由的赞叹,但凡天赐神物,多不会无缘无故,随随意意的就让人得到,必然历经波折,经历坎坷,尤老板所历不正是如此吗,如此一来,尤老板的浮沉果一经面市,经琶洲人口口相传,短短数日,竟抢购一空,每家都因能得尤氏一枚浮沉果而兴奋不已,尤老板也因祸得福,大赚了一笔。
却说转年元宵佳节又至,琶洲人汇聚川江之上,取出去年囤下的浮沉果,投诸川江之上,有祈求姻缘的男女,亦有问诸功名的书生,各色面容,暂且不表,只说这年的果子都好似商量好了一般,清一色的浮在水面,川江上的人们越发的激动起来,这预示着自己所求之事都将有个好的结果,至于多少果子浮在水面上?谁的沉了?谁的浮着?人们关心的却不多,想来也是,每年琶洲百姓都挤在江边投浮沉果,浮在水面的自然不在少数。
不过,事经半载,琶洲坊间开始流传浮沉果所预之事并不真切,有些甚至完全背离人们的企盼,且持如此之言者不在少数。不过人们碍于浮沉果的盛名,只是在熟识的人们之间相传议论,自然并没有形成气候。
再说琶洲城东有个地痞混混,叫做泼三,其人好色,嗜酒,自打去年入秋见过丘家的二小姐后便得了相思病,终日里候在丘员外门外等着瞅瞅那丘二姐。这不转年元宵节,泼三也投了浮沉果,而且他还让人做了一个精致的布人,用红线绑在果子上,说来也巧,泼三这枚果子刚巧被那丘二姐捡去,泼三得知喜出望外,心想这姻缘想必是天注定,难怪那丘二姐迷的我神魂颠倒,第二日便张罗着上门提亲去了。
那知那丘员外一听是泼三,媒人门都没让进,泼三想要硬闯,却被丘家家丁揍了个鼻青脸肿,那泼三气无处撒,便想起卖给他浮沉果的尤老板,哪知那尤老板自从去年卖完果子,在琶洲只待了半个月便离开了,泼三扑了个空便在尤老板暂住过的客栈里又打有闹起来,旁观的人们不明缘由,便驻足观望,人群一时竟堵了街道,有逢琶洲府尹途径,便将泼三提到了府衙里盘问起来。
这一盘不要紧,泼三一说出浮沉果不灵,府尹脸色便变了,原来这府尹本是当朝校尉,今年元宵节时到琶洲省亲,听闻琶洲投浮沉果的风俗,便投了一枚求仕途平坦,当时果子浮在水面,这府尹还心里满是欢喜,哪知,没过数月他便被圣上稀里糊涂的贬为了琶洲府尹。这府尹一听是浮沉果引起,满腹的愤怒,便下了一道行政公文,禁止了琶洲投浮沉果的风俗。
至于那位尤姓老板,他本是个木匠,后来专攻雕刻,那些市井之间的听闻过他传奇经历的人们来自一个民间的组织,类似与营销代理机构吧,反正给钱就给办事,怎么宣传都行。
不过仔细想来,那尤老板兴许是想告诉琶洲人民一个道理:下一步会怎样?是无法预料的!
日期:2014-04-11 09:57:00
侠士历
古齐大地的临淄,有位叫做历的勇士,此人性情豪爽,好打抱不平,终日游历四方,武勇且有见识,当时适逢乱世,各国国君仰慕其名,纷纷遣人到齐地拜访,期望其助自己成就霸业,历平日自在惯了,不喜受人拘束,却又不想博一孤傲的名分,冥思苦想,终生一计。
历对求访的使者一一告知:若要自己追随他们的君主,除非他们君主能赠其一把最为锋利的武器,有此武器方能助君成就大业。接着,各国纷纷带来了他们的武器,刀枪剑戟可谓五花八门,可是这些武器固然锋利,可相互拼杀之后,竟落了个两败俱伤,使者们无奈悻悻而归,历虽重得清静,但想到世间竟无可用之器,不禁心生懊恼。
这日历行至一田间,与一老翁讨得一口水喝,恰巧看到老翁身边的锄头,虽木柄陈旧,但锄头表面异常光泽,泥土都不曾沾了半点,历好奇的问询,方得知此地有一田姓铁匠,手艺精湛,历忙寻去,见到那铁匠后,历告知其想打一口世间最为锋利的宝刀,铁匠上下打量了一下历,脱口说道:“想要宝刀,到也不难!”
“那就有劳师傅,所需钱物我数倍与您。”历忙回应。
“那到不用。”铁匠笑着说道。
“在下求师傅打一口宝刀,岂有白拿之礼,所需铁料您折成银两加上工费我定数倍给予的!”
“壮士误解了,不是我要白送,而是这打刀的原料我这里实在没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要宝刀,需壮士自己取来原料,至于工费,既然要打造最锋利的宝刀,老朽乐意为之,谈及钱物便污了宝刀的美名啊。”
“那我要去哪里取原料呢?”历问道。
铁匠并未回答,而是扭头冲里屋唤了一声:“清。”
历正疑惑,只见一面目清秀的女子走了进来,见到历便弯腰施了一礼,铁匠对历说道:“壮士觉得小女如何?”
历更为疑惑,铁匠问的莫名其妙,他瞥了一眼女子,面露羞色,低声回答:“仪态端庄,通晓礼数……”
“那我将小女许与壮士如何?”
“这…”历被这突然的一问问的说不出话来,他不知道为何自己只是求一口宝刀,竟然落得师傅将自家爱女许与自己。
“壮士莫要惊讶,我等你已经等了快二十年了。”说着铁匠将一段往事娓娓道来。
原来距此不远有座清山,那女子便是铁匠二十年前自山中所捡,铁匠一世未婚,与此女相依为命。一年一仙风道骨的道人路经其铁匠铺子,在铺中稍作休息之时见到清,临走之时对铁匠面授机宜,说若干年后若有人到此求一宝刀,则将清许与此人,言清可带此人入山寻找打制宝刀的原料,铁匠一再追问清的身世,道人只道清是中原器神的后人,她对器具的打制有着过人的天赋,果然,清长大后并没有人教其各种器具的打制,但是她却通晓各种方法,令铁匠打造的器具秀与旁人,其余之事道人言是天机不便再讲,铁匠便不再多问,最后那道人还留下一锦囊,锦囊里是满满一包种子,铁匠曾在自家院中种植,可未曾发芽,便一直搁置了起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