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年 一根思考的芦苇》
第54节作者:
东野牧臣 日期:2011-12-11 13:36:16
《道心》
道心,问道之心。这个道因人而异。有的人追求权势,有的人追求财富。在潘石屹的传记中,任志强说老潘是一个纯粹的商人。道心就是纯粹,如果道心不纯粹就有破道的风险。
人们最初的时候可能为了变得强大而浏览经典,然后因为浏览了过多的经典反而变得越来越畏惧。人们总是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人老了胆子反而越来越小。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心不稳主要有两个因素。
道心不稳。
第一,牵挂多了,人的牵挂一多道心就会受到影响。在武侠小说中,西门吹雪因为有了喜欢的人而道心不稳。所以也有一些人为了稳定道心而杀死自己深爱的人,通过这样的方法稳定道心极容易走入魔道。现实生活中仍然如此,有的人为了追求梦想放弃一切束缚,这样的人往往容易走入邪道。
第二,知识多了,当一个人的知识变多的时候,欲望也会因此而增加,欲望多了,道心也会受到影响。起初小和尚可以受得了青灯古佛的清冷。但是一旦在凡尘中游历一番之后,或许心性就会发生变化。
道心确立。
确立道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人不可以盲目的将命运交给某个概念,于是必须要慎重再慎重。很多时候是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确立梦想,设定目标,直到某一天自然而然的形成自己的道心。道心虽然有无数种,但是仍然应该有一些基本的规则。
一,进化性。
如果道心是有限的,那么迟早有一天会因为得到而失去。独孤求败渴求天下第一,所以当他真正天下第一的时候也就失去了一切的追求,反而不如一个普通人幸福。有的人自认为自己的目标非常下,类如从北京买一套房子。他可以节俭到没有任何娱乐的生活,只为了买到房子。可是当他真的买到房子的时候将无事可做,就像清朝宫廷的那些太监们真的被放回来之后竟然不知道做什么。如果一个人的道心不具有进化的状态,那么他就不可能获得幸福,甚至于陷入到无限的痛苦之中。这就好比钱和赚钱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相差万里,一个是奴隶,一个是主人。
二,幸福。
总有些人假定这个世界是痛苦的,于是他们相处总总克服痛苦的方法。类如一些禁欲主义者们,他们通过克制自身的欲望带来的快感来平衡内心的痛苦。这样的道心无异于放弃人的资格而渴望回到石头的状态。这样的道心是违抗人类的进化的。不过可惜的是这样的人非常的多。
三,确定性。
道心务必要纯粹而清明。如果一个人的道心本身就是混乱的,那么迟早有一天他的精神世界会成为不确定的奴仆。有的人说我追求真理,真理并不是确定的,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个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因为这样的道心而陷入到崩溃之中。
道心生魔
越是强大的道心,生出的魔念越强大。在一本书中看到一个基督徒说自己堕落入魔道了,他说以前的时候总是可以感受到上帝,可是某一天却感受不到了。佛主在刹那之间抗拒了各种诱惑而成就佛道。
道心也就意味着心的完全实体化,一旦有一丝裂缝,整个心灵将面临着虚无的干扰,以至于产生心魔。
摩根要收购卡内基的钢铁事业,于是派人去游说。那个人在恰当的时候谈到了美好的退休生活,于是卡内基的道心出现了缺口。如果直接去谈收购事业是不会成功的。就像很多革命者们可以抱着必死的决心却无法放弃亲情,于是道心终究是不稳的。
道心的破碎起初只是一个怀疑,但是在复杂的结构,缺陷的人格作用下,灵魂很容易被撕成碎片。于是战心不能怕死,禅心不容贪欲。
《浮士德》中写满了在魔鬼的诱惑下,浮士德道心的变化。
道心之用
道心之下,没有痛苦。道心本身就是人生意义所在,人不会因此而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道心更是意志的根源,道心越是稳固,意志力量越是充足。道心同样是幸福的依据,道心与社会的融合带来的快乐是永恒的快乐,有一种感觉叫天人合一。当一个人感觉到自身与这个宇宙合二而为一的时候,道心就会得到升华。人生的终极追求也不过就是一种和谐态而已,道心提供了这个基础。
道心总论
道心不是一朝确立,往后无忧的东西。有了道心之后就要不断的为道心辩护,并通过这样的辩护让自己的道心更加稳固,也正是通过这样的辩护,人的力量才会在道心的作用下不断地变强,从而离道愈近。道心是不允许怀疑的,它是一颗充裕的心。人心中可能有很多结构,道心类似于信仰加上理性的宏观图谱,是一种人思维的基本倾向,也是一个人精神的基本动力,更是一个人的毕生意义所在。所以道心慎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