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说到名字,那就得说说给他孙子起这个名字的爷爷。李弗迪的爷爷是个老牌大学生,老到什么程度呢?老到是解放前的西南联大,怎么样?够臭屁吧!期间他爷爷还经历了一二一事件。在我还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听他爷爷讲过一些关于那时候的故事,绝大多数虽然基本忘掉,但十分精彩的地方还是能回忆个大概。他爷爷可不像大多数的“爷爷”那样,看上去就老态龙钟,不苟言笑,开口闭口的总是说现在的东西这不行那不行。说白了就是要表明他们认为现在的人不行。 李弗迪的爷爷对新事物可十分的有兴趣,也喜欢同年轻人聊天,从奥巴马到李宇春都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身体也十分硬朗,只是耳朵不是十分灵光了,毕竟是有八十多岁。不过只要你说话的时候大点声,他还是能听到一些。即便如此,却也完全不影响他的健谈。只要愿意听,你可以连续去他家里听上三个月,而且是不带重复。从伏羲轩辕,夏商西周,隋唐明清一直就可以说到民国结束,新中国成立。特别是他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些,更是说得栩栩如生。
日期:2012-09-28 17:59:15
有一回他讲起一二一事件,更是振奋人心。李弗迪的爷爷那时候才十七八岁,还没考入西南联大,但因为有亲戚在省城,所以就去了省城念高中,初入省城发现落下很多课,所以他去找了个老师补课,一找就找到了南菁中学的于再老师。没错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一二一四烈士——于再。要知道于老师可是共产党员,结果李弗迪的爷爷也由于老师的关系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故事听到这里我就在琢磨那个时候就入的党,后来得当多大官啊!结果故事的发展证实我当时的琢磨是正确的。那时候入党可完全不是现在这个模式,大家还要开个会集体讨论,那时候要开党会难保不被国民党反动派一锅端掉,这样一来损失可就惨重了。所以党员发展党员完全是单向联系,你能确定是党员的就只是你和你的介绍人,也就是发展你的那一个。而你身边还有几个党员根本就无从知道,别的只能靠猜测。当时李弗迪的爷爷就住在西南联大附近,一二一事件前几天,李弗迪的爷爷和于再老师约好在校园里的一家理发室见面,他们都要理发,本来这种事更定是要学生让老师先理,结果那天于再老师偏偏就要让李弗迪的爷爷先理,就在李弗迪爷爷理发的时候,于再老师,在他耳边小声的说了句:“这几天没事别在校园里走动。”说完于再老师就转身走出了理发室。说到这,李弗迪的爷爷就说:“老实说当时我对共产主义事业并没有多深的认识,我只有十七岁,可我心里根本不怕,还是每天的去校园里活动,起码我认为这是为了正义。”没过几天于再老师就牺牲了,李弗迪的爷爷因为受到了当时一些进步人士的熏陶也非常积极的参加了这次轰轰烈烈的著名运动。因为于再老师的牺牲,他也失去了党组织关系。李弗迪的爷爷还说其中有几个当时参加了运动的人,后来还成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并且说出了名字,只可惜我没记住。
故事讲到这里并没有结束,而且是才刚刚开始,所以后面的我只能简要的说一说。后来李弗迪的爷爷大学毕业,刚好全国解放,他就参了军。没几年就升了官,后面因为一些复杂的原因转业到地方。按他的说法还是当了个不错的官,工作也不错,文化大革命之前就有二百三八块的工资,一般人想都不敢想。可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们Q县里有几个用他的话说是坏分子,专门靠罗织别人的罪状谋自己前程的人写了一封举报信说他是什么新青年会的骨干成员,结果那个不分是非黑白的年代就把他一棒子打趴下,从此做了个大头百姓,整整十七年没有领过一分钱的工资。直到邓小平上台之后才平反了这些冤假错案。
故事远比这样复杂而且精彩,你要是有幸亲耳听他讲上那么一次,绝对比看完所有的谍战剧还精彩。所以我想他给他孙子起“弗迪”这个名字总是有些原因的。
日期:2012-10-06 22:22:46
24
尽管有个如此响亮的名字,可我们大家一般都是称李弗迪为“迭哥”,至于为什么要把“迪哥”叫成“迭哥”我是一点都想不起来。整个学生时代发生的事有那么成千上万,你不可能每件都能记住,总之但凡是男同学都喜欢叫他“迭哥”。
虽然他没迭戈·玛拉多纳那样娴熟的球技,但他有着同样令人着迷的哲学理论,所以我们通常都称他是伟大的哲学家,遗憾的只是他一点都不著名,非但不著名,就连称呼他是哲学家的也只仅限于我们几个狐朋狗友这种小范围。伟大的可不一定非得著名,著名的也不见得都很伟大。
不过迭哥倒是为人友善,交友广阔,无论什么人都能和他成为好朋友,所以我们常说要是有什么人怪异到和李弗迪都相处不来的话,那么就等于他已经不能同人类存在友谊。
迭哥家里可着实的气派,起码客厅是这样,只要有足够的座位,容纳几十个人是没问题的。主位沙发后面挂的是一副毛笔行书《将进酒》。是他爷爷六十多岁时候写的,虽说算不得什么古董,可也有些年份,迭哥也是前几年在老家整理东西时候才发现,后来找人装表了挂在客厅。可想而知,来到他家不太可能不喝酒。
日期:2012-10-06 22:23:08
我敲门进去发现只有他一个人在家,于是问道:“只有你一个人在家?”
“丁言马上过来。”他说。
要知道我问他这话的意思是他老婆哪去了,根本不是问还有没有别人,可他说起话来总是非常具有跳跃性,于是我又意识到他是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完全可以省掉。
“嫂子又打麻将去了?”我抱着求证的态度。
“你自己都说‘又’了,这不明摆着的事。”
说完迭哥又说:“我倒希望她每天都去打麻将,省得在家唠叨个没完,整天在医院里教训病人教训得不过瘾,回家还要管我,我不教训她就阿祢陀佛了,她还得寸进尺。”
“打麻将娱乐下倒也不是什么坏事,只要别和陌生人玩能输到人清家荡厂那种就行。毕竟总比喝酒好吧。”我说。
“所以我也没有拦着她。”
日期:2012-10-06 22:23:31
迭哥的老婆,一位眼科医生,要是在发达国家这可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职业,光凭职业你基本就能进入上流社会。有一年迭哥眼睛长了泡泡,又眼又痛,只好上医院检查。一检查就出状况了,倒不是他的眼睛有什么大问题,而是那个帮他看眼睛的医生在前几年成了他的老婆。
那时候他总说去医院看医生,要知道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小时候无论如何都被所谓的香港电视连续剧毒害过,除非是家里没电视,可在城里读书的,基本都不会存在没有电视这个问题,所以经常会搞出几句TVB常用词,比如“看医生”。在没有TVB以前,我以为这个词的本意是观察医生,可看多了TVB,就习惯了这是去找医生看病的意思。迭哥说去医院看医生其实就是取“观察”的意思,可大家却都以为是TVB意,还奇怪他怎么老是生病,看上去也不像,后来女医生成了他的女朋友后大家才恍然大悟,此“看医生”非彼“看医生”。
说到这里大家都觉得这是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吧!没错,所有的爱情故事都像童话故事一样美妙,王子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水晶鞋的女主人。而现实生活与童话故事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下文不是“从此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婚姻同爱情不同的地方就在这“生活”两个字上。用迭哥的话说就是“两个人要是不经常在一起你总是会想起对方的种种优点,要是一天到晚都待在同一个屋里你的眼睛看到的又全是对方的种种不是。”
所以他们不是“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而是从此为了生活争吵个不停。有时候他甚至敢当着他老婆的面说他为什么会和她结婚是因为他眼睛坏掉了。一般人可不敢这么说,这是多么伤人自尊的话,可迭哥完全可以,她老婆要真为这话伤起心来,他又会说:“废话,我要不是眼睛生病,又怎么会认识你呢!”她老婆听了多半又能转悲为喜,两口子为了鸡毛蒜皮的事吵架总这样,持续不了多久。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