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10-13 19:59:29
【息壤之盟】 周赧王七年(前308),后方已稳,秦武王正式将“出三川,临二周”的军事计划提上议事日程。秦武王可不是光说不做的主儿,计划提出没多久,秦武王就找到左右相甘茂和樗里疾,委婉的向这两位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你们也知道俺从小生长在西戎这穷疙瘩,没见过啥世面,但还是打小就听说,周都洛阳那叫一个繁荣。所以啊,俺就想着,要是能自己驾车去逛一逛,顺便去瞅瞅那传说中的九鼎,这样多好。如果俺的梦想能够实现,死了都值了。
说完,秦武王“可怜兮兮”的望着两人,抛出了此次谈话的目的;“不知二位,谁能为俺伐宜阳,进中原?”
樗里疾回答:“韩国宜阳城坚兵精,路远道险,倘若魏、赵二国出兵救宜阳,秦军孤军深入险境,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这个,还是让给甘老弟去吧!
樗里疾明显的推脱,但谁让人家是皇亲国戚,就算推脱了秦武王依旧会重用他这个叔叔。但甘茂就不行了,你一个外来打工仔能跟人家比?一打工仔如果不能完成老板交代下来的任务,命运就应该很明显了-卷铺盖回家吧。
没办法,甘茂只好答应下来,不过附带了一个条件,“请大王约请魏国一道伐韩,同时请派向寿做我的副手。”甘茂不愧能当上左丞相,其思虑之周全,行事之稳妥果然非一般人可比。
请看其提出了条件,约魏伐韩一方面减少了攻韩的难度,一方面又避免了魏国助韩截秦后路。
而派向寿做副手则更是一记妙招,向寿是宣太后的娘家亲戚,虽然地位此时尚不显赫,但却深得秦武王信任。秦武王驭下能力的不足,导致高级大臣中许多人成了各诸侯国的代言人,代言不会白干,利益输送是必不可少,比如公孙郝就是韩国的利益代言人,韩非将秦国的这种现象批评为“有法无术”。
群臣之中只有向寿比较清白,总是代表秦国的利益讲话,因此秦武王有疑难问题,可能不与左右两个丞相商量,但却会与向寿商量。甘茂将秦武王信任的人放在自己身边好处有两个,一是便于沟通,二是增强了秦王对自己的信任。秦武王答应了甘茂的请求,即派甘茂出使魏国。甘茂以共享伐韩之利相引诱,与魏王建立了秦魏共伐韩国的联盟。
一切准备妥当,甘茂领兵上路”
在通三川,窥周室的道路上耸立着韩国的一座坚城——宜阳,秦国要想实现战略目的,须先攻下宜阳。对韩国而言,宜阳是阻挡秦国的一道重要屏障,势在必守。宜阳城池坚固,有重兵防守,城防事务由以狡猾著称的韩相公仲亲自主抓。既然宜阳是秦国的必攻之地,韩国的必守之地,因此只能以一场硬碰硬的攻防战来解决问题”
这个啃硬骨头的任务让甘茂很是头痛。头痛来自两方面,一是宜阳难攻,挫折不可避免;二是秦武王对信任是否比宜阳更坚固。由于秦武王在驭臣之术上的不足,简单点说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整天就想着打仗的事,不可不谓忠实的好战分子。但就因如此,朝堂上的意见之争在国外黑金灰金的腐蚀下已经演变为人事之争,樗里疾和公孙郝一直以来反对攻打韩国。樗里疾的反对或许出于与甘茂的矛盾;公孙郝的反对则是由于受了韩国的利益”
甘茂清楚自己的处境,一旦战争受挫,这些人的反对意见就会抬头,到时秦武王能否再坚持攻韩将也就要打上问号。如果秦武王思想松动,放弃攻韩,甘茂和向寿前无战功,后有非议,向寿倒是没什么,甘茂的仕途基本就结束了。
为此,甘茂为秦武王准备了一剂预防针。向寿派上了用场。甘茂以向寿之口向秦武王说出了自己不便直说的话,“请大王停止攻打韩国”。秦武王听向寿说完,登时就急了,“这是怎么回事?通三川,窥周室可是寡人的平生心愿,甘茂也答应寡人,现在怎么能说不打就不打呢!这个甘茂到底是这么想的! ”
秦武王连忙跑到临前线不远的息壤向甘茂了解情况”
甘茂汇报道:“宜阳是韩国的边防重镇。大王长驱千里,远道伐韩,其困难可想而知。鲁国有个与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别人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曾母。曾母一开始不相信,照旧忙着织布。后来又有一个人来向曾母报告曾参杀人,曾母还是不相信。不久第三个人报告了同样的事情,曾母相信了,由于害怕牵连,扔下机杼(一种织布工具),翻墙跑走。
为臣不如曾参品德高尚,而大王对我的信任也比不上曾母对曾参的信任。宜阳城池坚固,兵精粮足。秦军冒千里之险攻宜阳,决非短时能够奏效。如果攻宜阳时间延长,必然有人在大王面前诽谤,大王身边怀疑臣的人又不止三人,我担心大王像曾母丢弃机杼一样将我丢弃,这样臣攻宜阳不仅失败,还要身败名裂。
想当初,魏文候命乐羊进攻中山国,连续攻了三年才攻灭。回来之后乐羊向文候请功,魏文候送给乐羊一筐检举他的信。乐羊非常受感动,跪倒叩拜‘这哪里是我的功劳啊,全仗主公支持得力’。而我只是个外籍大臣,一旦樗里疾、公孙郝等在大王面前说些反对为臣的话,大王一定会听从他们。”
武王听完,觉得有些道理,因此坚定地说:“寡人不听小人之言,愿与你定盟约,为你解后顾之忧。”于是秦武王和甘茂在息壤写下盟誓,而后又庄严地举行了盟誓仪式。
事毕,秦武王返回咸阳,甘茂和向寿领兵向宜阳攻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