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明朝大宅院里庶女的生存与奋斗:庶本荣华》
第15节作者:
明月momo
白苏想到今日邓睿找来这里,论理他在前院,怎么会有对牌往内院来,还知道六小姐住的位置?
她就联想到,太太把六小姐接回来,还让她入族谱,大概是想把六小姐嫁给睿表少爷?
日期:2013-09-04 21:44:22
府里虽有这么多小姐,可四小姐景月是二房的嫡女,有二太太那一层,不会配给邓睿为妻,五小姐景蝶是萧姨娘的女儿,她的舅爷又是公卿之家,她的亲事定然不会差。剩下适龄的就只有六小姐景秀和七小姐景璃,都是过一年就及笄。原以为太太会把七小姐许给邓睿,不料府里的六小姐还活在世上,现被接回来。
这门亲事会落在六小姐头上吧?
*******
筵席散后,霍氏和景沫忙着置马车送走族亲,傅正礼则和二老爷、三老爷去书房。
二老爷眉头一直拧着:“家宴上那么多人,我不好询问,现在只有我和老三在,大哥,你倒是跟我们弟兄说说,为什么要把景秀接回来?还让她填入族谱?”
三老爷坐在一旁不做声。
傅正礼眼角一挑,这几天来旁敲侧击询问的实在不少,他一贯淡淡的道:“昨日和景秀滴血认亲,你大嫂也在旁亲眼看到,确信景秀是我的女儿,她是傅家的六小姐,写到族谱是顺理成章的事,你问我这话什么意思?”
二老爷不卑不亢道:“就算这样,当初那位柳姨娘给祖上蒙羞被沉塘,大哥你当机立断把景秀赶出家门,早不接晚不接,非要隔十四年接回来?刚才几位叔公、伯父都问我怎么回事,我半句说不上话。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我和老三又不是外人,你就直说了吧?”
三老爷开腔道:“二哥的话说到点上了,你是现任傅氏族长,傅氏一脉还得靠你发扬光大,所有族亲都紧盯着咱们,一步都不能错,大哥你可千万不能糊涂一时?”
傅正礼皱起眉头:“你们两个是怎么了?认个女儿也要你们来指指点点!”
二老爷忙道:“大哥,我们不是这个意思。实在是你什么事都不跟我们说,今日景秀入族谱,母亲也没见出来,她住在你院子里,我们想去看她老人家一面都难。还有四弟,他行军多年不见消息,咱们都以为他早去了,你说他回府,也不要他出来和我们兄弟叙叙。为什么这些事,你都要瞒着我们?”
傅正礼眉心拧成川形,“我说了,娘身子不好,年纪大了,什么毛病都有,现在越来越严重,痴痴呆呆的,你们去见恐怕也不认得你们。我是怕你们看到娘的样子会难过,一直在请大夫给她老人家看病。四弟在战场上受了重伤,性格变得孤僻不说话,我让他和娘住在一块养病,没什么大碍。你们少忧心些,管好自己的事就行,大哥这边自有分寸。”
三老爷奇道:“到底是我们的娘和弟弟,他们病了,我们怎么能坐视不管?我认识不少专治奇病的名医修士,让他们来瞧瞧,没准能看出些什么?特别是四弟,十岁就在兵营里磨砺,这么多年没见,去年突然回府,他现在也有二十四五,还没娶亲。若病的不算严重,咱们做哥哥的,要帮他找个贤妻照顾他才是。”
“行了行了,我难道就不认识名医修士,不知道给四弟找贤妻,让他成家,他们就只是你们的亲人,就不是我的了?”傅正礼没了耐性道:“你们要都闲着,就帮我想想滁州的饥荒怎么办?老二,你帮我召集滁州大小官员,以我的名义,给他们下帖子,打紧赈灾要紧。还有你老三,你多出点银子运米粮,过几日就和你大嫂施粥布膳。”
这样一说,两人都无话接口了。
日期:2013-09-05 08:49:05
第十四回 学究谈童试 诉心带双敲
安顿完族亲车马后,天色也暗下了,远处屋脊、树梢、地面白皑皑地铺上了一层寒霜,朔风凛凛,侵肌裂骨。霍氏看着纷纷扬扬的雪花,拢紧手上的金刚佛陀手炉,转过迂折回廊,向外院书房走去。
路上,陈丰家的边道:“二太太送了只赤金的镯子,宴席到一半,去了六小姐的院子,两人聊了会,送二太太出来时,睿表少爷正好去给六小姐送礼,被二太太拦住训斥几句,还撞伤了眼睛。二叔婆赶到,和二太太争执了几句。”停了停话,看霍氏脸色,才道:“瞧睿表少爷的意思,许是相中六小姐了。”
霍氏停下脚,皱了皱眉,倒也没说什么。
陈丰家的心里暗忖,以前口口声声说要娶大小姐,不过一试,转脸就看上六小姐,这样的人,府里哪个小姐配给他都倒霉,只委屈了六小姐,那样好的相貌。
到了书房,几个小厮站在门外,霍氏让他们不要通禀,静静的立在外面。
傅正礼和两位弟弟在商量赈灾的事,“……上头的折子下来,过几日有位总都督前来赈灾,你们尽快把手头事办妥。”
二老爷、三老爷爽快应了。
三老爷突然问道:“景荣的病怎么样了?前些日子给我捎书来,说就快好了,今日宴席没见到他,要不过会我们去看看他吧?”
傅正礼道:“请了宫里头的御医,他年纪虽轻,医术却不错,景荣的病一日比一日好了,没什么大碍。他是晚辈,怎好要你们做叔叔的去看他,过些日子吧,等他病好了,我要他亲自去给你们请安。”
三老爷缄默不语,二老爷却沉着脸,这院子里,老夫人和四弟在养病,景荣突然大病一场,偏偏一个都不让见,弄得兄弟间除了衙门的公务,家事都插不上话。
气氛又陷僵硬,这已经不知是第几回了。
日期:2013-09-05 10:36:33
恰巧霍氏进屋化解了尴尬,她在门外听了会,看情形才走进来道:“老二、老三,怎么没带几个孩子过来,下个月我生辰,到时候都带过来我见见,怪想他们的。”
二老爷、三老爷站起来,喊了声:“大嫂。”三老爷笑道:“孩子年纪小,晕船,这回就没抱来,下月大嫂生辰,肯定带过来。”
霍氏要他们坐下,转身坐在铺着金心绿缎坐褥的太师椅上,对三老爷笑道:“许多日子不见,看你这样子,倒沉稳了不少。”
三老爷傅正端二十八岁才娶妻,三太太窦氏还是霍氏娘家人介绍的,进门有三年,去年添了个小子,如今两夫妻如胶似漆,傅正端爱玩的性子也收敛了。这门姻缘,三老爷惦记在心里,一直对霍氏心存感激。
“多亏大嫂帮忙,娶了淑瑾,是我的福气,这两年真是累着她管理内宅,我也好在外闯荡。”三老爷毫不避讳的笑道。
霍氏大笑起来:“瞧瞧,都晓得心疼人了,淑瑾听了,只怕要高兴的几晚睡不着。你们两夫妻过的好就好。”笑着笑着,见一旁的二老爷不说话,转眼问道:“景恭和景冲这两个孩子进学怎么样了?特别是景恭,快十四了,马上又到童生试,可得抓紧了。”
二老爷扫过不快,见是大嫂问话,满面笑道:“《诗经》、《千家诗》学完了,在学四书五经,听先生说,景恭诗文学的不错,我看童试应该好过。”
傅正礼听了,不紧不慢的道:“虽说诗文要紧,但科举考试并不全考诗文,也当多花些力气在文章上,只是先把四书五经一气讲明背熟,才是最要紧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