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北京那几年》
第1节

作者: 白猫世纪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8-31 16:49:00
  序
  2012年8月22日星期三,晚八点三十五分。回家的电车上,我终于下决心写网络小说!本来想写四步曲,《初恋》《离婚?再婚》《北京那几年》《呼市人在关东》。可考虑到自己很没有长性,试着先把这部《北京那几年》完成。以此感谢和怀念在北京那三年,热心帮助过我,无偿关心着我,讨厌过我算计过我的各路朋友,还有和我一起成长的兄弟姐妹们。文中有些是我的亲身经历,有些是朋友的经历,有些是听来的……。主要以在北京的工作,恋情,生活为主线,围绕着苏云和她身边的姐妹,朋友,恋人,同事之间的友情,爱情,光明与黑暗展开起伏的故事情节。就让文中苏云这个初生的牛犊带大家经历这段成长历史。

  开始本来只是帮一个文笔特好的姐们儿写些关于在北京我那场心酸恋情的题材。可当我发现自己天天下班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省下来,写啊写的,沉迷于自己的回忆中,一转眼已经写了近二万字,这时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昨天我试探的问了一下老公,“我想写网络小说,把在北京那几年写下来。”正埋头于《康熙大帝》的老公头也不抬,“就你那大白话还写小说?别让误入你贴的网民们把你骂个体无完肤”“大白话怎么了,我就是要用朴实无华的言语写出真实感人的故事。”他抬头看看我笑了笑“那等你印成铅字了,我倒可以考虑看看。”哼,不蒸馒头蒸口气,听了他这话,我倒真有心写出来。以后留着自己欣赏也不错!

  所以今天在回家的路上,终于下定决心要写了。一但定了,便就一刻也不能等。在换车的时候打电话给我的好姐们儿,告诉她前两天发给她的题材不要再用在她的小说上。因为我想自己写一篇完整的,属于自己的小说。大度的她在电话那头像十年前一样的爽朗大笑道:“好呀,早说让你自己也写了。这样我们可以相互打气,相互欣赏了。”

  噢,我亲爱的好姐妹,在此请接受我诚意的道歉,原谅我又一次的任性!还有请原谅我在电话里没有说出口的另一个决定:在此文中,我将用你的真名写你。因为那个字,在我脑海里已经是善解人意,聪慧宽容的代名词了,换了别的字眼,我怕会失去你的味道。
  请允许我仅以此文献给正在面对成长的烦恼的,已经经历成长的酸甜的,还在回忆成长的美好的,各位弟弟妹妹,80出生的同辈中人,70后的大哥大姐们!
  本文
  一,离别远行
  临近毕业了,已经19岁的苏云却天天和妈妈相互谁也不理谁,搞得苏云的爸爸(继父)两头忙乎着劝。可是用尽他全身的幽默细胞,使尽他的全身解数,也劝不回两个身上流着相同像牛一样倔强血液的母女。其实原因很简单,苏云想报名学校推荐去深圳工作,可妈妈觉得离的太远,坚决不同意她的想法。早日自立是苏云从父母离婚那天起就下的决心,所以当年根本没想去考什么大学,为了能早一天参加工作,有自己的一片天。苏云高中一毕业就报考了会计中专。一听说学校给推荐去深圳工作,对于她来说真是再好不过的机会,当天跑到班主任面前说想要报名,可班主作任却说要先征得家长同意。更让苏云想不到的是,待她回家后刚一开口,“深圳”两个字音儿还没落地,妈妈立刻表示不同意,态度还很坚决,根本不听她的解释。于是一对母女就这样僵持了近一周的时间,搞的家里的气氛很压抑。

  直到有一天,老爸的一个朋友说他经营的小公司,在北京的总公司要招一大批应届毕业生,虽然人家是在这个城市的各个大学招毕业生,可是因为是这朋友所管理的分公司在实施招聘,所以就把其中一个名额也给了只有中专学历的苏云。
  当苏云的爸爸将这个消息告诉她并问她愿不愿前往的时候,满肚不开心的苏云当即表示愿意。这样,即满足了她想自立并远离总把她当一级保护动物的妈妈的监视的想法;又满足了妈妈希望苏云能在离家近些的城市工作的愿望。北京不像深圳那么远,过节可以说回来就回来。再经过老爸细心开导,终于妈妈也同意了。
  在家自学五笔输入法,还没背全字根就要动身去北京了。临走的那个晚上,本来话就少的妈妈更是一句话都没了,饭桌上只有老爸在那里嘱咐这,注意那的。
  吃完了饭,拿好行李出了门。本来只说老爸一个人送苏云的,结果她的妈妈还是一声不吭的跟了上来,还一直送的上了火车。安置好苏云那超大的行李箱,在拥挤的车厢里,平日单位里有“冰山美人”之号的高傲的妈妈竟是点头哈腰的,将坐在苏云周围的年轻人拜托了个遍:“我家女儿第一次出远门,请大家都多照顾照顾。”年轻男女们都笑着答应好。

  直到气笛响了,妈妈才恋恋不舍的下了火车。看着妈妈突然像老了十岁有些弯曲的背景,突然间,苏云感觉到,“这次我真的要离开妈妈了,离开温暖的家,离开生我长大的故乡!”想到这里心里一酸,泪,已是盈满了双眼,“绝不能让妈妈看到我流泪,不然她会更不放心今后我一个人的生活。”可当她看到站在窗外的妈妈,装做不经意的将头别过,快速的用手背抹一下眼,却又马上将眼光追向已经缓缓开动的火车车厢里的自己时,蓄在眼里的泪水,已经不争气的一滴接一滴的掉了下来。

  看到苏云哭了出来,妈妈那大大黑黑的眼里泪水更是如泉源了出来。“云儿,自己在外要按时吃饭!注意天气变化!记得多喝水!”一边为和火车同步快步走着,一边叮嘱。渐渐火车由慢变快,妈妈也一起由快走变成小跑。“别追了,回去吧。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不会让你担心的。爸爸,妈妈,你们也要注意身体!”老爸也跟着妈妈小跑着。看着妈妈吃力的想要跟上渐渐加速的火车,苏云用求助的眼神看向老爸,他会意的点一下头,伸出手拉住了不肯停下的妈妈。苏云将头探出车窗外,朝着越来越远的他们用力不停的挥手,直到他们的身影融入送站的人群中…她的泪也随着夏季轻爽的风飘散在空中。

  当苏云还沉浸在离开父母的悲伤中时,周围的同行年轻男女已经在互相自我介绍了。原来这是她爸爸朋友公司招的那几个大学的毕业生们。因为都是从大学毕业直接去北京工作,所以只有大学好友或同学前来送行。
  细一打量苏云发现其中有好几个,也是哭红了双眼。旁边这个文静却又浑身散发着妩媚气息的姑娘,苏云报名的时候其实见过。当时苏云还啄磨:“长相并不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漂亮的姑娘,怎么能把两种完全相反的气质聚集于一身?”。所以苏云对她的印象很深,只是名字是什么,苏云却记不清了。本来在这陌生的人群中看到一个熟脸,很让人开心,却苦于忘记人家名字无法上前搭话。害得一刻都不能闲下来的苏云邹着眉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说起这个苏云,最大的2个特点:一是记不住路,二是记不住人名。苏云妈妈的口头禅就是“你这丫头,只记吃”。什么好吃的,只要吃一次,就忘不了,记味道记得更是准,同样的餐厅同样的菜,换个厨师做出来,她都能吃出来。所以对于吃的执着,也是妈妈对苏云不放心的主要原因之一。按妈妈的话说,“别在外面让人用颗糖果就骗了去。”每当妈妈无奈的说起这事儿来的时候,苏云就想“笑话!我是爱吃,可也不是什么都吃,一颗糠果就想骗我?本人对吃的要求水准可没那么低!”

  因为想不起旁边这位唯一见过面的“熟人”名字,苏云只好耐着性子听大家的自我介绍,打算着等轮到她旁边这个妹妹的时候,再重新记下人家的名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