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到宿命中的老道后一切都改变--商裔传说》
第20节

作者: 阿史那舍尔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对于这号称党员的人满口蹦出的脏话我还能说什么呢?我只好把水瓶拉上拉链重新背起包跟着他们走了。而我走过那中年人的旁边时又再看了他一眼,却见他还是如我们之前进来时的样子,头上也没了刚才看到的形象。我只好喝了口水,走过他,跟着大部队下山去了。等我差不多快走到山底时,又再次回头望向那崖边抚琴的中年人,没什么特别的,远远的,还在那儿。
  绕过几个山腰,爬上个坡,再下去时,远远的却看见一家旅店在哪山谷里。这景象如此熟悉,我们马上反应到的是我们刚进山的那个旅店。现在这情况,看来我们不得不佩服我们自己的脚力了,这神速啊。不过既然算是到了出口,我们也不再多想,直奔旅店那儿。正巧,旅店前面的一块空着的场地停着2辆小面包,看着标识,长安之星,果然哪都有这车。二话不说便跟车主商量直接拉我们去户县去坐到西安的大巴上,不过想着时间紧张,这坐车去户县也要1个多小时所以我们没有跟车主多讲价,差不多了我们就弘上了这两辆车,而在上车之前老大竟然还抽了个空向旅店老板打听那天和我们一起进山的4个人,结果带回来的消息不太好,因为那4个人已经在昨天就出了山回去了,看来我们耽搁得的确久了,不过今天出山倒是出奇的顺利。

  上了车也不管多少了,靠在坐背上就是闭目养神。这面包车主收多我们钱,知道我们急着赶路,所以在山路上开得飞快,也就半个多小时的样子就把我们带到了蒋村镇。这车过了镇中重阳宫的门口,我起身看了看,十分唾弃这号称神圣但又世俗的地方。司机按着喇叭过了镇上拥挤的道路直接飞奔在镇子通往县城的大道上。我也累得慌,眯起眼小睡一会儿。
  差不多40分钟后,司机叫起我们,说是到了户县公交站。我们便下了车,一看表,嘿,果然效率,1点半就送到了。但时间就是金钱(不好意思,我们还没挣钱,只能比喻下),马上赶去买大巴票,结果很不辛,10分钟后的一班没坐了,我们只能等半小时后的那班。没辙,先买吧,还有半小时,那午饭还没吃就吃个午饭吧,不过由于怕掉了大巴,所以我们就在车站旁的面馆里各吃了碗面。吃碗面转进车站,发现下一班大巴已经来了,不过还要等10分钟才能出发。但是既然能上我们干嘛还在下面傻站着,便上了车把最后的10个位置占了,倒头就睡。

  这一觉睡得连什么时候到的火车站都没发觉,联老大也是被车上司机叫起的,然后再叫起我们的。下了车,我们排队去买火车票,这次也不管坐票和站票,只要是最快出发的我们就买。还好赶上最近一班3点50出发,买好票就赶忙进了候车大厅。在候车大厅站了10分钟不到就开始检票上车了。哎,可算踏上了回去的路了。
  进了月台,我们直接最后一节,算比较走运,我们还卖到了5张坐票,所以觉得轮着座。上了车这次涨经验了,10个人就都聚在最后,防止小偷小摸的。随着火车卡擦卡擦,我们越来越离学校近了。一路颠簸也不多少,就是到达重庆站时已经凌晨2点了,这时候哪还有大巴,只能路上拦住2辆出租车,便往郊区的学校赶。凌晨3点,在我们翻过宿舍的围墙后,我们终于到了寝室。洗漱都不愿意了都躺在床上直接睡。

  而我则把老萧道长还给我的灰布包裹放在了床头。摸着里面的东西,想着这书到底记载这什么,还有那颗龙眼珠有什么法力,为何我能在崖边摸着它能看见抚琴者的另一个形象。哎,我这算去解决了一些问题又带回来一些问题?不过一想到那山中那个叫明文的小师弟,我却有点好笑,这么容易就能拐到一个小佣人。不过我算是入了他们道门还是没入。想着老萧道长把记载他们道门修炼之法的书籍赠送给了我这件事,我这....

  我就这么入道了?
  本卷完。
  日期:2014-04-14 19:27:00
  第二卷 05届毕业风波

  第一章 初读古籍
  回来后的几天,等缓过劲来后,我终于可以好好研究研究带回来的3本书和一颗龙眼珠来。在国庆后的一个周末的早晨,我把这些东西放在了床头,翻阅起来。老萧道长给我的三本,一本说是我祖先给他祖师爷要求翻译的书,这本我翻了下,的确要翻译才能看得懂,因为光封面就是甲骨文,什么名字我都没看出来,里面更是满本都是弯弯曲曲的甲骨文,不是专业的还真读不懂,所以这本我只能先放下。而最后一本是将老萧道长他们这一道门的道法,封面写着“道经”二字,我粗略翻了下,都是讲什么“遵道贵德,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道承负”、“清静寡欲,自然无为”什么的,然后又写着一些看不懂的法门,这么深奥,我便放下它,暂时不感兴趣。而第二本,那本第一本的译本倒是让我很感兴趣,封面上倒是简单易懂,就2字“子史”,这本书可是记载我老祖宗的事儿,当然值得我一读。所以接下来的几天我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翻阅这本书上。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只要下课回到寝室休息了,我便爬上床翻起这本书。我这样子废寝忘食的看着,让寝室其他几个看着别扭,小干甚至说我是不是走火入魔了。这...我也不太愿意多解释,至少除了看书我都正常,这清者自清,我无需多证明什么。不过看了差不多1周的时间,翻了前面几十页,却把我看的无聊了。好吧,原因很简单,这前面几十页基本类似家谱,中间只不过穿插了一些历史。基本脉络就是,先祖源自契,十四世汤灭夏建商,然后便是汤传太丁 、太丁传外丙 、外丙传中壬等等等等,当然这中间穿插了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或长或短,都那么个格式,看得我实在烦。不过这里面有几个事情却让我读到了正史之外才能看到的历史,当然这里面有记载的一些事情也比较玄幻。

  这里面第一件便是商族的来历,也就是我老祖宗的来源。这第一句便让我惊叹,“原蚩尤之族裔也”,也是说商族本来是那个跟炎黄二帝相争的蚩尤的部族。“及败,乃降,迁于商”,说蚩尤战败了,我祖先的部族投降的黄帝,然后被迁移到了商这个地方,所以今后便称为商族。“女嫁黄帝孙高辛氏,生五子,众举幼子,幼自姓子,为部族首。”,这大概是说原来部族头领只有一个女儿,而这个女儿高攀了,嫁给了黄帝的孙子高辛氏,生了5个儿子,但由于商部族老头领死了,所以下面的人就推举这老首领女儿生的第五个儿子为部族首领,这个最小的孩子回到了部族,但没有跟黄帝的子孙姓,而是自称姓子,担任了部族的头领。乖乖,我这家族同时跟2大对头,黄帝和蚩尤都有血缘关系,来头真不小。

  至于第二件让我很感兴趣的,便是记载了成汤灭夏建商的事儿。本来这个事情在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但在我这“族谱”上却记载了一段神话故事,那原文我就不贴了,我就说下我理解到的。说守护中华的龙王生了5个子女,这老大被派来守护中原的华夏族。这老大来了这地方倒是给力,让这里国泰民安,丰衣足食,而且还在黄帝的后裔里选到了大禹为首领建立了夏朝。这夏朝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中间有些波动,但总体还是发展得不错,不过到了最后几代帝王的时候,这几代帝王太过残暴了,而龙王的生的老大龙却没有去阻止,反而被腐化了,入了魔。这龙王一看不对,但其他四子各镇一方不能调来(看到这儿我想到的是为什么它自己不出马,不过书上也没写原因),所以便到东海泰山脚下,与这里守护百姓的神牛交合(这龙还真够淫的)生下麒麟,然后选中商族,让他们向东发展受麒麟的保佑。这麒麟还真不是盖的,随后商部族快速发展,等到夏朝最后一个残暴的君主桀即位后,商族已经有了挑战夏朝的实力。于是汤率领军队在鸣条之战中打败了夏朝的军队,当然在战场上空也发生了守护2个部族的神兽的对决,结果麒麟吞噬了入魔的老大龙,成为了商朝的守护神兽。地面上人的战争倒是可以在史书上见到,不过那神话部分,只能说可能发生,因为我不能从哪儿考证得到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