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羌密码(羊图腾)》
第4节

作者: 韩鸿飞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0-08 11:57:25

  与此同时,山下藏家旅馆里。
  释比已经穿好了衣服,又将自己的猴皮帽戴稳。猴皮帽是用金丝猴皮缝制的,没有帽檐,帽顶从左到右隆起三个突峰,分别代表着黑白、天和地;帽沿呈弧形镶嵌了五颗贝壳,迎面正中间嵌着一枚官赐的“賞”字银牌,映着灯光显灰白色。外族人不明白,往往称其为“三叉帽”,其实猴皮帽是释比的圣物,能够增加释比的法力。
  “冬天快起来,丹增出事了。”
  释比从床头抓起神仗,下了床打开门,再回身将羊皮鼓平放在地上,他盘腿坐了上面。隔壁房间里传来磕磕碰碰的声响,年轻人正摸黑从床上爬起来。释比闭上了眼,金丝猴轻巧地跳到他肩上,他开始低声念经,神仗横担在腿上,右手拿着铜铃,左手抓紧鹰爪,司刀系在腰后……最后他越念越快,似乎停不下来了,渐渐地,羊皮鼓离开地面,朝房门口缓缓移动。

  “三爷,丹增他……”
  冬天匆忙中跑到门口,释比已经飞起来了,他昂起头,把话咽了回去。他之前就听说古时候的释比会一种叫“凌空术”的法术,没想到三爷也会。他们是师徒关系,同时他又是释比的堂孙,释比排行老三,冬天便称他三爷。
  这时羊皮鼓托着释比飞出了房门,速度立即加快,往北面的神山飞去。
  “随我山上——”
  夜空中传来释比浑厚的喊音,一轮满月悬在空中……

日期:2012-10-10 08:58:10

  这时安娜已经到了小屋跟前,其实只是一顶小帐篷,她想一下子闯进去,丹增使劲拽住她的胳膊,两个人在帐篷前扭到了一起。
  那是一顶四方型的小帐篷,帐顶上拉下来几根帐篷绳,上面系着黑、黄、兰三色的番,四周还插着几根木棍,又围了一圈半人来高的牛粪墙。它看起来像守畜人用的帐篷,牛粪墙是用来阻挡狼群进攻的,也能起到避寒的作用。这种帐篷在青藏高原上很常见,四川西部偶尔也有牧民使用,丹增并不陌生,只是觉得在白亮的月夜里出现十分诡异。
  “мама——”

  安娜本能地用俄语喊起来,语气凄凉,都要哭了。
  里面传出昏黄的灯光,他们站在一道栅栏门外,正对着挑起的帐篷门,隐约看见帐篷里放着一张木床。
  里面真的有人?
  可是并没有人回应。
  “我们快回去吧。”
  丹增拽着安娜就要往回走,可是安娜猛地甩开他的拉扯,一个人径直走进去,穿过敞开的栅栏,中间还有一段草地,她一直走到帐篷门前,月亮照着她的背影,丹增不得不跟上她。

  帐篷里十分简陋,只有一个已经熄灭的火塘,拐角里摆放着一张木床,上面的天窗护幕都没有放下来,月光直接照进来,照在一个中年妇女的脸上。妇人身上还完整地穿着日间的衣服,一件蓝黑色的长衫,下身系着围腰,腰间扎丝织花带。此地藏羌混杂,她身上的服饰带有羌族服装特色,丹增一眼就能看出来,她或许是一个藏族妇女,但绝不可能是一个俄罗斯女人!
  “мама?”
  安娜轻手轻脚地走过去,头微微前探,想看得更清楚一点。那个妇女张着嘴,眼珠子在缓慢地转动,似乎能够听得见安娜的声音。
  “мама,Я буду Анна!”(妈妈,我是安娜!)
  安娜激动地扑上去,就要投到她怀里,丹增赶紧将她拦腰抱住,不是,不对!

  那个女人的眼睛越睁越大,脸色涨红,似乎血液正在皮肤下翻腾。丹增很小就外出读书,不明白家乡和附近藏族的禁忌,但是他感觉到了,那是一个死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