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军乘胜追击,那些五年前就已沦陷了的城市,看到齐军又打回来了,立即举旗响应,乐毅当初留在这些城市的为数不多的镇守士兵,很快就被两面夹击的齐军击败。
五年前,乐毅呼吸之间,连下齐国七十余城;而现在,田单举手之间,光复齐国七十余城。
打到了齐国和赵国的界河时,田单停住了脚步,命令军队向后转,恭迎齐襄王进入临淄。齐襄王封田单为安平君,官拜宰相。
从平民到宰相,乐毅用了三十年,吴起用了一辈子,而田单仅仅用了五年。
燕军战败的消息传到了乐毅隐居的河北观津,乐毅大喊一声,吐血半升,卧床不起。本以为已经隔断了尘世中所有往来的乐毅,却仍在心中牵挂着他一手带大的燕军。那些都是和他朝夕相处,情同生死的好弟兄。乐毅想过他们的种种结局,就是没有想到他们会被耕牛踩死,会死得如此凄惨。
燕惠王丢失了齐国的土地后,担心乐毅乘虚攻打燕国复仇,就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乐毅,这封信极尽狡辩之能事,还责怪乐毅离开燕国。这封信是这样写的:
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震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生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燕惠王是一个寡廉鲜耻的人,从这封信中就能够看出来,他此时已经意识到撤换乐毅是错误的,但是把责任推到左右大臣的身上;他撤换乐毅,却以让乐毅休息为借口;他要残害乐毅,还怪罪乐毅逃避,说乐毅逃走会辜负先王。
无耻的人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无耻,他总以为自己很高尚。阴险的人从来不会感觉自己阴险,他总认为自己最磊落。为什么?因为他们的是非观点,价值判断都异于常人。
乐毅决定给燕惠王回一封信。
日期:2012-10-01 16:06:33
【47】
公元前279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华北平原大雪纷飞,狂风呼啸。
为燕国的复国梦征战了一生,将燕国从一个濒临灭绝的小国,打造成为战国七雄的之一的乐毅,此刻躲在赵国一间普通的房屋里,他的头发全部花白,他的脸上布满沧桑,他的步履已经迟钝,然而,他的眼睛照样炯炯,他的思维仍然敏捷。窗外,是大风掠过树林草梢的凄厉声音,很像千军万马衔枚疾走,这种声音让战将乐毅想起了这一生的峥嵘岁月,他展开布帛,给燕惠王复信:
臣不佞,不能奉承王命,以顺左右之心,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义,故遁逃走赵。
他刚刚写完第一句话,就泪流满面。这一生,他为燕国鞠躬尽瘁,殚精竭虑,然而却遭人构陷,蓄意谋害。可是,他伤心的,不是自己的命运,而是燕国,而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燕国栋梁。栋梁在这次齐燕之战中消耗殆尽,那么当初和燕昭王辛辛苦苦打拼的江山,又会面临怎样的结局。
他继续写道: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其功多者赏之;不以官随其爱,其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窃观先王之举也,见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宾客之中,立之群臣之上,不谋父兄,以为亚卿。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令承教,可幸无罪,故受令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曰:“夫齐,霸国之余业而最胜之遗事也。练于兵甲,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必与天下图之。与天下图之,莫若结于赵。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欲也,赵若许而约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以为然,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而举之济上。济上之军受命击齐,大败齐人。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自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于燕。齐器设于宁台,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历室,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谦于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国诸侯。臣窃不自知,自以为奉命承教,可幸无罪,是以受命不辞。
乐毅回忆了自己这一生的岁月,他的一生都与燕昭王联系在一起,他见到燕昭王的时候,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而燕昭王离开他的时候,他已经垂垂老矣。从第一次见到燕昭王,到书写书信的这一刻,已经四十年了,人生还有一个四十年吗?人生还能从头再来吗?没有了,没有了,燕国就是乐毅,乐毅就是燕国,乐毅的命运就是燕国的命运,燕国的命运就是乐毅的命运。
夜半,风声渐停,月光朗照,照耀如同白昼,吴起走出房屋,掬起积雪,擦了把脸,继续回到房间书写:
臣闻贤圣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余教未衰,执政任事之臣,修法令,慎庶孽,施及乎萌隶,皆可以教后世。
臣闻之,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伍子胥说听于阖闾,而吴王远迹至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吴王不寐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不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是以至于入江而不化。
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出也。
乐毅带领燕军,攻占齐国都城临淄,将齐国自开国后积攒了八百年的财富,搬运到了燕国。燕昭王是一个明君,因为有燕昭王的知人善用,才有燕国的迅速崛起。现在燕国还缺什么?什么都不缺,已经雄立北方,燕惠王只要照着燕昭王已有的规章制度实施,演过就能够在强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到了现在这种境况,乐毅还在为燕国着想。
燕惠王最担心的,是乐毅会带着赵国军队攻打燕国,乐毅在信中继续写道: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故敢以书报,唯君王之留意焉。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报燕惠王书》,这封书信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让无数代人读来,都感慨万千,泪落成行。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日期:2012-10-01 17:17:58
【48】
不久,一代战将乐毅在寂寞中悄然过世,葬在邯郸郊外。
乐毅死后,燕惠王良心发现,感觉自己对不起乐毅,就认命尚在燕国的乐毅之子乐间为谋臣。
乐间在燕国工作了三十年,先后经历了燕国五代君王,最后一代君王是燕王喜,也是燕国最后一个君王。
燕王喜时代,燕王喜任命乐间为燕国大将栗腹的谋士,一起攻打赵国。此时,距离乐毅离开燕国,已经过了三十年。
乐间极力阻止燕国攻打赵国,燕赵两国自古和好,而且赵国的国力在燕国之上,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燕国的军力更在北方首屈一指,至今尚未衰败。赵国民风彪悍,民间习武成风,不能讨伐。乐间认为燕军打赵国,无异于鸡蛋碰石头。
但是,燕王喜不听,他撤换了不主张攻打赵国的乐间,让乐间在朝堂里担任闲置。
燕军攻打赵国,果然是用鸡蛋碰石头。赵军在老蒋廉颇的率领下,攻势如潮,将燕国主帅栗腹和乐间的宗亲乐乘擒获了,燕军全军覆没。
廉颇是和乐毅同时代的将军,这么多年过去了,乐毅的坟茔上荒草萋萋,古柏苍苍,而廉颇还能上马征战,弯弓射月,这老头的生命力真顽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