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书之权谋教程》
第7节

作者: 吾似道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1-11 20:00:12
  这段时期,朱老师站在讲台上,眼神死死地盯着台下的官僚,对那些搞小动作的落后分子,朱老师毫不留情。在明朝初期,朱元璋为了避免珍贵的劳动果实落入贪官手中(朱元璋特殊的生长经历决定朱元璋在主观上痛恨贪污犯),朱元璋首先在法律领域填补空白,接连颁布《大明律》、《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都出系列了,可见其治贪的决心)、《大诰武臣》等法规,这其中包括对贪污者的处罚标准和操作说明书(凌迟、枭首、种诛、剥皮、割鼻等)。这是吓人的,另外还有哄人的,为了在思想上安抚那些仍在犹豫的贪污犯(很多人实在是连家都养不起),朱元璋又颁布了《资世通训》、《臣戒录》和《至戒录》(老朱真是苦口婆心,用心良苦)等抒情散文。想来这样连哄带吓,应该出点成果,但是结果却领老朱很郁闷。贪污犯没前赴后继,杀了一波,后面又来一波。杀到最后,硬汉朱元璋都摇头苦叹:“奈何朝杀而暮犯”。

  日期:2015-01-11 20:00:34
  这场君臣较量,从直接成果上来看,朱元璋输了,贪官杀了一波又一波。但朱元璋没有败给任何人,乃是败给了时势。在生产力匮乏,人们饭都吃不饱的时候,即使身加斧钺,又能如何呢?饿死是死,砍头也是死,同死,不如做个饱死鬼。多么类似的情形,那年陈胜吴广两个泥腿子喊出那句相似的口号时,虽是强秦,难阻天命。
  日期:2015-01-11 20:00:54

  不知道朱元璋当时看着那一波波好像不知道死为何物的人跟家人诀别时,有没有从心底感到一丝恐惧。“我已经尽力了,我解放民力,大力发展农业,我颁布律法,严禁贪官贪墨,这难道有错吗?”
  日期:2015-01-11 20:02:00
  老朱你没有错,作为硬汉,你能做的都做了,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顶住。
  说实话,朱元璋在驾驭群臣上,没有过多的花式招数,从最初南征北战到最后荣登九五,他始终保持着“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的行事风格。这份自信源自他对局面的绝对掌控,从皇觉寺一路走来,腥风血雨,老朱乃是大名第一战士。所以在他眼中,无论是所谓的权臣(胡惟庸)还是党争(淮西和浙东之争),无论是武功(徐达、蓝玉)还是权谋(李善长和刘伯温可是耍心眼的祖宗),都是浮云。任你螳臂,安敢当车?

  日期:2015-01-11 22:03:22

  个人在朱元璋统御群下的路上已经不算什么了,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将他的目光聚焦在丞相制度上。制度是支撑权谋的脚手架,也是束缚权谋的铁链,权谋高手都是戴着铁链跳舞的高手。制度留给他们充足的权衡空间,他们利用制度收获利益,利用制度绞杀政敌。制度是权谋家最亲密的朋友,也是最危险的敌人。
  日期:2015-01-11 22:03:46
  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到秦朝时期,宰相的正式官名被称为丞相。汉朝时,汉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时期由司徒、司空、太尉共同执政。到了汉献帝时期,丞相一职又被提出,由曹操担任。
  丞相作为皇权的直接代言人,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最高行政长官,其权力无论是在信息传递还是资源分配上,都足以威胁皇权,尤其是专断之权,就是在很多决定上不需要通过皇帝,丞相直接就把事办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丞相或者相国很多时候都成了权臣自命,这些人往往“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旦时机成熟,就会篡权夺位。在其后的历朝历代,统治者为了避免皇权旁落,都对丞相制度进行了改良。至明初期,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由中书省统领六部。

  日期:2015-01-11 22:04:12
  体制的改革从来都是艰难的,从朱元璋角度考虑,要改良甚至废除丞相制度,必须需要一个理由,那就是证明丞相制度是有缺陷的。如果证明目前的丞相制度具有颠覆皇权的威胁,并且有人利用这种制度实行过谋反,那么朱元璋就有足够的理由改良甚至废除这项制度。试想,站在官僚角度,如果丞相制度对皇权没有威胁,那你凭什么毁我们的饭碗?第二,即使有威胁,但是从来没有人利用过,朝中大臣都对皇帝忠心耿耿,那你心血来潮,非要废除这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是对朝臣的极大的不信任啊,都是死人堆里爬起来的老兄弟了,你怎么好意思开口?就好比从小玩大的好兄弟,抛家弃子跟着你创业,无数次替你挡刀子,替你背黑锅。终于在一次战斗中,你的兄弟在死人堆里把你背了出来,你感激地说道:“兄弟,要是有天我做了皇帝,你就是我的丞相”,你兄弟啥也没说,抹了把脸上的血,重重地点了点头。终于经过无数次战斗,你成了皇帝,你兄弟沉默地等你兑现承诺的时候,你悄悄地把丞相职位取消了。这样玩是要出事的,即使你是皇帝,你也得按规矩办事,取消废除丞相制度,需要等待机会。

  日期:2015-01-12 07:15:47
  丞相制度从开始确立,在其后的数百年间,经过反复改革,实际上在权重上已经被削弱很多。在君权和相权无数次的博弈中,丞相的职权几经压榨,但始终无法废除这项制度,不是因为这个职位无法废除,而是因为这项职务所代表的工作你无法废除。明初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丞相之下是六部。这六部分别是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工部。从结构上看,如果没有丞相,那么皇帝直接面对的就是六部。那么这种从皇帝直接到六部的结构真的不可以吗?

  可以。
  前提是,皇帝是超人。
  日期:2015-01-12 07:16:16

  中书省以下直接设立六部,是因为要把事情做好,你必须实行专业化,你作为国家的政务部门,要实现专业化,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完成分工,确定岗位和责任人。你管收税的,收不上来税,没钱我找你,税务太重,把老百姓逼反了,我还找你。你管修房子的,豆腐渣工程,我找你,风水不好,我还找你。还有你,你是管打仗的,打败仗我找你,打过头引起国际纠纷了,我还找你。领导不好伺候,六部既想把事情做好,还不出问题,就会潜心研究每件事情怎么做才能既给上面交差,又给下面交代。长此以往,事情就越来越专业化,其中的尺寸、深度,经过无数次失败和教训,都有了确定的标准。各位责任人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专业素养做出第判断直到最后解决问题。

  日期:2015-01-12 07:16:46
  由皇帝直接带领六部,看起来很完美,前提是六部工作没有冲突,责任明确的情况下。比方说,明崇祯年间,边境有座驻兵的城池被风沙淹没,兵部尚书打报告说,要清理风沙,休整城池。皇帝一看这是工程问题啊,那交给工部吧。结果工部尚书不高兴了,说那个城池在军事位置上根本不重要,兵部修整城池,纯粹是要给组织找麻烦。兵部尚书急了,对着工部尚书说,既然你觉得那个城池不重要,那我们也不管了,等那天金兵从那儿长驱直入,这个责任就有你来负。工部尚书一听这个责任太大了,干脆不说话了。皇帝一看,也觉得军事问题比较严重,于是说道,那就修吧。结果半天不吭声的户部尚书说话了,皇上,修整城池没问题,可是国库没银子了,要修就只能从内府借钱了。皇帝一听蒙圈了,纳尼?你说什么?内府?用我的私房钱?户部尚书你过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