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移民(揭秘掩埋的历史悬案,探秘消失的海底王国)》
第4节作者:
楚天长风 马跃一时也弄不清怎么回事,无法给大家明确的解释,只能略带歉意地说:“各位,真是不好意思,公司临时调整,我不能陪你们一路到底了,这最后一站将由我的同事009号飞行员杨毅来全程护送,请大家放心,杨毅是我的好朋友,他的飞行技术不比我差,由他来执行这趟飞行是一样的,请大家密切配合,祝各位旅途愉快,玩得开心。”说完,便下了飞机,与刚好赶来的杨毅打了个照会,互递一个手势,互传一个眼神,就算是完成了工作交接,对他们来说,多年的交往已使他们达成了高度的默契,不需要过多的语言交流。
杨毅随即登上了007号飞机的舱门,朝机舱内的乘客挥挥手,点点头,就算打过了招呼,然后端庄严肃地坐在驾驶座上。这瞬间的举手投足让驴友们看清了他笔挺的身姿,英毅的表情,眉宇间隐隐透露着一股军人的气质,吴煦甚至有90%的把握认定他就是军人出身的飞行员。
换了一个军人模样的飞行员,驴友们虽然预感会失去一些宽松氛围,但换来了安心,因为杨毅严肃认真的样子,让他们感觉可靠。而杨毅也不说多余的话,当下便发动引擎,拉起机身,007号飞机呼啸着升空了,然后不断加速、爬升,很快飞离了万隆市区,翱翔在印度尼西亚空阔的海天之间。飞机底下,是一片蔚蓝色的大海,一座座热带岛屿坐落海上,被茂盛的热带植物装点得有如一串串碧绿的翡翠,它们不断涌现在视野前方,又不断消失在视野后头,壮美的海上景观令驴友们不时欢呼雀跃。但任凭机舱内如何欢腾,杨毅始终不动声色,他的双手紧握操纵杆,目光凝视前方,并不时查看旁边的各种仪表,时刻掌握飞行数据。他的专业和专注保证了飞行的平稳,让这群来自祖国大陆的年轻驴友体会到飞行的愉快。
中午十一点刚过,飞机已平稳飞行了一个多小时,位置处在了东经112°34′,南纬11°07′的印度洋上空,此时,天空晴朗无云,海上风平浪静,仪表显示飞机高度536、速度187,所有数据均显示正常,风向、风速、空气透明度等所有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飞行。于是,杨毅稍微放松了一下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拿起对讲机向公司指挥室通报了自己的飞行位置和飞行状况后,开始欣赏起舱外如画的风景。
日期:2013-06-22 10:12:39
一、飞机失事(2)
忽然,“轰隆”一声巨响划破长空,震耳欲聋的声浪滚滚而来,紧接着,一朵巨大的黑色蘑菇云在前方升腾而起,打破了机舱外的无限美好,也打破了机舱内的无限欢乐。所有的人都被瞬间震懵了,目瞪口呆地望着这惊天一幕,杨毅心内一沉,暗暗叫道:“不好,是火山喷发!”他赶紧抓起操纵杆,来了一个180度的急转弯,想避开这可怕的梦魇。
飞机的急转弯令所有的乘客措手不及,身子猛烈倾斜,彼此磕绊、碰撞,混乱不堪,手中的物品拿捏不稳,纷纷撒落一地。所幸大家都系了安全带,撞击并不算猛烈,除了两个女客似乎被撞得特别疼外,其他人都没什么大碍。苏拉努力保持住重心的平衡,用加快的语速发出紧急安抚:“各位旅客请注意,前面发生了火山喷发,但请大家不要惊慌,印尼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每年都会发生数十起火山喷发事件,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只要大家保持镇静,很快就会没事的。”
虽然苏拉对遍布印尼各地的小火山喷发早已见惯不怪,但她明显低估了这次火山的级别,只见喷涌而出的火山熔浆像核弹爆炸时释放的滚滚热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吞噬着周围的一切,巨大的冲击波瞬间席卷四方。“飞鹰”直升机未能避开席卷而来的冲击波,平稳的机身被猛烈的气流掀得上下颠簸,左右摇晃,机翼、机尾连连发出“吱吱”的声响,似乎要被折断。机舱内所有人都东倒西歪、你跌我撞,凌厉的尖叫声此起彼伏。
杨毅奋力把持这架已近失控的飞机,苏拉竭力疏导乘客们已近失控的情绪。无奈,他们的努力在愤怒的山神面前终究太过渺小,厚重的火山灰挟持着滚滚热浪眨眼间就已包裹了他们,所有人眼前一黑,只觉天昏地暗,浑身如焚,仿佛世界末日提前来到。
杨毅已什么都看不清了,只能凭感觉来操纵这架飞机,黑暗中方向难辨,高下不分,“飞鹰”像一只无头苍蝇在滚滚浓烟中四处扑腾。他第一时间伸手去摸对讲机,想要发出紧急呼救,却不幸地发现对讲机已不知被抛到什么地方。
“该死!”杨毅不禁在心里骂了一句,其实他也清楚,即使找到对讲机,发出了紧急呼救,也无济于事,空中遇险从来都没有救助措施,能否脱险,全凭驾驶员的应急措施和全体空乘人员的配合行为是否及时、妥当。于是,杨毅果断启动了应急程序,示意苏拉该采取非常举措了。
苏拉在黑暗中挣扎起身,首先打开机舱内的照明灯,然后用尽可能平缓的语气告诉大家:“各位旅客,飞机现在被卷入火山灰中,飞行遇到了险阻,但请大家相信,我们是有办法克服困境的,现在请大家坐好,不要随意乱动,飞行员正在带领大家突围,只要飞越这片火山灰,我们就能重见光明,安全着陆。”紧接着,苏拉又采取了第二步措施,从飞机的备用药箱里取出防毒口罩,迅速分发给每一个人,告诉大家火山灰里含有大量有毒气体和有害颗粒,要及时戴上防毒口罩,从这一刻起不要说话,尽量减少呼吸。最后,苏拉开启了飞机上的供氧机,保证了机上人员正常呼吸所需的氧气供应。
杨毅的紧急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机舱内很快恢复了平静,使他得以专心操控飞机。虽然厚重的火山灰已完全切断了他对飞机航向的判断和掌控,所幸他找到了失落的导航仪,可以寄希望于卫星导航。然而,当杨毅打开导航仪时,却无比沮丧地发现导航仪已完全接收不到信号。
其实这也是预料之中的,处在如此强烈的辐射之中,怎么能收到卫星信号呢?现在,他只能采取最笨的方法了:始终保持直线飞行,并把飞机拉到足够的高度,尽量避开可能出现的障碍物,只有这样才有突围的希望。他在心里盘算着,火山灰的覆盖半径大概不会超过一百公里,以飞机的最高航速,不出半小时就能突围。于是,杨毅开足马力,把飞机调到最高度和最高速,并察看燃油指示表,上面的数据给了他充分的信心:燃油足够支撑两小时。
就在大家高悬的心有所回落时,飞机忽然发出沉闷的“突突”声,机身也随之发生了剧烈的颤抖,驴友们刚刚放下的心又不自觉地提到了嗓子眼上。杨毅意识到发动机有异常,这是熄火的征兆,虽然油箱里有足够的燃油,但他忽视了一点,空气里已没有足够的氧气。因为剧烈的火山喷发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化学气体及烟尘颗粒,大大稀释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没有氧气的助燃,发动机将很快熄火。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