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找到乐毅,商量进军计划。乐毅说:“齐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尽管现在在走下坡路,然而依靠燕国一国之力,仍然难以击败。如果现在一定要攻打,最好能够和赵国、楚国、魏国联合起来,一起进兵。”
燕昭王说:“好。”
春秋战国其实就是一场游戏,没有任何正义可言,没有任何道德可言,复仇和反复仇,讨伐和反讨伐,每天都在上演。今天你啄他一地鸡毛,明天他咬你一嘴狗血。每一个国家作战,都是为了利益;每一个国家帮助别人参战,也都是为了利益。去年这两个国家情同兄弟,今天这两个国家又反目成仇。
有人说春秋无义师,其实战国也无义师。
既然都不是义师,乐毅认定了,只要满足足够的要求,赵国、楚国、魏国,一定会出兵帮助燕国复仇。乐毅不但邀请这三个国家一起参战,而且还把遥远的秦国也绑在了这架隆隆开动的战车上。
乐毅之所以寻找遥远的秦国,是因为三年前,秦昭襄王想和齐闵王联盟,秦王称西帝,齐王称东帝,暂时结束这种混战了几百年的局面,可是,齐闵王没有答应,他狂妄地认为,齐国可以统治世界。而且一年前,秦国刚刚与齐国交战完毕,秦国大将蒙武,攻陷了齐国九座城池。而在最近这几年,齐国在吞并宋国的时候,和赵国、楚国、魏国都结下了冤仇。
敌人的朋友,也是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朋友的朋友,当然是朋友;朋友的敌人,肯定是敌人。战国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纵横家们,很会运用七国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从中牟利。
日期:2012-09-28 20:06:56
【33】
公元前284年,乐毅统领燕、秦、韩、赵、魏五国军队,向齐国展开了复仇之战。
燕昭王派出了燕国所有的将士,任命乐毅为元帅,而与燕昭王一直关系密切的赵惠文王,任命乐毅为赵国的宰相,秦国、韩国、魏国,也都尊奉乐毅为大将军。乐毅达到了任何一个人能够达到的事业顶峰,他不但身佩相印,而且还指挥百万军队,向着齐国发起了狂飙突击的攻击。
有一件事情很奇怪,乐毅此前从来没有指挥过一场大的战役,因为整整三十年来,燕国都在耕种训练,悄悄崛起,从来没有进行过战争。燕国一直在卧薪尝胆,厉兵秣马,没有人知道乐毅的成色到底有几分。而现在,乐毅一打仗,就率领着百万军队。
谁也不知道乐毅能不能胜任这个千钧重担。
燕昭王很担心。
第一场战役,是乐毅和齐国将军向子的边境之役。乐毅指挥军队将向子率领的齐军分割成数段,然后派出一支轻骑兵,像一支林中响箭一样,带着凄厉的啸声,直扑向子的中军指挥部。向子担心被活捉,乘着一辆战车狼狈逃向齐国纵深。
主将逃跑,士卒自然一触即溃。
乐毅的第一战,让留在燕国都城蓟的燕昭王心花怒放。蓟,就是今天北京城的一部分。
燕昭王在燕国都城里欢天喜地,齐闵王则在齐国都城里愁眉苦脸,齐国的都城在临淄。
齐闵王听说第一战联军就轻松取胜,而主将向子下落不明,就急忙派出了另一名将军达子,他要达子无论无何必须依靠济水阻挡住乐毅的五国联军。
齐闵王赖以依靠的济水,就在寿张县一带。寿张县曾经在《水浒传》中出现过,黑旋风李逵在这里坐堂断案。
达子来到了济水东岸,设立营寨,收复残兵,据险坚守。乐毅指挥联军多次进攻,都因为水流湍急,无法渡河。
齐国士兵们取胜后,就向达子索要奖赏,达子又向齐闵王索要,齐闵王要求达子用爱国心激励将士,不要贪图小恩小惠。
在春秋战国时代,爱国心是一个假命题,连出生在鲁国的儒家鼻祖孔子,都周游列国,传授弟子;连出生在卫国的百战将星吴起,先仕魏国,后帮楚国。齐闵王居然用可笑廉价的爱国心来激励士兵,实在笑掉大牙。
在这个时代,人们没有爱国心,但是有敬业心,在其位谋其政,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敬业心比爱国心,更能激发将士们的使命感。
没有得到赏赐的齐国士兵们,士气低落。当乐毅再次发起攻击的时候,士兵们纷纷作鸟兽散。
兵败如山倒,后悔莫及的齐闵王逃到了莒县。
涉过济水的联军,却发生了内讧。
五国联军,只有燕国怀着强烈的复仇之心在作战,而其余四国,也就是打短工的麦客。现在齐国战败了,麦子割完了,主家就要结算工钱,麦客要回家了。
日期:2012-09-28 23:28:29
【34】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乐毅明白自古以来都是这个道理。关键时候,他能够依靠的,还是他一手带大的燕国军队。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联军要散伙,这种事情不是乐毅能够扭转改变的。
于是,乐毅让距离较远的秦国和韩国士兵先上路,上路前给了他们很多钱。现在联军攻占了齐国那么多的地方,抢掠了那么多的财物,总不能让秦国和韩国士兵空着手回家,这个世界上就没有雇请麦客而不给钱的道理。如果乐毅让齐闵王那么吝啬,那么以后他还怎么在江湖上混?
对于没有成名的人来说,江湖很大;对于成名人物来说,江湖很小。所以,名气越大,自律越严。民间可以有情人,但是官员不能包二奶,谁让你是公众人物。民间可以随便骂人,但是明星不能口无遮拦,谁让你知名度那么高。官员和明星的钱来得很容易,但是你们的钱来自民间的税收,所以你们就要接受民间的监督。
秦国和韩国士兵上路后,吴起又打发走了赵国和魏国士兵。秦韩两国和齐国没有接壤,他们需要的是赏赐;赵魏两国和齐国有接壤,所以就送给他们土地。魏国划走了当初宋国的部分土地,赵国收走了被齐国当初抢走的河间土地。
对于联军的五国来说,这是皆大欢喜的结果。
在处理国与国,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乐毅远远胜过吴起。
送走了四国后,乐毅带着燕国军队,继续深入齐国腹地。现在上阵的可都是亲兄弟和父子兵。
谋士剧辛看到乐毅还要追击,就进言说:“齐国强大,燕国弱小,我们依靠四国的鼎力帮助,才战败了齐国,我们应该见好就收,夺走齐国边境的地盘,并且经营好就行了。可是,你却继续向齐国境内追击,放弃了后方基地,会让燕国吃大亏的。穷寇莫追,适可而止,齐国也不会和燕国结下多大的冤仇。如果一意孤行,追击齐军,你会后悔的。”
乐毅回答说:“我进入齐国,就听到了很多齐闵王残暴不仁的事情。百姓在街道边议论他,他就把百姓绑去砍头,所以百姓不会为他卖命;亲戚在他面前指出他的过失,他就把亲戚绑到城外砍头,所以他众叛亲离;大臣的建议不合他的心意,他就喝令绑出去砍头,所以大臣们不会替他出谋划策。现在,齐闵王是孤家寡人,而我们士气正旺,不攻占齐国,更待何时。”
剧辛说:“齐国人口众多,我们孤军深入,恐怕会陷入埋伏,前功尽弃。”
乐毅说:“齐国人数虽众多,但都是齐闵王的敌人。我们如果深入齐国境内,齐国百姓跟从的是我们,而不是齐闵王。齐国百姓反正,那么齐国就可以纳入燕国的版图。如果此时不乘胜追击,让齐闵王回过头来对齐国百姓进行洗脑教育,那么我们连占有的边境地区也要还给齐国了。”
剧辛认为乐毅说得很有道理
于是,乐毅带着燕国复仇之师,直下齐国都城临淄。然后,他们把齐国皇宫里的器皿宝物,洗劫一空,运往燕国。
燕昭王看到了这么多宝物,爱不释手,其中有很多宝物,就是当年齐国从燕国掠走的。睹物思人,燕昭王想起了自己的青葱岁月,无限伤心。
为了感谢乐毅,燕昭王将齐国一个叫做国昌的地方赏赐给了乐毅。国昌国昌,国家兴昌,燕昭王也希望乐毅的封地,能够给燕国带来好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