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宫闹鬼——揭秘明代宫廷秘史》
第42节

作者: 皇帝不称朕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朱元璋不放心,急忙令两旁太监跟过去看。只见太子跑出宫殿,径直奔到玉带河边,毫不犹豫,奋身跳了下去。
  朱元璋万没料到儿子会拼了性命搭救师傅——这不传说中的死谏么!又气又怜,只好答应饶宋濂一死,改为发配,将老头儿贬到四川泸州去了。
  懿文太子此举,虽然救师傅性命于一时(宋濂不久就死在了戍地),也害死了身边不少太监。当他坠入河中时,太监们纷纷跳下河去救,顿时一池子落汤鸡,在水中扑腾。幸喜太子无碍,湿哒哒地被救上来。换了旁人,见儿子无恙,一定大喜。谁知朱元璋脑壳里的那根筋,搭得就是跟别人不一样,太监们以为立了救驾之功,自有一番封赏时,忽听皇上传谕:那些没脱衣服就跳入河中救人的,予以重赏,而那些脱了衣服再跳下河救人的,全部处死。

  我的天呀!我替那几个枉死的太监向天吁一声:还有天理没有?如果某个太监带了一块劳力士,他跳河时顺手把手表一摘,你将如何处置他呢?
  当然,这只是一个故事,我并不信其为真。下面再讲几个,信不信,您自个做主。
  一个故事说,因为太子是长子,出生较早,他比弟弟们更知创业的艰难。他曾听人讲,父皇也并非常胜将军,他也落魄过,有一次为汉王陈友谅所败,异常凶险,得亏母亲马皇后不离不弃,咬着牙,生拉死拽,好容易才从死尸堆里逃出来。
  太子听了,非常感动,就把这故事绘成图画,以作纪念。
  马皇后死后,朱元璋经常惨然不乐,越发杀人如麻。太子劝他:“诛夷过滥,恐伤和气。”朱元璋听了,默然不答,第二天把他召来,将一根浑身是刺的棘杖扔在地上:“来!你把它拾起来。”
  太子稍一迟疑,朱元璋就接着昨天的话头开枪(开腔)了:“你不敢拿,我帮你把刺全削平了再传给你,岂不好吗?”
  太子是聪明人,他马上领会到父皇是在借棘刺以喻江山的事,连忙跪倒。

  “我所杀的,都是天下之险人。”朱元璋道。“我杀他们,等于帮你除去杖上之刺,再交到你的手里,这是你的福气!”
  太子连连叩头道,嘴上却还犟:“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
  朱元璋见儿子根本没把他的话听进去,竟还嘴说,他不是尧舜之君,所以才无尧舜之民;不等于说,我杀的乱贼多,我就是桀纣之君吗?朱元璋盛怒之下,操起身边的弓箭就射。
  太子惊惶奔走,朱元璋一路追而射之。却见太子在殿陛间躲闪时,身上落下一物。朱元璋捡起来一看,却是太子手绘的一副图画,那不是马皇后吗?只见她头发蓬松,衣衫不整,背上负着一人,正倚着一块石壁,狼狈残喘。那背上之人,不正是自己吗?而远处,隐约间汉王的追兵旗影已近。看到这里,昔日打江山的百般辛苦、夫妻父子患难的恩情,一齐涌上心头,朱元璋忍不住大哭起来,就把弓箭扔地上了。

  这是个流传极广的故事。可我看过之后,没有立刻在记忆里打上一个“received”(照单全收)的印章,脑袋里却飞进一副滑铁卢战场的画面。也是死尸成堆,污血横流,一个人背着一名未死的军官,跌跌撞撞、步履沉重地从远走近。这不是冉阿让么?他是苦出身,沉默寡言,意志坚定,他一身的力气,用一边肩膀就能扛起一辆重达千斤的大马车,一位可怜的农夫就是这样被他从车轮下挽救了生命。

  莫非冉阿让的原型是马皇后?想到这里,我哑然失笑了,当然不是!然而我通过与冉阿让的对比,相信一点,马皇后能背着老公逃避追兵,她应该同冉阿让一样,除了顽强的意志,还有一身硬鼓鼓的肌肉。
  再说马皇后就有些不恭敬了,我们还说懿文太子罢。
  日期:2013-08-04 02:06:10
  (接35)上面这个故事的主题很明白——太子仁!懿文太子是如此宽仁的一个人,以致他的死,也是为仁所累的。

  有一次,左都御史詹徽侍奉太子录囚(指对狱中重犯做最后的甄别,以免刑大于罪),太子心慈,屡欲行宽法,死刑改死缓,死缓改无期……詹徽却是个酷吏,每每与太子相左,争执不从,必用重典才心甘。
  太子就去找父皇反映此事,谁知父皇竟偏向詹徽,道:“詹徽所执者,法也。”
  太子就拿治天下当以仁厚为本的道理,的呗的呗地进谏。他竟然忘了,詹徽所执之法,是谁的法。于是激怒了父皇,抛出一句冰冷的话:“等你有了天下,你自为之吧!”
  朱元璋的言下之意是:你那么会说,干脆我不干了,你来干吧。

  太子大为惶遽,仓惶间不知所措,就自投于金水河。朱标来个冷水澡,倒一下子让朱元璋清醒了,深悔话说重了,连忙指挥太监们救援,后来就把气撒在脱衣服救人的太监身上,让他们放血——要凉快,大家一起凉快!
  各位看官,您看到这里,是否怀疑懿文太子精神抑郁,有自杀倾向,怎么动不动往河里跳呢?朱标跳没跳过金水河,我不知道,但我对他一跳两次,表示坚决地怀疑。其实,金水河在那里,只是一个道具,不小心被编导用重复了,结果戏剧穿了帮。
  这故事讲,太子虽然被及时救起,还是感疾而卒,死前对儿子朱允炆交代:“詹徽杀我,无忘我仇!”他把自己的死,怪在詹徽头上。
  詹徽执法严厉,以杀人为乐,结果还是作茧自缚,他后来被打入大将军蓝玉党案。恰巧由皇太孙朱允炆负责审录,他一眼瞥见父亲的仇人也在党人之列,那还客气什么,还不有仇报仇,即命人先砍断詹徽的手脚,再推出去,戮之于市曹。真是因果报应。
  这件事记在明人王鏊的《王文恪公笔记》里,算是一条野史;后来王圻编写《续文献通考》,也记载了这件事,它就变成一件“典制”了。
  以上是懿文太子与詹徽争狱,为了“虑囚”,他还与朱元璋直接起过争执呢!
  话说朱元璋要杀一个囚犯,太子和他争,说不可杀。争之不下,朱元璋就扭头问侍立于旁的御史袁凯:“你怎么看?”袁凯倒狡猾,他答道:“陛下欲杀之,法之正也。太子欲宥之,心之慈也。”杀是执法,不杀是心慈,此说可算圆满,两不得罪,两边都讨好。
  可这种滑头伎俩,怎逃得过圣鉴?朱元璋认为他是故“执两端”,将他下狱,要处死他,得亏袁凯口袋里不止一个锦囊,他见势不妙,急忙打开第二个锦囊,在狱里装疯卖傻,让朱元璋以为他疯了,才逃过一死。

  懿文太子总是与朱元璋意见不合,而行事果决敢杀的朱元璋对太子的“仁柔不振”非常恼火,就命人载了一车尸骸,鲜血哒哒地,突然从他面前拉过,试图以此激发他。然而太子见此惨况,不胜愁蹙,惟抚掌连连说:“善哉!善哉!”
  这个故事很值得玩味,它说朱元璋不满太子仁柔的性格,想出那样残酷的方式来刺激他,颇合于人们对朱元璋暴虐性格的记忆,更突出了朱氏父子一仁一暴的巨大反差,或者说,它是以太子之仁,来彰显太祖之暴——这也是以上故事的共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