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难断寸玉 人心堪比赌石:赌石》
第15节

作者: 马文强
收藏本书TXT下载
  经过几年碑石书法的学习揣摩,孟瑭对古文的断句识章,文白翻译,已具备了相当的水平!面对如今这段岩壁上的文字,孟瑭很快掌握了如下信息:清道光年间,一位叫曹惜农的人,祖上一直从事辨玉琢玉的营生。到曹惜农这一辈,他更是将其发扬光大,并于道光十四年,升任为大清朝廷的贡玉总管,远走今天的缅甸一带,用火烧水泼岩石的方法,采挖翡翠原石,选取品质最优的翡翠,为皇亲国戚们雕琢出许多的精美器物,深得皇家赞誉……

  日期:2011-10-22 13:46:59
  孟瑭曾在大学图书馆,看到过一本张广文先生的《玉器史话》,其中有一段记述:“玉器制造的工序极复杂,碾制一件玉器需要画样、锯料、做胚、做钿、磨光、刻款等主要工序。玉材硬度一般在七度左右,质地非常硬,普通金属刀具不能刻动,加工时需要用琢磨法碾制。一般是在一个桌凳上,安上脚踏皮带传动装置,带动一个砣子旋转,砣子有大有小,依加工需要更换,最小的砣子仅有钉头大小,砣子上加水,再加着一种极硬的‘解玉砂’在玉材需要加工的部位,旋转碾磨,因而加工速度极慢。一件玉器,不仅材料贵重,制造时所用工时亦非常浩繁,特别是清代宫廷制玉,速度极慢,成本相当高。例如乾隆三十年七月苏州解办的青白玉大碗,高三寸五分,口百五寸八分。每件做胚用六七十工,打钻掏膛九十一工,做钿六十三工,光玉四十一工,镀刻年款四字做四工……”

  这岩壁上所书的“以跎砂磨之,精刀施纹”,看来验证了当时的制玉工艺之细节。
  故宫博物院的玉器馆,收藏有《制玉图》一套,为清人所绘,共 12 副。其图追求风格上的写实,详尽描绘出制玉的主要步骤。每图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描绘制玉手法,下部描绘对应手法所使用的工具。
  过去制玉所用的砣,其硬度不足以将玉磨掉。因而,便凭借砣与玉之间的沙,来慢慢磨掉玉的部分。琢玉的跎沙分为红沙、黑沙、黄沙,其中黑沙硬度最高,可以达到 8-9 度。因为跎沙的粗细有别,导致硬度各异,所以必须采用捣沙、研浆等工艺,来调整粗细程度:捣制研好的沙,放到器皿中,经一番沉淀,粗细便自然分层。
  日期:2011-10-22 18:15:58
  “玉生石中,石皮裹之,造化异特,致其质之优劣,非凡目可辨之。云直喜玉,博集雅慧,每遇异石,倾智相鉴:观石之色纹,抚石之糙顺,量石之重轻,击石之嗡脆,上合天势,下遂地韵,中取人意,其后解石,莹玉而出,经年复之,无一旁侧漏错,恰探囊取物矣……”
  孟瑭看到这一段文字,欣喜不已,这正是在说着关于“翡翠赌石”的事情:翡翠生长在翡翠原石之中,被原石的皮壳包裹着,无法使人辨别其中的品质优劣。曹惜农素来喜爱翡翠,积累了大量的关于翡翠的知识信息。每当他“赌石”时,都要全身心地投入:观察原石的皮壳颜色和纹路,抚摸原石的粗糙或平滑,掂量原石的重量,敲击原石,听取所发出的声音,不但结合采挖翡翠时的天气气象,而且会分析翡翠产地的地理风貌,甚至周围的人的情况,也尽皆考虑进去……如此一番复杂的“凭意赌石”后,才将原石解切,翡翠便呈现出来,很多年过去,他没有一次失误过,赌石于他,犹如探囊取物一般的容易……

  赌石居然有如此多的玄秘智慧,可谓“眼、手、心、耳”俱到,这真令孟瑭大开眼界!师父高秉魁说过一句话“赌石不识场口,油瓶不对漏斗”,而这段文字中的“上合天势,下遂地韵,中取人意”虽说表述得有些玄玄,却恰恰印证了识别翡翠场口于赌石而言,其关键之所在啊……
  “云直性素,不阿权贵,奉贡莹玉之繁复关节,其间多有贪念者,欲取中间之利,云直皆怒而拒之……”
  这段是说曹惜农性情耿直,不愿趋炎附势,巴结讨好权贵,而翡翠原石自缅甸采挖,经过解切、选料、加工、雕琢、运输等一系列环节,才能抵达京城,在这过程中,有些贪官便想从中捞取些油水,曹惜农十分愤怒,全部将这些人拒绝了!
  日期:2011-10-23 13:11:08
  “道光二十一年,云直奉贡之‘曲螭盘回杯’,现浊色,糙其里,荧光尽散,宫中皆惊惧,视为凶兆也,定云直欺君瞒违之罪,策马快书,以赐死云直为命,于玉州设伏围剿……”
  看到这里,孟瑭心中猛然一震:类似情形,不正是父亲所遭遇到的吗?父亲赌来的翡翠原石,解切加工成产品之后,出现了变色、变种的现象,导致孟家玉行名誉失尽……曹惜农奉贡朝廷的“曲螭盘回杯”,出现了变色、变种的现象,因此招来杀人之祸!曹惜农为一代赌石奇人,亦不能辨别出那种解切之后会变色、变种的石头,看来,这种石头,实为索命夺魂的“凶石”啊!

  “友人萌护,劝云直远走夷方,禳灾消难,云直不趋,笑言‘石来愚我,我堪愚世?死生由命,富贵在天,背井离乡,浊我玉志,纵此身玉碎,亦强于苟生瓦全。’后,小人告密,困云直于绝境,三更伏杀,五更退散,终难击之!云直恐友人同随而蒙难,着白衣而出,呼号引敌至,飞身跃崖,玉魂消散……”
  孟瑭被这一段文字深深感动:朋友们处处保护曹惜农,并劝他干脆到异国他乡去躲一阵,避过这杀身之祸。但曹惜农并不愿意,他笑着说:“既然石头愚弄了我,我如何再去愚弄这世界呢?人的生死富贵,都是老天爷定好的,那么,人何必患得患失地害怕担忧呢?我如果背井离乡,逃避一切,岂不是损害了我一向的君子之志气?即便我被朝廷杀死,也算是死得磊落,总比苟且偷生地活着要好很多!”后来,有小人向朝廷的鹰犬告密,曹惜农与一些友人,无奈之下,躲入绝境之中。朝廷的人三更赶来追杀,一直到五更天,也无法得手!曹惜农担心自己连累了朋友,于是穿着一身白色的衣服,大声呼喊着,将朝廷的人吸引过来,而后,从悬崖上跳下,就此亡命……

  日期:2011-10-23 17:06:48
  “噫吁哉:云直拂袖,混沌迷蒙,山石无亲,空余奇异,玉宫所在,未知其踪,《辨玉玄策》,轶世成谜……净净玉志,浊世难污,堂堂正躯,亵邪不入,一世玉人,魂归天际,半生洁莹,借风自去……”
  读完这岩壁上的所有文字,孟瑭渐渐明白、感知了一些信息:自己如今身处之地,便是当年曹惜农藏身的所谓“绝境”,而曹惜农正是从地缝尽处的瀑布悬崖处跳下的……这里被命名为“断玉谷”,兴许有两种含义:其一,这个神秘的地方,很有可能是曹惜农当年赌石、辨玉、加工翡翠、修炼眼力的场所,古语道“神仙难断寸玉”,所以被命名为“断玉谷”,意指“赌石断玉的峡谷”;其二,曹惜农“一世玉人,魂归天际,半生洁莹,借风自去”,因而,此处取名“断玉谷”,实是缅怀曹惜农的“净净玉志,浊世难污,堂堂正躯,亵邪不入”……

  地缝岔道里那些石刻书法,类似“蹈和履中福善并作,依天倚地坚固不倾”是后人感念曹惜农的秉直仁义,不屈曲于权贵;而“绝境自忘千里远,放怀还与一尊同”,则是唏嘘曹惜农身遭不测时,那种坦然对天地,从容笑死生的超然气度;“清以自修忠以自厉,敬而不怠淡而不盈”,是曹惜农为人处世的准则信条之写照;“耀此声香虽远犹近,纳我镕笵有实若虚”,乃是后辈的赌石中人,对曹惜农的一份怅然缅怀……

  左侧甬道里的那些奇怪物件,极大可能便是曹惜农筛选“跎沙”时,曾用过的奇异筛子。
  右侧甬道里的这一大段文字,一定是一位与曹惜农感情深厚的朋友,怀着悲痛写就的。
  在最后一段文字中,透露着两个重要信息,也最让孟瑭疑惑:曹惜农当年一定在某处藏有一些翡翠原石,或者翡翠器物,并将其命名为“玉宫”,可是,“玉宫”究竟在哪里?却再无人知晓了。另外,曹惜农将自己赌石辨玉的经验心得,编撰成了一本叫做《辨玉玄策》的秘籍,可是,随着他的“玉魂超度”,《辨玉玄策》也“轶世成谜”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