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往事: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第17节作者:
晓桐abc 日期:2011-12-20 12:14:18
第五章
1
在南开中学。这天下课后,黄福兴向庆龙打了一个手势,两人一前一后进了黄福兴的宿舍。黄福兴给庆龙倒了一杯水,两人坐在床上聊天。过了一会儿,黄福兴说:“组织上同意你到北平读书了。”
接着黄福兴把与组织的联系沟通以及组织考虑的结果告诉了庆龙。
庆龙一开始并不愿意马上到北平,毕竟在这里和大家熟悉了,工作开展的也很顺利,这时候走心里很不痛快。
黄复兴说:“凭您的工作能力和影响,我不愿意你离开天津。但作为一个革命者,要想得更远一些,你家的情况特殊,如果不走也许对你的成长更不利。到了北平,你会更好的融入抗日的洪流中得到锻炼。”说到这黄福兴长叹一口气,“唉——!我是没福分到北平喽,羡慕死你了。”
庆龙听出来黄福兴说的心里话,他是个北平人,家在北平。所以希望到北平工作。“好啊。不需要你羡慕,我到了北平就像组织反映你的情况,我走到哪儿希望你到哪儿。除非你腻歪我,我就不缠着你了。”
“又没出息了。我倒希望你自己努力,到时候想飞了那才算真正成长起来。”
黄福兴很欣赏庆龙,“你是一个做事很努力的人,看准了方向谁也拉不回来,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性格。我相信你到了北平会有一个好的作为。”黄福兴冷静的对庆龙说,“不过,我们要服从组织的决定,相信组织比我们考虑的周全。”黄福兴提醒道。
“我知道,我能把握住自己。”庆龙接着说:“你是个好领导,几句话把我说服了。”
日期:2011-12-21 13:01:18
黄福兴说:“毕竟大你几岁,经历比你多,我是个喜欢在事情上善于动脑子的人,知道怎样提高自己。”……
从这天起庆龙天天催问老爷,什么时候走?他说不愿意耽误功课、着急去北平报到上学。老爷告诉他和晓凤一起走,正给晓凤办理退学。
晓凤真的跟着去北平,这是庆龙没想到的。
二道街在老城里不像别的胡同,这里没有家禽,没有机器,没有噪音,一般人家住不进来;这里有高门楼宽敞的四合院,有包月车,有提鸟笼遛早的老人、有穿戴齐整时髦的太太小姐,有宁静,有温馨,有骚动,有鲜鲜活活的空气,有蓬蓬勃勃的阳光。庆龙着急归着急但也没办法,他只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等待,他不由想起不久前和晓凤的一次见面。
那是早春二月的一个晚上,在二道街口那棵歪脖柳下很偶然的碰见晓凤,当时,他不可能产生这样的念头:有朝一日与晓凤一起去北平上学,后来并肩战斗,再后来娶晓凤为妻,从此甜甜美美地生活过日子。
那时庆龙放学回家,走在街道上抬头一看,只见缺了一牙的月亮安详地高悬在天空,月光如雨丝一般轻轻地飘落而下,挂在树梢上,挂在磨砖对缝的青砖高墙上。街道上没有一个人。夜声像月光一样细致入微,意味深长。他慢悠悠地踏着月光向回走,恍然看见有一个女子朝他走来了,步子迈得很碎。直至走到他跟前走到歪脖柳下他才看清,是徐二爷的女儿晓凤。晓凤一只手挎在书包上——他第一次注意到女孩儿的手是那么纤细柔嫩那么招人注目。晓凤先开口叫了一声庆龙哥。他抬眼一看,女孩儿的脸红红的,粉粉的。她长得十分俊俏。寂静的二道街似乎因为有了她而变得光彩了,她给夜晚增添了鲜艳的色泽。
日期:2011-12-22 12:31:05
“晓凤,放学了?”
“是啊,你也放学了?”
“嗯……”
“庆龙哥,向你打听件事,行不?”
“啥事?说吧。”
“我们学校成立了读书会,有人偷着找我,问我参加不参加?你们学校有没有这样的读书会,是干啥的?”
庆龙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警觉地说:“这事你应该问你爹,我不知道我们学校有没有这样读书会。”
“问我爹,还问你干啥?这人……”晓凤那对好看的大眼睛满含着委屈而无奈的神情。
“我……我真不……不知道读书会怎么回事。”听庆龙的口气,好像犹犹豫豫。
晓凤就站在他跟前,说话时隐隐约约突起的胸脯一起一伏,略显潮湿的眼睛静静地看着他。后来,庆龙曾经不止一次地想,那天晚上他和晓凤的相遇大概是天意是上苍的安排是一种宿命,使他有机会近距离地注视她阅读她。
十几年以后,紧紧依偎着他的晓凤直言不讳地问道:“是不是从那天起,你就开始打我的主意了?”
他说:“哪能呢?那时候我十五你十四,我咋会打一个十四岁女孩儿的主意?”
他没有撒谎,那时候他刚刚参加组织,他心思完全在学校,完全在组织的活动上。晓凤给他留下的只是一种明晰的、美好的印象,他的心中仿佛透进来了一束亮光。
庆龙目送着晓凤从歪脖柳下走过去,她的背身在他的目光中淡了,再淡了,淡到了他的视力不能及。她那鸭蛋形脸庞还在他眼前,她那双汪满了水的眼睛还在他眼前。女孩儿仿佛于一瞬间长进了他的肉里,把根须扎在他的心里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