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宫闹鬼——揭秘明代宫廷秘史》
第4节

作者: 皇帝不称朕
收藏本书TXT下载

  美女经常成为敌国的密探和炮弹,多疑雄猜的朱元璋“以史为鉴”,完全有理由怀疑“婺州民”动机不良,因而怒而诛之。然而我敢肯定,在这个故事里,朱元璋愤然“诛之”的,一定是那位可怜的“善作诗”的妙龄女子。

  因为故事的弦外之音便是:美色误国。而大英雄是从来——不是不近女色,而是从不把女人当人的!俗话说,女人如衣服。或曰“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裳”。这话不是别人说的,讲出这句名言的,正是三国的头号大英雄刘备。
  大人物们新衣满箧,妻妾成群,堂里堂外都热闹,方显出他人物之大;某公贤不贤,圣不圣,与他“敦伦”的次数不相干,你可以是个老色鬼,一身风流债,但绝不可缠绵缱绻氤氲,设若再闹出几场情感戏,那就离昏聩不远了。一旦有忠臣出来谏,差不多就要称昏君了。在古代正史与传说中,凡发生浓烈的爱情故事,多是没好下梢的——好比乌江哀歌的项羽——这几乎成了定律。
  好男儿们不仅不能动情,还要气概非凡地驱逐、砍杀自己的女人。历史书上写的一个个危急时刻,他们都勇敢地率领全家妇孺一齐赴难,投火抹脖子落井跳河,甚至为了鼓舞士气请部下吃掉自己的爱妾(唐代张巡守睢阳故事)。好像在中国,不与女人为仇,不为大丈夫。这里我借写书,替古代许多不幸的妖姬、狐媚鸣一声冤屈!
  您若质问朱元璋:此女何罪,汝辄杀之?事实是:此女子不仅无一分之罪,更有十分之可怜。一个会作诗的女孩,却不能随己愿择嫁,被人像奴隶一样献给豪强兵主(那时的朱元璋也就是个有兵有地盘的军阀)。而那男人却以为她是一只会传播疟疾的害虫,手一挥,就把她捏死了。
  当年没人敢于质问我们的朱皇帝,今日我胆粗了,奋然一问,却是问错了对象。因为这个故事非常老套,真实性更是可疑,很可能是后世酸儒在“朱元璋”的手脚上拴了线,拉着他演的。
  我们读了这段文字,是否能明确感知这故事欲烘托的本意?是男儿气概吗?否。男儿可不该以杀女人的痛快来显其气概。且男儿一讲气概,则必然要牵出一个风情万种的妖精,越发麻烦。虽然中国文化从来不以男儿气概来当家,但毕竟“男儿”不是蛮夷才讲的话。唐代诗人高适《燕歌行》里就有道:“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前蜀花蕊夫人《述国亡诗》云:“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男儿是什么意思,大约就明白了。细品诗句,“男儿”都是与“君王”对读连称的,不管男儿如何横行,不过是被天子、君王所驾驭的。就像我们这片国土上的许多事情一样,男儿这个本该只与雄性激素有关的词汇,也被强烈地政治化了。我们再说男儿时,就须注意:第一,男儿按照无所不至的“权力层次”,只属臣子的层级,好比古代典籍就从来不说君王如何男儿的;第二,专制君主的权力越大,作为它的对应物,男儿也就越来越“横行”不起来。

  所以,有着阳痿心态的文人们编造这个故事,绝不是为了突出圣主的阳刚气概,而是为了显明君主的一个重要品格:他需要女人,但他决不把女人放在心上。需要女人,是因为天子必须广嗣,儿子越多越好,《礼记》等儒家典籍里设计一通“古者天子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的鬼话,都是为了让皇帝多生儿子,而不是为了便宜他,每夜换一个性伙伴,以免左手右手相牵,久了**不旺。

  不许把女人搁在心上,不是为了防止某个“狐媚”专宠,令其他女人都做了古井怨妇,而是基于儒家的逻辑:皇帝一旦专心爱上一个女人,那朝廷和全国的子民都要倒霉了。皇帝的心不管有多大,寸寸皆应为丹心,而不可投射进任何一位女子婀娜的身影。所以我们常见的忠臣烈士形象,全都像冤大头一样,整日忧国忧民,进也忧,退也忧;好不容易夫人出来了,讲的还是忧国忧民的话。明朝有几个皇帝,在爱情方面比较专一,如宪宗之爱万贵妃,孝宗之爱张皇后,神宗之爱郑贵妃,都能做到持之以恒,结果被人批得头破脸肿,朝廷平白多了几个妖精。这个后面细讲。

  与他们不同,朱元璋大手一挥,登时让美女灰飞烟灭,显得格外有激情。此为何等“激情”也?当然不是男女情愫暗生的小小激情,而是造反和革命的激情。一旦反上金銮宝殿,女人的双腿和满是黄金的府库不将一齐朝胜利者打开么?从此皇朝世代,“朝廷”可以合法地向全国征选美女,征索赋税,以充实他的后宫。他们从中得到无比的欢愉和满足,感受到至高无上的尊严……然而,这不绕回来了啦?原来,胜利者的激情和伟大理想,到底不过如是之小小!

  据说成吉思汗说过一句名言,男子最大的乐事,就是把敌人的老婆扔在自己床上。成吉思汗在明代人眼里,是鞑虏和北虏,也非人类,朱元璋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后,就说过一句看起来针锋相对的话:他说,自我起兵,“未尝妄将一妇子”——我从来没有随便夺取过别人家的女儿和老婆的!
  书上的“朱元璋”,说过许多他本人未曾说过的话,做过许多未曾做过的事,胡编乱造的编剧,不是今天才有的。“未尝妄将一妇子”,这句话他的确是说过,刊载在他指定儒臣编写的《大诰》里。但我们不要相信,他红口白牙从嘴里吐出来的,一定也是这样做的。历史到底有多少真实,有多少彻底的谎言?我们马上要进入明王朝的深宫,在一片迷雾中,从事件的细节,从历史记载的矛盾处,依据我们的常识、经验和独立的判断,去尽量接近历史的真相。

  日期:2013-07-07 10:59:19
  朱元璋的早年生涯,与一个地方豪强至为相关。此人姓郭名子兴,是淮西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好任侠,喜宾客,当元末天下大乱时,散家财,纳壮士,欲趁乱有一番作为。至元十二年(壬辰年)春天,郭子兴“集少年数千人,袭据濠州”。

  不久后的一天,穷愁潦倒的朱元璋到濠州投军了。
  谁知进城时,被无端疑作间谍,抓起来要杀了他。《明太祖实录》说:有人告诉郭子兴,子兴急忙派人来解救,见朱元璋“状貌奇伟异常人”,就问他来干什么,朱元璋如实相告,子兴大喜,就把他“留置于左右”。
  事实上,实录的记载与朱元璋的自述有异。在太常司丞张来仪据朱元璋自拟底稿撰写的《敕赐滁阳王庙碑》中说:“(朱元璋)遂挺身入濠梁。抵其城,为门者所执,将欲加害。人以告王,王亲驰活之,抚之麾下。间召与语,异之,取为亲兵。”滁阳王不是别人,乃是洪武三年(1370)郭子兴的追封王号,文中的“王”,即是濠州帅郭子兴。
  钱谦益注意到两种记载的不同,他说:“亲驰之与遣人,其缓急则有间矣。庙碑为太祖亲稿以授张来仪者,实录不据此,何也?”据朱元璋自述,是郭子兴亲自骑马来救;而据《太祖实录》,则是郭子兴派人来救,这有很大不同。为什么实录不据太祖的自述呢?这其中必有缘故。至于是何缘故,钱谦益老先生没有给出答案。我怀疑可能是《太祖实录》的纂修者刻意拉开朱元璋与“红军帅”郭子兴的距离。“红军”二字,在明朝建国后,已为盗贼的代名词。虽然朱元璋自己也承认在红军里混过几年,但他对红巾军的态度,仍是当政者对叛逆的严责姿态。不过出于对郭子兴的个人感情,他对这位昔日的恩主的阴魂,还是奖慰有加的,又是追封,又是建庙,有时候忆起往事,还忍不住掉几滴浊泪。他行事的矛盾,令后世修史者颇感为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