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后文涛才听说,营里副教导员的儿子在榆林那边的大东海游泳,下去后再也没有上来。营里组织自愿者去大东海打捞一下,明知道希望渺茫,也要尝试一下,算是给副教导员一点安慰。汽车一直开到大东海的沙滩上才停下,营里的人员沿着海边散开。天色阴沉沉的,小雨时断时续,文涛让海水泡到膝盖,用手掌呼了两三下水,拍到自己的胸口上,然后向深水区慢慢地趟过去。海水平齐下巴,人就有点站不住了,感觉海水的浮力特别大,海里的波浪与江河里的波浪完全不同,浪不是顺着一个方向打的,好象四面八方都有浪打过来,身体象躺在一个自己无法控制的摇窝里,东摇两下西摇两下,头就摇昏了,很快就呛了两口海水,口鼻里满是苦涩的咸腥味,鼻腔发酸,眼泪都流出来。文涛不敢再往深处游,只顺着海岸线的方向,用脚尖点击着下面的沙地,手臂划着水,一跳一跳地向前面游去。
海面一望无际,波涛一浪高过一浪,翻滚的乌云遮蔽着天空,大海显得晦暗而狰狞,人的气息在大海的怒吼声中是如此的微弱,大海象一只饥饿的猛兽,在他的吞噬下,人的生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文涛第一次尝到了大海的滋味,膝盖以上的海水是温暖的,膝盖以下,海水却是凉飕飕的。这种半冷半热的海水给人的身心带来了一种不安和慌乱,趟了半天,还真碰到了一样东西,文涛象触电似的把膝盖一下子缩到了胸口,冷静下来,回味了一下那瞬间的触觉,感觉应该是绊到了一条海草,这才把脚慢慢地放直了,让海草绕在腿上。营里来打捞的人在海水里差不多泡了一个小时,一无所获,天色已晚,只好坐车回去了。
到周末,连里热闹起来,下棋的下棋,打牌的打牌,找老乡的找老乡,有录音机的老兵都放起了音乐,楼上楼下歌声不断,象唱对台戏似的。文涛和董正宏准备外出,想去逛逛崖县的街道,去找许排长请假,排长说:“找你们技师就可以了。”找吴技师请好了假,两个人还是按照海校外出时的标准着装,头戴水兵帽,上身着白色的水兵服,下身穿蓝色的水兵裤,脚下是解放鞋,军绿色的挎包斜背在肩上。两个人却不知道怎么上街,出了营区该往哪里走,又回到班里来问老兵,老魏着急了:“怎么这么笨啊,营里这么多人上街,你们跟着走不就知道了。”营里陆陆续续的有人外出,三三两两地朝着前面的一座村庄走去,文涛和董正宏就跟着这些老兵,走进了前面的村庄。村庄里有很多树,整座村庄就掩映在树荫里。村庄里有一所很简陋的小学,小学背靠着一条河,河边有一处渡口,有一只破旧的小船,在河里来来回回地摆渡,有两位村妇戴着旧草帽,已经挑着空担子下船回来了。
渡过河,走不多远,就看到了崖县长途汽车站,也就进入了三亚镇的中心街区。街道两旁种有椰子树,椰子树是没有旁枝的,光溜溜的一根树干顶上去,上面一团叶柄象伞一样的撑开,地上只有一小块荫凉,椰子树越高荫凉越小,小到象一顶帽子,整个街区基本上全部暴露在阳光之下。街边有许多用毛巾包着头的妇女,老兵们都叫她们小回族,一群群的,向往来的行人兜售走私物品,主要是手表,还卖弹簧刀,如果想买双卡的录音机,得先讲好价钱,由专门的人带路,到一处隐蔽的地点去看货,连里老兵们的录音机都是找她们买的。中心街区很小,抽上一支烟可以转两三圈。文涛和董正宏一直走到三亚大桥,站在桥边,可以看到河湾里停着一排排的渔船,船尾翘得高高的,三亚河在这里流入大海,河湾里的水浑浊发黄,远处的海却是天蓝色的。离大桥不远的街边有一些小摊小贩,在卖海石花和珊瑚,还有各种各样的贝壳,很漂亮的虎斑贝壳要卖五块钱一对。还有一些小摊专门卖磁带,邓丽君的演唱会和迪斯科的带子卖得特别好,要退伍的老兵都会来买几盒带回家乡去。
文涛先去三亚邮局发信,邮局坐落在靠近海边的一条街道上,可以看到有许多渔民挑着装鱼的担子,从海边的码头急匆匆地走过来,担子一路上都滴落着海水,整条街道弥漫着非常潮湿的咸腥气味。发完信去百货大楼买了一罐上海产的菊花晶,文涛来海南岛后眼睛老是胀痛,看到菊花晶是清肝明目的就买了一罐。然后去逛书店,在书店买了一本英国小说《名利场》。书店旁边是工艺美术店,里面的柜台里摆放着许多用椰子壳做成的工艺品。工艺店的前面算是三亚镇最热闹的地段了,买菜的倒服装的都在这里聚集。
与董正宏回来的路上,见到一位老太婆,正在街边卖一种红皮的水果,文涛和董正宏从来没见过,老太婆不会说普通话,只发出一个音“鸡”。两个人合起来买了一挂,董正宏尝了尝说:“好象是荔枝吧!”回过头来问老太婆,是不是荔枝,老太婆的回答还是“鸡”。文涛吃了两颗,觉得味道一般,就说:“味道不怎么样,应该不是荔枝吧,荔枝可是杨贵妃喜欢吃的,那味道应该特别鲜美。”
回到连里,就听到有老兵在楼道里叫骂:“你他妈的许先璧算什么东西,敢给老子小鞋穿。老子也不是好惹的,反正是要走的人了,谁和老子过不去,老子就和他过不去。做人还真他妈的不能太老实,越老实越被人欺负。”老魏小声地告诉文涛:“这是你们湖北老乡,叫侯力生,也是很厉害的人哟。”
日期:2011-05-09 20:02:43
三
团里开来了两部吉普车,团首长来到了营里。营里通知各连立刻集合,带到营部球场,由团首长做动员报告。接到上级指示,营里要派出一个连去配合地方政府,对社会上的各种犯罪行为实施“严打”,主要针对“五种人两残余”,要大抓一批,大押一批,大杀一批。
营里把这次严打的任务派给了一连,回来后李基恩连长又做了动员:“这是团首长对我们一连的信任,我们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好这次任务,这次是配合地方政府,不仅仅是一次军事任务,更是一次政治任务,我希望大家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重视起来,我们不能给部队抹黑,我们不能辜负了团首长对我们的信任。”随后连长公布了出勤人员和留守人员名单,散会后连里干部商量决定,在连里吹一次紧急集合哨,造出一点紧张气氛,以体现连里对这次任务的重视。四位新下连队的学兵没有领会连里的意图,听到紧急集合哨,还以为象海校一样,要以最快的速度下楼集合。文涛和董正宏开始急急忙忙地打背包,老魏一直在边上劝:“这事不用着急,可以慢慢地准备。”文涛和董正宏哪里听得进去,打好背包就跑下楼去,一班的江云彪和郑心吉也背着背包跑下楼来。只有四位新来的学兵傻乎乎地站在那里,连里根本就没有人来集合,老兵们看见了都哈哈大笑,有的还边笑边说:“看新兵旦子又在耍膘。”“新兵旦子真他妈的傻B。”许排长在楼上瞧见了,叫他们:“你们先回房间,多准备准备。”四位学兵回到房间,对比了一下海校的紧急集合,检查了一下所带的物品,好象该带的东西都带上了,在房间里呆不住,紧急集合哨已经吹响,总归是要集合的,就又跑到楼下,等着集合。连长正好转过来看见了:“回去,都回去!等你们排长叫你们集合时再下来。”这才把四位学兵赶回去了。
等吃过了中午饭,老兵们才去连里把轻武器领回来,干部每人配备一支手枪,老兵每人发一支冲锋枪,新兵每人发一支步枪。文涛和董正宏各领到一支半自动步枪,每人还发了两梭子子丨弹丨,董正宏拿到枪后,脸上堆满了笑,把枪翻过来翻过去地看。许排长这才叫人下楼去集合,老兵们都有说有笑,不慌不忙地往楼下走,有的提着塑料桶,有的端着脸盆。老魏根本就不打背包,用凉席把被褥一裹,再用背包带子一系,胳膊肘一夹就下楼了。把随行的物品全部装上车,人员也全部上车,连里上午吹的紧急集合哨到中午总算集合完毕。老兵们说:“咱们38营可是海军的机动部队,外出执行任务都是以车代步,哪能象陆军,一紧急集合,就要拉出去搞野练,两条腿都要跑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