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亡宋兴一百年……激荡的五代史》
第37节作者:
帝乡王彦哲 日期:2012-10-11 21:31:40
第15章【同室操戈】 (上)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常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朱温不是君子,报仇也不用十年。
对于宣武镇来说,天底下主动欺负过他们的人只有三个:第一个是黄巢;第二个是秦宗权;第三个是时溥(感化节度使)。如今,黄巢灰飞烟灭,秦宗权奄奄一息,那么该朱温接下来处理谁,不由分说!
正好刚从蔡州撤军回来,将士们也为那场突然没下文的战争而窝火。当年阻碍时溥他接管淮南镇的老账,可以趁此机会算算了……
那就打呗!大军东征,端掉他的感化镇,活捉时溥,大嘴巴子抽他,不就报仇了吗?要是这样的话,朱温就不是朱温了。直来直往,开门见山可不是他的作风……
虽然那个时代已经礼坏乐崩,道义不存,但是出征总还是要有个名目!纵观朱温降唐之后的战争史,要么是奉旨出征,要么是受人邀请出战,反正都有理由,表面很正义,实在没理由而又想打,那就编个瞎话先炒作一番再打,当时打朱瑄、朱瑾不就是这样。
所以,这次还得找理由,找借口,师出有名,名正言顺,摆出一副正义之师的样子!最好挑起事端,让时溥先开第一枪!这样,从中央到地方,也就没人说朱温的不是了。
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惯性思维:两个人闹事,谁先动手谁就是过错方,可是有时候你得看看另一方先前对这一方做了什么,说了什么,骂了什么,这些也许比动手更恶劣!
想激怒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鄙视他!
而鄙视一个人的最高境界,不是当面指着鼻子揭他的短,而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之中,把他的内心伤口揭露出来给大家看!这就是公开而高调地鄙视!现在最会做这件事,又最适合做这件事的就是朱温了,因为时溥内心有一道伤口,跟朱温有很大关系!
想当初,时溥任“蔡州四面行营都统”(即蔡州剿匪总司令),但是后来皇帝嫌他不中用,反看那朱温降服秦宗权很得力,就把这个光荣帽子从他头上摘掉,带给了朱温,从此朱温代替他做了都统!这件事本不怨朱温,是皇帝的决定。况且朱温也配得上这个称呼。可是时溥很不乐意!
他这个人好大喜功,死要面子。之前就因为皇帝把淮南节度使一职封给了朱温而耿耿于怀,这次更咽不下这口气!当皇帝的诏书下达时,时溥感到自己的老脸火辣辣的烫,像是被掴了一耳光一样!全身的气都不打一处来。封给自己的官职被人代替了,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在天下混,倘若当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天下节度使来个大聚会,他们会不会拿这件事嘲笑我,我又当何言以对?
时溥不越想越气。时时处处总是低朱温一马,这让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他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于是斗胆地无视朝廷的命令,在感化镇里仍旧自称都统,聊以自慰,自欺欺人!
皇帝本来也不在意此事,一个名号而已,又没有多大的实惠。再者说,当时天下无视朝廷命令的藩镇多了去了,这算是什么,费不着斤斤计较……可是朱温偏偏就要拿此事开刀!你时溥越是为此羞耻,我越是要将它公之于众,让你二次曝光!
朱温公然上书朝廷:时溥无讨伐之功,却行都统之名!是乃置皇命于不顾,而视天下为无知也。无能之人,安敢争功;罢黜之职,妄想复得!真“螳臂欲挡车,可笑不自量”!如此恬不知耻,沽名钓誉之徒立于我大唐东南一隅,实乃江山之不幸,社稷之大悲哉……
朱温把时溥骂了个狗血喷头,鄙视得一文不值。杀人不见血,吃肉不吐骨头!
奏章一出,惊了唐昭宗,怒了时溥!
日期:2012-10-11 21:42:40
昭宗皇帝看得一头雾水,不知道朱温这又是唱的哪一出!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节度使们都忙着争夺利益和地盘,怎么朱温倒来打起了笔墨官司?再说,都统一职已经属于你的了,时溥也不过是心里不平衡,在自家院里叫嚣叫嚣罢了,管他作甚?皇帝很迷惑,不置可否。
昭宗非朱温,安知朱温之用意哉!正如春秋时惠子对庄子所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是一个关于事物认知性的重要哲学辩题。朱温城府之深,岂是小小年纪的昭宗所能探秘的。
他这样做就是为接下来的战争做个铺垫!“且欲激怒溥以起兵端。”(语出《新五代史》)奏章貌似是写给皇帝看的,实际是说给时溥听的!正是言在此,而意在彼。醉翁之意不在酒也……
大唐的传媒没有如今发达,可有个什么新鲜事,也会乘奔御风,千里传播。朱温的言论顺利传到了远在徐州的时溥耳朵里。他的反应可想而知——勃然大怒,挥之不去!
好比一家姑娘本来许配给时某,后来它娘家嫌时某无能,又把姑娘许给了朱某。而朱某得了便宜又卖乖,还满天下标榜自己兼挖苦别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时溥就属于“孰”的范畴,绝对忍不了!他恨得牙根痒痒,一定要找机会再揍朱温一顿,以泄心头之恨!
机会就是这么神奇,想有就有,说来就来:一支五千余人的队伍突然从宣武镇出发,一直往东走,公然进入了感化镇境内。为首的大将正是赫赫有名的宣武第一猛将朱珍!但是他们打得大旗却是“刘”,因为队伍里有一位刺史大人刘瓒,他是新任楚州刺史(相当于市长),朱珍此行正是护送他去楚州上任的,路过感化。
好像刘瓒是主角,朱珍是配角吧。对!表面上是这样,可是事物的本质往往和表象不一致,甚至正好相反。主角与配角,或许会在不知不觉间调换…… (有没有想到某个小品呢?)
话说这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市)当时隶属淮南镇,朱温是名义上的淮南节度使,这一行人马就是他安排的。而淮南和宣武以及感化三镇的位置关系,已不必多说,淮南在东,感化在中,宣武在西。所以刘瓒要向上任必须路过感化镇!
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一年前,朱、时两家结仇,就是因为朱温派部将李璠去淮南镇任留后,路经感化镇时遭到截击。如今好比时光倒流,一切重演……
这是巧合吗?
显然不是!
上次只有精兵一千,这次是五千。这是朱温有意安排的,专挑时溥暴怒之时,派人再次从他眼皮底下晃过,以逼迫其先打第一枪!同时还可以彰显自己淮南节度使的权利,一举两得。朱温之谋,不可谓不深……
达达的马蹄,一声声传来,踏得时溥心头急促不安,他绝不能容忍别人在自己地盘上撒野,尤其是宣武军。出手的时候到了!
感化军接到命令,立刻对宣武军发动攻击!可是当他们拔剑出鞘的那一刻,才知道大祸将至……
宣武军早就有所准备,他们很清楚此来的真实目的。二话不说,立刻暴跳起来,奋力反击。声势之大、武力之强俨然要反客为主!大将朱珍更有万夫不当之勇,入感化军中如入无人之境,横冲直撞,飞扬跋扈!感化军迅速败落,被斩杀和俘虏者多达万余!朱珍一行成功占领沛(江苏沛县)、滕(山东滕州市)二县。
坐镇徐州的时溥大吃一惊!他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妙……
沛、滕二县离徐州已不远。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如不及时制止,恐要危及总部徐州。事不宜迟,时溥立刻率领步骑兵七万余人出徐州,向西北进驻吴康镇(今江苏丰县南),要亲自与朱珍决一死战!
(今天就到这儿,我的网还连不上,借用一个同学的,大家看完早点休息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