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海上帝国》
第58节

作者: 云海孤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0-12 15:57:49

  詹姆斯二世和查理二世都是亲法国的,斯图亚特王朝与波旁王朝血缘关系密切,詹姆斯二世羡慕路易十四拥有至高无上的王权,两人共同信奉罗马天主教。但是,英国一半权力掌握在议会手里,议员们都是有钱人的代言人。英国有钱人担心法国海军强势崛起分享他们的全球生意。当然,有钱人最担心的事情莫过于专制王权废除他们订立的宪法,妨碍他们发财,向他们征税。于是乎,摘去异教徒的王冠成为议员们的当务之急。

  废掉旧君谁来继位?
  英国人不希望出现第二个护国主克伦威尔,残酷的事实证明克伦威尔还不如英国王室,他们也不希望再打一场内战,自己人打自己人太没劲。他们共同选中一个人,荷兰执政官威廉·奥兰治。
  一个土生土长的荷兰人与英国王室有关系么?
  当然,关系非常密切。威廉·奥兰治的母亲是查理一世的女儿玛丽公主,他的妻子就是现任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的长女玛丽。换句话说,威廉·奥兰治是英王的侄子兼女婿。
  这个家伙非常有才干,身为荷兰联省共和国的一把手做过一件轰轰烈烈的事,掘开堤坝挡住法国骑兵和火枪手的入侵,带领荷兰人民成功抗击法国侵略。此人长相多少有点寒碜,身体虚弱,患有肺结核和哮喘,跛足驼背,大有刘罗锅之风采。据说玛丽听说嫁给威廉罗锅时大哭了整整两天两夜。
  大清王朝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8年,英国人热烈欢迎威廉罗锅的荷兰大军渡过海峡进入大不列颠。詹姆斯二世自以为军中人气高,粉丝足,不把女婿放在眼里,组织两倍于荷兰的四万大军征讨。四万军队,这是英国历史少有的大军团。结果走到半路军官们一哄而散,反侵略军总司令带头反水投降,接着皇家海军全体指战员宣布起义。詹姆斯二世见大势已去,悄悄溜出伦敦,走到海边被渔民抓回。罗锅女婿暗中派人将岳父老泰山偷偷释放,老国王狼狈逃往法国。威廉罗锅与妻子玛丽双双加冕大不列颠男女国王,即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所谓“光荣革命”。这场充满背叛与谎言的和平演变之所以称之为光荣,因为英国有钱人让威廉国王签署了一份名为《权利宣言》的文件,宣言中写道,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停止法律,不得征税,不得拥有军队,不得干涉议会选举等等。总之一句话,君主立宪,议会高于国王。威廉罗锅同意了,因为得到英格兰是意外之喜,他本来就不喜欢这个海外国度,他认为英格兰黑暗的东西太多,远远比不上家乡荷兰。他只需要靠英格兰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保卫家乡。英国人也不喜欢罗锅国王,英国贵妇们不无讥笑地称呼他们的国王叫做“荷兰矮熊”。

  随着英国与荷兰的合并,英法之间的大战不可避免,无论在陆地还是海洋。
日期:2012-10-16 14:47:59

  《奈梅根合约》之后的十年对于欧洲来说属于和平的十年,大英帝国国王与议会之间的明争暗斗使他们无睱顾及国外,法国海上力量十年间突飞猛进,拥有一支总吨位达14万吨的主力舰队。论海上战斗经验法国人不如英国人,正因为如此,法国地中海舰队不断攻击北非伊斯兰国家的所谓海盗船和港口进行海上军事演练,慢慢培养海军官员英勇善战的习性和战斗经验。反观英国皇家海军,军官们由于涉及到王权与民权的争斗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纷纷离开心爱的战舰。当时世界两大舰队相比,可以说,法国海军毫不逊色,甚至超越英国皇家海军。

  随着某人的死亡法国海军所做的一切努力戛然而止,他就是太阳王的宠臣科尔贝。科尔贝在法国海军史上的地位如同中国的李鸿章,如果李鸿章死于甲午海战之前的话这个评价就会更加贴切。
  法国的地理位置与中国相似,进攻,有大陆扩张与海洋扩张的纠结,防御,有晚清末年的海防与塞防之争。
  推崇海洋战略的科尔贝死了,渴望称霸欧洲的太阳王更加执着于大陆霸权。大清王朝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9月26日,太阳王路易十四不顾欧洲人的民族感情悍然兵进莱茵河中游,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境内。
  路易十四之所以急迫地向德意志宣战,因为奥地利对土耳其的战争进展顺利,横扫东南欧,再度燃起十字军的热情,欧洲人民纷纷投奔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俨然成为全欧洲的领袖。志在天下的太阳王当然不能容忍。
  法军的挑衅激起全欧洲的反抗,大同盟战争爆发。荷兰执政官威廉·奥兰治正是在法军进攻德意志一个月后渡过英吉利海峡来到伦敦的。威廉罗锅怀着狂喜的心情渡海,急于发动大陆战争的太阳王不可能阻止他进入英国,上帝让他做英国国王。与其说英国议会完成光荣革命,倒不如说太阳王路易十四赞助了这场革命。
  当时法国海军大臣及法国驻荷兰大使都请求国王动用强大的海上力量进行阻挠。太阳王拒绝了,在他看来,大陆霸权远过于海洋霸权。

日期:2012-10-16 14:58:51

  如果太阳王临死时做一回人生总结,一定后悔未能阻止威廉罗锅的军队进入英国,一定后悔选择陆地,事实证明谁拥有海洋谁拥有天下的霸权。
  其实第二年太阳王就后悔了。做为英国和荷兰的共同领袖,威廉三世与西班牙、德意志三个诸侯国会首奥格斯堡结盟对抗法国。
  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确保两线作战的胜利,东线战争的胜利取决于西线的和平,太阳王决定利用法国强大的海军护送詹姆斯二世回国夺位。
  大清王朝康熙二十八年,法国海军护送詹姆斯二世登陆爱尔兰,斯图亚特王朝在爱尔兰复辟。下一个目标自然是英格兰。英国议会决定进行海上大反击,击败法国海军,夺回制海权。这一场海战至关重要,如果英国和荷兰失败,那么他们的威廉国王必将让出王位从大不列颠岛滚蛋。

  英荷联军行动缓慢,联军统帅赫伯特坚信只要英荷联军存在,法军就不敢登陆英格兰,所以联军并不急于进攻。赫伯特贻误战机,法国大西洋和地中海两大舰队在总指挥图尔维尔调度下迅速集结。
  图尔维尔,被誉为法国海军历史上伟大的将领之一,至今法国海军以他的名字命名驱逐舰。图尔维尔在海上混了30年,参加过英荷大海战,地中海战争和北非海战,精通海战,战术娴熟,他担任海军上将没有太多的争议。然而,这样一位完美的海军将领的表演依然不够完美。
  比奇尔海面,图尔维尔指挥70艘法军战舰向57艘英荷联军的战舰发起攻击。法国海军准备充足,两大主力会师,英荷联军则准备不足,英国海军司令惊悉法国大舰队时惊惶失措。
  这一场海战由于双方力量对比的差距,指挥官能力的大小,法国舰队大获全胜,英荷联军损失近10艘战舰,而法国连一艘小艇也未沉没。
  看似法军取得辉煌的胜利,然而,英荷联军损失的战舰都是赫伯特下令烧毁的。这一次海战反倒成全失败者赫伯特创造出新的海军战略思想-“存在舰队”。简单地说,就是保持舰队实力,宁愿摧毁失去战斗能力的舰船,也不愿为保存他们再去进行一次大的较量。“存在舰队”的战术思想被载入英国海军海战手册《作战指南》。
  图尔维尔没有趁英荷联军撤退时下达全面追击令,对一支战败正在逃跑的敌人应该不遗余力地进行追击,而图尔维尔却贪图不损失一条战船之利。这是一场胜利却不是一场决定性的胜利。用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的话来说,“如果我们已把敌人的11艘战舰打沉10艘,而让最后的,能够捕获的一艘逃跑,我决不能称这一天是成功的一天。”
  图尔维尔的决定为法国海军的失败埋下伏笔,也为他的命运埋下伏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