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通俗、风趣的战国史:战国七匹狼》
第37节作者:
东南海盗 日期:2013-07-04 14:09:07
【战后之战】
庞涓被伏击,魏军精锐皆在邯郸,大梁城内人心惶惶,这时候的情况对魏惠王来说已经够糟糕了。此时的赵国军队也在积极准备收复国都,一雪前耻,襄陵依然遭到以齐国为首的诸侯联军的进攻,楚宣王也派大将景舍攻取了睢水、濊水之间的土地。更加可怕的是田忌所率领的齐军主力部队动向不明,漂浮不定,就像幽灵一样随时准备埋伏魏军甚至进攻大梁。
这时,麻烦又到了,魏国的老冤家秦国又出场了。
秦孝公和公孙鞅两人趁魏军主力都不在家之际,在派军队偷袭魏国河西,进攻魏河西长城重要据点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南)。说句实话,秦军此时的质量和数量就算是不偷袭也能赢,因为此时的魏军在元里的驻军不过七千,主力不是被调去打赵国,就是去找齐国。
不过偷袭的成本比较低,而是也是公孙鞅最喜欢的招数。
秦军在元里大败魏军,歼灭魏国守军七千人,并顺便把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也给占了,因为少梁城里压根就没多少军队。
还好魏惠王自从被秦献公打怕了之后,就在河西大搞工程,修起长城,防线还算坚固,秦军没有进一步扩大战果。
河西的秦军还好说,至少目前没有还打不到大梁城吧,相比之下,齐军的威胁大多了。
魏惠王决定先解决齐国!
魏惠王集结精锐的部队,先对攻打襄陵的诸侯联军下手,并不是魏惠王对田忌不感兴趣,实在这支军队藏得太好了,而襄陵的诸侯军队就摆在那里了。襄陵诸侯联军就一支杂牌军,有宋国、卫国以及一些小诸侯国的军队,这些军队中,除了卫国可能是真心前来以外,其他几乎是被齐国强行拉来的。
既然是拉来了,那工作态度肯定是不好,因为虽然齐国人把他们拉来,但是并不管饭。
帮你齐国干活没工资也就算了,连饭都不管,太过分了!
在这种状态下,你要指望诸侯军队和魏国人拼命是不太现实的,顶多就是撑下场面,凑个人数。因此,一个小小的襄陵城,诸侯联军攻了好久,也没啥反应。
至于说卫国也来了,这就比较难以理解了。因为卫国是其实是马陵之战的当事人,大魏国为了帮小卫国出气,攻打赵国,才引发了之后一系列大战。
如此来看,大魏国和小卫国应该是盟军才对,怎么就反目成仇了。
这个主要还是因为庞涓不好,庞涓为了阻止卫国境内的赵军回援邯郸,占领了 卫国的部分土地,引起了卫国的不满,你庞涓到底的是来干啥?打我还是打赵国?
不满的卫国又拿大魏国没有办法,听说襄陵一代诸侯联军在攻打魏国,于是就加入进来了。但是小卫国那点人,说寒碜点,也就打几个冲锋就没了,对齐军的帮助不大。
魏国的精锐部队到来后,诸侯军就各自跑路去了,齐国自然也不是对手。
田忌和庞涓一见襄陵城联军已经失败了,田忌所率领的齐军主力也没和魏国血拼,原因很简单:打不过魏军。齐威王觉得这游戏不好玩了,决定中途退出,但是中途退出游戏那是要加倍扣分的,因为魏惠王也不是好欺负的,你打我打够了,你说退就退啊。
令人意外的是,魏惠王确实同意和齐国和谈了,齐威王还请了楚国大将景舍进行调解。之前楚国虽然和魏国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但楚宣王是个精明的人,打了魏国几个闷棍后,占了点便宜后就和魏国讲和,魏惠王此时正在焦头烂耳,对楚国和平的请求当然是比较欢迎的。
因此,严格意义上来讲,楚国现在是中立国,齐威王就派人请楚国出面调解。
在景舍的调解下,双方签订了停战合同。
魏惠王并不是和平爱好者,谁要是惹了他,他非跟你血拼到底,赵成侯就是个例子。
现在之所以跟齐国讲和,主要还是因为河西出事了。
公元前352年,孝公看到公孙鞅的改革很是成功,封他为大良造。大良造是个比较综合的职位,大致相当于魏国相国和上将军的权利。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公孙先生既然升职了,就必须干点什么。恰好此时魏国的主力都在襄陵和齐国拼命,河西防务空虚,此时不出击,更待何时!
于是公孙鞅带领秦军出发了,这次的目标不再是什么少梁、石门,而是魏国曾经的都城安邑!
这时驻守的河西的魏军突然发现了这批的秦军和以前的不太一样,虽然他们军装以及装备还是老样子一样,但是他们似乎变了。
们的样子看起来就比以前凶残多了,而且他们不再是一触即溃了,打起仗个个都不要命,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往前冲。
支撑这支秦军如此不要命的原因只有一个:拿人头回去换爵位。
经历变法后的秦军几乎可以说是虎狼之师,一路上魏军几乎是闻风丧胆,以至于到了安邑城下,一个超级大国陪都的军队竟然向秦军投降。
这下子魏惠王受不了,城丢了是小事,但是面子丢了那可是大事。安邑那可是魏国发源地,老爹的坟墓都在那里,万一武侯墓被秦国给刨了,那就没办法交代了。
魏惠王赶紧向和齐国签了停战协议,率主力奔赴河西。
秦军虽然喜欢抢人头,但是魏武卒的人头可是不好抢的,这帮人个个都是特种兵。
最关键的是,魏武卒也想抢秦军的人头赚钱。
一边要赚爵位,一边要赚钱,大家都没商量,那就要靠实力说话了。
很明显,秦军是敌不过魏国的特种兵的,公孙鞅率军撤出河西。
魏军和一路向西包围了秦国的固阳,不过此时的魏军早就人困马乏了,魏军从包围邯郸开始到和秦军的河西大战,几乎是连续两年内和把当时的诸侯国打了个遍,已经无力再战了。
更何况,此时的秦军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大不一样了。
有鉴于此秦孝公前350年,魏惠王与秦孝公在彤地(今陕西省华县西南)会盟修好,缓和了两国紧张的关系。
在搞定了秦国后,魏惠王也和赵成侯和谈了,魏国虽然一度占领邯郸,但是赵国实力尚存,不会就此罢休, 而魏军在和齐秦大战后,已经无力在和赵国拼命了。
公元前351年,魏惠王和赵成侯在漳水会盟,魏惠王答应把邯郸归还给赵国,但是赵国也必须接受包括承认小卫国的主权在内苛刻条件。
赵成侯无力与魏国抗衡,能把邯郸收回来就不错了,不得不接受魏国的条件。
由赵国攻卫引发的第一场诸侯大规模混战就此告终,这场大国的博弈中,齐威王、楚宣王、秦孝公都是获利者。
齐国马陵击败魏军上将军庞涓的部队,还让魏惠王紧张了好几天,齐国的声望大涨。楚宣王攻取了魏国南部的土地,之后还饰演好人,调节了齐魏之间的关系,卖了齐威王和魏惠王两方的面子。秦国则一度攻入魏国陪都安邑,让饱受魏国压迫的秦国人终于出了一口气,公孙鞅也因此奠定了他在秦国的地位。
这场战争的受害者这是战争的最先挑起者赵成侯和魏惠王。
赵成侯这次算是郁闷到家了,打了小卫国,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倒是让大魏国把邯郸给拔了,成为战国七雄中第一个都城被攻陷的国家。漳水之盟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50年,赵成侯在郁闷中去世,其子赵肃侯即位。和赵成侯的郁闷比起来,魏惠王倒是照吃照睡,该怎么玩还是怎么玩。
魏惠王虽然也是受害者,打了两年什么都没有得到,还虚惊了一场(齐军出现在大梁城下),但是他人向来比较乐观,毕竟也把赵国的邯郸给拔了,让天下诸侯见识到了魏国的厉害。而且魏惠王的业余生活向来比较丰富,一下班一玩就把这一切不愉快给忘光。
旁边大国的悄然崛起,魏国霸业注定是不能长久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