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解读:三国大梦》
第22节

作者: 河北赵二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6-15 22:37:05
  (81)
  中平六年,灵帝崩,少帝辩立。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不成,反为中常侍张让、赵忠所杀。袁绍、袁术与大将军部曲吴匡、张璋诸将引兵烧宫门,杀入宫中,京师大乱,死者数千人,帝出奔。并州牧董卓迎帝于北邙。
  九月,董卓废帝为弘农王,杀何太后,另立陈留王为帝。帝拜董卓为太尉,封郿侯,寻进卓为相国,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董卓既擅权,广录党人子孙,擢用天下名士,欲收人望,我亦因之复为河间相。我已有心辅佐曹操,遂不之国,遣亲从召集故吏旧卒,得兵二千,屯陈留,以待曹操。
  操弃官职,间行东归,至陈留,谓我曰:“汝言天下易主,京师大乱,今果然。”

  我曰:“陈留天下要冲,户口近百万,阿瞒不如于此招募军士,以讨董卓。”
  操然之,我乃邀卫兹见操,兹闻操欲举义兵,慷慨曰:“君有此大志,吾当全力助之。”乃尽出家财与操募兵。
  操从弟曹仁、曹洪、沛国谯人夏侯惇、夏侯渊闻曹起兵,皆来相投,又有阳平卫国人乐进、山阳巨野李乾亦来相投,月余而得军士五千人。
  张邈亦招募军士,四方来投者络绎不绝,得兵卒二万。时有东郡太守桥瑁引众至,众皆不知何意,乃迎桥瑁入城。众人入城,分宾主坐定,张邈问曰:“元伟此来,莫非为京师事乎?”
  桥瑁于袖中取出一书曰:“然也。此为太尉黄琬书也,诸公且看。”
  张邈打开书信,众人围而观之,见书曰:“董贼无礼,杀戮自专,天子见迫,百官惶怖,无以解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

  众人览书,多慨然,唯曹操笑曰:“此伪书也!”
  桥瑁大惊。操曰:“吾在洛阳时尝见黄公文书,此非黄公字迹也。然吾等皆有讨伐董贼之心,元伟纵不诈作书信,吾等亦当兴义兵。”
  桥瑁大喜,乃与众人盟约共讨董卓,自回东郡募兵去了。
  日期:2015-06-16 22:57:15
  (82)
  时张邈弟超为广陵太守,闻兄募兵,引众来陈留。张超见我,笑曰:“昔日小子,今已封侯拜相,名闻天下矣。”我感其昔日千里相送之恩,曰:“若无君,吾何以至此。”
  张超谓邈曰:“闻兄长欲起兵讨伐董卓,果有此事乎?”
  邈曰:“虽已募兵,然董贼势大,未敢先发。”
  忽闻张超从吏中一人高声曰:“董卓弑帝,大逆不道,一人振臂讨之,天下必然响应,何必犹豫!”
  我见其人体貌魁梧,容貌俊朗。邈问曰:“此乃何人?”
  张超曰:“广陵射阳人臧洪也,现为弟之功曹。”

  张邈曰:“莫非臧子源乎?吾颇闻其姓名,未见其人耳。”
  我亦曰:“莫非故扬州刺史臧公之子乎?”
  张超曰:“然也。昔日你我共为臧公帐下将,吾因识洪,洪有才能,吾故请为功曹。”
  邈又曰:“吾闻弟虽为太守,政事皆委之臧洪,洪者何如人,弟竟信赖如斯?”
  张超曰:“臧洪海内奇士,才略智数非超可及。”遂引臧洪与众人相见。
  臧洪谓张邈曰:“明府历世受恩,兄弟并据大郡。今王室将危,贼臣虎视,此诚义士效命之秋也。陈留广陵二郡,户口百万,人民殷富,若动桴鼓,可得精兵数万。以此诛除国贼,为天下唱义,不亦宜乎!”
  邈然之。
  臧洪又曰:“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皆有忠义之心,吾愿凭三寸舌说其二人同盟。”

  邈大喜,乃遣臧洪赴二地说服孔伷、刘岱。
  日期:2015-06-17 22:38:24
  (83)
  臧洪自豫州、兖州还,云孔伷、刘岱皆愿同盟,共讨董卓。张邈遂与弟广陵太守张超、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桥瑁约定时日,齐引大军会盟。张超亦与臧洪回广陵招兵。
  会盟之日至,诸刺史、郡守各引兵数万会于酸枣。张邈令军士设坛场于广野,坛高三丈,广十余丈。将盟,众人更相辞让,莫敢先登。桥瑁曰:“张孟卓首唱义兵,可登坛盟誓。”
  邈曰:“吾何德何能,敢当此重任?刘公山、孔公绪皆为州刺史,可登坛盟誓。”
  刘岱、孔伷亦皆推辞。
  邈忽然想起一人,曰:“臧子源忠直壮烈,堪当此任。”
  众人纷纷曰:“此番会盟多亏子源四方联结,非他不可。”遂请臧洪登坛。
  洪亦不推辞,乃摄衣升坛,操血酒而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毒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剪覆四海。兖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伷、陈留太守邈、东郡太守瑁、广陵太守超、河间相融等,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一力,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洪辞气慷慨,闻其言者,无不激扬,涕泗横流。

  盟罢,臧洪下坛,分血酒与众人,张邈先饮,众人次第而饮。曹操因无官职,且兵少,张邈轻之,不得与盟。我谓张邈曰:“阿瞒有大志,且虚心待士,终必成大事。君与之素来亲善,何不厚结之。”邈不以为然,表操为奋武将军,以部曲视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