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皇帝真有病——朱元璋的正面与侧面》
第28节

作者: 宗承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7-28 09:28:14
  当朱元璋平定中国南部,只剩下北元一个敌人,朱元璋并没有急于挥师北上。北元的权力集团内部同样面临着分崩离析,战斗力已经大受折损。接二连三的胜利冲昏了大部分将领的头脑,他们主张直捣元都,统一中国。可此时的朱元璋依然步步为营,对每一个可能存在的风险点都进行客观地分析与巧妙地闪避。他说“元建都百年,城守必固,若悬师深入,屯兵于坚城之下,粮饷不足,援兵四集,非我利也。”毕竟是一点点从小民打上来的,知道资本的积累来之不易。朱元璋提出了先取山东,撤其屏蔽,然后再进攻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等到占据主动,再全力进攻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其都。”在一次次危机、逃亡、死亡、绝境中,这块铁中的杂质被命运的重锤一点点砸下去。在十余年军旅生涯过后,朱元璋终于百炼成钢,成了一块品质极佳的钢。也同时炼就了一颗超人之心,如同铁一般坚硬、冰一般冷酷、水一般沉着,弓弦一般柔韧。这颗心只受利益的驱使,而绝不会被感情软化。这颗心能承担任何巨大的压力,能冷静面对任何艰难的挑战,能指挥他的手和嘴,发布任何别人所不敢发布的残酷、野蛮和不义的指令。是血与火的战场,将朱元璋从一个七情六欲的血肉之人打造成了一架机器,一部安装了高性能芯片的钢铁机器。

  应该说,这时候朱元璋与元军的实力对比,强弱已发生了根本性地逆转,曾经菜鸟级的小人物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军事集团的领导者。在这种情况下,攻克元都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日期:2013-07-28 09:29:50
  对于弱势方的朱元璋来说,风险与利益是同时存在的。当时元朝的军事实力还没有受到强有力的冲击,忽必烈的子孙们忙于权力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正因为如此,他们已经很难再真正联合起来对付北伐军。
  如果说这是一项投资,那么朱元璋的军事部署就是要把市场风险降到最低点。如此一来,投资的成本也会随之增长。对于精于算计的朱元璋而言,他宁可多付出十倍的努力,也不愿意多增加十分之一的风险。正是按照朱元璋的军事策略,北伐红巾军步步为营,就这样慢慢耗尽了元军的有生力量,毫无悬念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出师北伐到克元大都仅仅用了不到十个月的时间。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南方群雄割据的各方势力中,朱元璋由最为弱小的一方慢慢变为有竞争实力的一方。

  ——第一个对手:陈友谅
  陈友谅是湖北沔阳人,世代以打鱼为生。自幼习武,勇有余而智不足。虽然略通文墨,也曾经在官府衙门里做过一段时间小吏,可他始终无法适应刀笔小吏的体制内生活,过得并不快乐。有一位会看风水的老先生,在看过陈家的祖坟后,下结论:“你家法当贵!”或许是这句话给了陈友谅奋斗的执着和勇气,既然天命早已注定,自己何妨一搏。
  湖北人徐寿辉起来造反之后,已经三十出头的陈友谅认为自己彻底翻身的机会已经到来,于是就加入了这支红巾军。他起初只是领军元帅倪文俊手下的一位小小的簿掾(秘书),专门佐掌文书、钱粮之类的杂务。很快就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所获得的功劳,成为倪文俊手下的一员猛将。
  日期:2013-08-04 07:51:35
  元至正十七年(1357),陈友谅袭杀倪文俊。在除掉倪文俊之后,陈友谅以所谓匡扶之功成为天完国第一重臣。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六月,陈友谅又挟持徐寿辉,于五通庙登基为帝,定国号为汉。陈友谅在掌握了西系红军统帅大权之后,仍把军事矛头指向元政府军队。虽然他将自己的年号定为“大义”,但他的所作所为,与一个“义”字根本沾不上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各路人马相当迅速地整合到自己麾下。陈友谅喜欢玩弄权术且手段狠辣,具有极强的组织与控制能力。在很短时间里,就整合出一个在割据群雄中土地面积最大、人口与兵力最多的“大汉”国,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够做到的。

  在此之前,陈友谅的军事履历上最光彩的部分,都是在与元政府军交锋时留下的。他直接指挥了安庆战役,人称“自军兴以来,元彊吏中以褚不哈守淮安,余阙守安庆为最著”,在安庆外围战中陈友谅三败三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攻下了安庆城。负隅顽抗的元守将余阙引刀自刭。
  安庆之战是一场军事硬战,它的惨烈程度在元末农民战争中实属罕见。陈友谅在这次战役中屡败屡战,可他还是以顽强的意志生生拖垮了元军的虎狼之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陈友谅驰骋于反元第一线,攻城略地,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占有安徽、江西、福建、湖广等大片地区,半壁江山几乎落入其手。“当是时,江以南惟友谅兵最强”,陈友谅因此成为江南地区反元的主力军。
  日期:2013-08-04 07:52:34
  到底是先打张士城,还是先打陈友谅,对于朱元璋来说,这是一道事关生死的选择。他的决策集团对此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绝大多数人认为朱元璋应该先拿下张士诚,因为“张士诚,富而弱,宜先。”也就是说,张士诚集团虽然富得流油,但是战斗力却很差。本着先弱后强原则,张士诚应该首当其冲。朱元璋并没有听从大部分人的意见,而是听取了智囊人物刘基的意见:“友谅势强,且有远图,土诚自守虏耳。友谅居上流,且名号不正,宜先焉”。

  刘基坚定地认为“得汉,天下之形成矣”,“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
  当时朱元璋政权的东面是张士诚所建立的周,西面是陈友谅的汉,北面是小明王韩林儿,南面则是福建山区,由效忠元朝的陈友定所控制。朱元璋要想成就帝业,最大的威胁来自张士诚和陈友谅。当时一般将领们的想法,是要先取张士诚,因为张士诚力量较弱,而且处于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上。但是,刘基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思路。
  刘基对朱元璋说:“我们有两个敌国。陈友谅居其西,张士诚居其东。友谅占据饶、九、荆、襄等地,几乎是半个天下的地盘;而士诚仅有浙西地,南不过会稽,北不过淮扬,与你的势力相当。不过,士诚内心狡猾,对元朝阳奉阴违,这是守财奴式的敌人,不会有什么作为。陈友谅杀害他的君主,胁迫部下,人心不服。他又勇而无谋,不怕死,很容易就将他的百姓推上战场送死,几场战役下来,民力损耗殆尽。有这几点,陈友谅的汉国就很容易攻取下来。逮野兽就必须先逮凶猛的,擒拿盗贼就必须先拿下强壮的。今日之计,不如先讨伐汉国。汉国地域宽广,夺取之后,您一统天下的形势就有了。”

  刘基这句话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张士诚成不了大气候,他是一个守财奴式的人物,不像陈友谅那般雄心勃勃。二是陈友谅虽然地广势强,然而他的权位来路不正,又加上常年在外征战,军队得不到休整,人心涣散。因此,要开战就得先攻陈友谅的汉国,一旦获胜,天下也就基本上到手了。应当说,这一战略分析对于朱元璋后来取得胜利非常关键。
  日期:2013-08-04 07:53:17
  刘基提出将进攻的矛头首先指向陈友谅的建议,成为朱元璋军事进攻的基本战略。对于未来的战略走向,朱元璋有着自己的一番权衡和考量。他热衷于与其他反元起义军闹磨擦,挑起战端。然后乘隙从中取利,对各路起义军予以打击,不断削弱竞争对手的有生力量,进而达到钳制和掌控对手的目的,最后消灭他们。正如清人顾祖禹所说的,朱元璋攻占金陵后,并没有北上中原,将矛头指向元政府,而是将有生力量用于夺取浙东诸郡。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元人方强,姑委之群盗以疲其力,而乘间为南出之谋耳”。也就是说,朱元璋认为,元朝军队的实力要远超自己。他希望借助陈友谅、张士诚等军事集团的实力来达到拖垮元政府军,这样自己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朱元璋与陈、张二人周旋多年,对两个人的脾气性格摸得很透。在朱元璋看来,陈友谅是一个至情至性的热血汉子,临大事易冲动,自乱阵脚。而张士诚性格则偏于内向,缺乏雄霸天下的进取心。二人性格上的差异,正是朱元璋选择进军次序的关键所在。
  朱元璋曾经对手下将领说:“友谅剽悍而轻率,其志骄;士诚狡猾而懦弱,其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如果我们先攻张士城,陈友谅必空国而来,大举进攻我方,使我疲于应敌,事有难为;如果先攻陈友谅,张士诚胆小怕事,必不能出姑苏一步为之援。就是说,我们打陈友谅,没有后顾之忧。且陈徒恃勇力,可以智取。”朱元璋对他的谋士说,你们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你们并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张士诚这个人的特点是器小,而陈友谅又过于骄傲自大。器小无远见,志骄好生事。如我进攻陈友谅,张士诚必然不会救他;而进攻张士诚,陈友谅一定会动员全国兵力来救,我就要两线作战,到时就很难说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