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文臣,女人——历史因你们而精彩(两汉卷)》
第9节

作者: 战国客
收藏本书TXT下载
  韩信此事还在做梦,等他醒过来,刘邦已经在外边调兵遣将了。刘邦命令张耳守住赵国,让韩信率领还没调到荥阳的赵军去攻打齐国。
  刘邦这个人,的确不够意思,别人给你立了这么大的功劳,你非但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反而毫不客气地夺了人家的军队,还得让人家去给自己完成更大的一个任务。至于军队,赵国不是还有一点儿吗?要是不够,自己想办法。
  他简直把韩信当成了自己的训兵师。他自己操心什么呢?粮食有萧何从关中源源不断地送来,军队有韩信不断给他征调,他还用操心吗?其实,作为主子他还是很操了一番心的,他得时刻想着仗打败了之后该有哪个门儿逃出去?逃到什么地方去?
  在韩信手中无比精锐的部队到了他刘邦的手里就仿佛缺了钙似的,不堪一击。这次刘邦率领军队回去,不出意外,又被项羽给吓得跑到山上去了。而韩信接受命令之后,立刻征集军队向东进发,此时齐相田横已经派将军华无伤、田解率领重兵驻扎在历下等待韩信。
  日期:2014-03-28 16:58:59
  这时候,刘邦身边的那个高阳酒徒郦食其已经身在齐国了,凭着游说家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齐王跟田横,他们表示愿意归顺汉王,于是他们天天饮酒高会,等待着汉王的封赐。而酒疯子游说齐王使用的材料就是韩信破赵,他做了一次狐狸,借着韩信这只大老虎的威风,吓住了齐王。
  汉王的命令还没有来,韩信的军队来了。在得知郦食其已经游说成功之后,韩信采取谋士蒯通的建议,趁齐军放松戒备,奇袭了历下军。恼羞成怒地齐王烹了郦食其之后,逃往高密,齐国被平。
  平定齐国之役,韩信虽然做得不够讲究,但是这对汉军来说,是减少损失最好的办法了。齐国虽然目下迫于形势归降汉军,但反叛是早晚的事儿,趁其不备搞突袭,孰与待其恢复实力?而且此时几个国家之间,朝秦暮楚,也给汉军增加很多不确定性。
  韩信击败齐军,齐王跑到高密(今山东高密)去了,跟赶来救援他的楚国大将军龙且合兵一处,号称有二十万。而此时韩信的兵最多也不会超过五万。两军潍水东西(今山东境内的潍河)摆开阵势。

  龙且是楚军大将,经常跟着项羽打胜仗,因此滋生了骄傲情绪。大战在即,有人对龙且说:“汉军打了胜仗,现在锋芒正锐,士气正盛,将军此时不宜跟他们正面交锋。他们是客地作战,只求马上开战,但是咱们不跟他打,守住营寨不出战,将他们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同时派出齐使招降所亡失的城池,他们听说齐王还在,一定会背汉归齐的。这样,汉军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再加上断了粮草,这样不用打,他们也必败无疑。”

  对于远道而来的敌军,这是最经典也是最常用的战法,但是可惜龙且没有采用,他自视甚高,打过无数硬仗,数次击败秦军,并击败九江王英布,又有远胜于汉军的兵力,怎么会做这种困死敌人的事情呢!要打就在战场上打,大家堂堂正正打一仗,这才是大丈夫所为。
  陈馀有点儿书生气,这个龙且则有些莽夫气了,再加上他平日里根本就看不起韩信的这些小动作,所以断然拒绝了好心人的建议。
  他说:“我知道韩信这个人,很好收拾。他没法养活自己,向漂母讨饭;没有一点勇气,从别人的胯下往过钻,这样的人我们还用害怕吗?再说,我们来解救齐国,如果围困韩信让他投降,我们有什么功劳?不如跟他们打一仗,这样我们还可以得到齐国的一半。”
  关于韩信的事情,龙且说得都对,但是他的认识错了。同样一件事情,有的人会看到这一面,有的人则会看到另一面。比如韩信受胯下之辱,龙且看到的是韩信的懦弱,但是更多的人则看出了韩信的隐忍。
  从这一点上来说,龙且在看人这一方面还不行,这就犯了兵家大忌。你跟一个人对阵,却不了解这个人的本质,也不知道这个人会如何用兵,这岂不是很危险吗?龙且现在就处在这样危险的境地,可是他什么也不知道,只管隔着潍水喊着要大决战。
  日期:2014-03-29 12:03:59
  韩信当然答应他了,不过,韩信早已经做好了准备,他派人在大战的前一天夜里到潍水上游准备了万余囊沙子,然后堵住水流。
  白天,战斗开始了,他指挥军士们渡江去打阵,然后假装打不赢,迅速退回来,龙且也不加分析,率领军队渡江去追击。这时候上游决水,水势顿时大增,将齐楚联军冲得七零八落,汉军趁机出击,擒杀龙且,俘虏齐王田广。龙且勇猛一世,如今败在韩信手中,不知是他的耻辱还是他的荣幸。
  这次韩信又以劣势兵力击杀了楚国名将,真正做到了‘为 兵 之 事, 在 于 顺 详 敌 之 意, 并 敌 一 向,千 里 杀 将, 此 谓 巧 能 成 事 者 也。’(孙子语)
  至此,韩信已经确立了他在汉军中第一猛将的地位。其实这个“猛”字用来形容韩信并不恰当,他不像项羽那样,每次大战都身先士众,冲锋在前,怒吼一声,千人皆废。他更多的是运用智慧来跟敌人周旋,于是就将许多高手旋进他挖好的坑里去了,要用一个字来形容他,最恰当的应该就是“智”了。

  平定了齐国,韩信做了一件很不明智的事情,他派人对汉王说:“齐国人很狡诈,不立齐王不足以震慑他们,所以臣请自立为假王。”攻下赵国,他推荐了张耳做赵王,现在齐国也拿下了,是不是也该我来尝尝做诸侯王的滋味了。
  韩信有这个想法完全不为过,若是论他为刘邦立的战功,完全够资格被封为王的,要是让项羽来分封,他一定会封韩信为诸侯王,但是现在韩信伺候的是刘邦,不是项羽,而且他没有挑个好时机。
  此时刘邦正在荥阳煎熬,韩信此举,在刘邦看来,大有胁迫的意味。刘邦听到这个消息后怒骂:“老子困在荥阳这里,眼巴巴地望着你来帮我,你倒好,要自立为王。”最后虽然韩信达到了他的目的,但是也为他日后的悲剧拉开了序幕。刘邦现在正要用他,当然会尽量满足他,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刘邦会永远放任韩信,日后用不上韩信了,韩信也就会像他名字那样寒心了。在刘邦的心里,韩信已经不会而且永远不会等同于萧何张良诸人,从韩信求王开始,刘邦心里已经跟他有了隔膜,他在刘邦的眼里也不过是良弓、走狗而已。

  但是可怜的韩信并不知道刘邦心里怎么想,他要当齐王,汉王不是答应了吗?而且不是还派他的重要谋士张良来封赐吗?这足以说明他在汉王心里的地位了吧?

  韩信不会明白,谋士最厉害的不光是嘴,还有脸,他们的脸面都不过是一张面具,你永远不会从他们的脸上看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
  日期:2014-03-29 16:17:13
  他更不会明白,他的主子是怎样一种人。正是因为有了刘邦,中国历史上才会诞生一种新的哲学——厚黑学。韩信以为汉王对他依然如旧,甚至因为倚重而更信任他,所以,当项羽派武涉来游说韩信,希望他能背汉归楚,最不济也可以像美国一样保持中立。这时,韩信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还说:“当初我跟随项王的时候,不过是一个郎中,我的计策不被采用。但是你看汉王对我,那是咣咣的,他授我上将军的职位,配给我数万人的军队,脱下他的衣服给我穿,把他的饭菜给我吃,对我言听计从,现在我多幸福,我怎么能背叛他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