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道殇歌》
第3节

作者: 混在巴黎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知道小军怎么处理的,两天后肖海来了我的宿舍,他脸上的伤还没好,被我暖瓶砸得一片淤青。

  不知道你跟军哥的关系,那天咱们都是误会。肖海说的一脸真诚,我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是军哥留的医药费,我要退给他他不让,今天给你拿来了。
  给你你就拿着嘛,那天我下手够重,不好意思啊。
  哈哈,没事,我自找的,说实话以前没看出来,你是个人物,凌立,你要愿意,咱们做兄弟。肖海说的大大咧咧,我不讨厌他,这个人看起来一身江湖气,毫不做作。
  以后在学校还要你罩着我啊。我笑着说,
  哈哈,你别玩我了,你那么深的背景,能瞧得上我就行,走咱喝酒去,我拿这钱请你。
  走吧。
  一顿酒让我俩真成了兄弟。

  几天后学校放了寒假,我跟燕子依依惜别,家里要带她去河北老家过年。燕子哭的一把鼻涕,让我天天一定想着她。我说你们老家思想不算太落后把,别再给你包办了婚姻不回来了。她破涕为笑,像朵带雨的花。
  肖海家在学校附近,他让我去他家住一晚再走。他家住的是市郊的平房,简陋却宽敞。父母早就管不了他,留了一间偏房随他折腾。我俩买了白酒和烧鸡,他去厨房用醋拌了黄瓜,边吃边喝我俩聊了一夜。
  凌立你这两年怎么不声不响呢,小军那次可跟我说,你初中就混社会了。
  哪啊,那时候瞎玩,没什么名堂。
  小军这样的给你办事还没名堂,你的起点可够高的。

  你不是也牛的狠吗,十三太保阿。我说得有点嘲笑的意思,我觉得这样的外号很傻,虽然在当时很是流行。
  算了,别提了,我十四就被他们拉着拜了把子,我们老大叫谢长征,在钢厂上班,后来被开除了。其他的人都是钢厂那片的,就我一个学生。当时觉得很有面子,认识社会上的人啊,后来发现他老利用我,打架让我从学校找学生凑数,缺钱了让我在学生里给他凑钱,有时候还让我给他介绍女孩认识。我的事儿他们根本不上心,最多有时候来学校门口站上一排,算是给我撑撑门面。唉,跟他们越混越没意思。

  我说小军找你你的人没管呢。
  那不一样,小军在社会上什么层次,跟谢长征说了他也管不了。再说军哥办事我也佩服,那天他说话句句在理还给我留了面子,最后还留了钱,这我当时真没想到。对了,你是怎么跟他混上的。
  我不跟他混,他是我朋友的朋友。
  你朋友是谁。
  冯彪。

  肖海脸上表情复杂,自己猛地灌了口酒。
  没发说了,凌立,我以后彻底跟你混了,你路子太野。
  冯彪是我初中同学,以前在一起玩, 这两年分开了, 我只知道他混社会,具体情况不太了解。
  你不了解, 我了解得可太多了,他绝对是我的偶像。道上说冯彪最讲义气,以前陈广有个小弟偷东西越了界,被东门的黄老八扣了,陈广不管。冯彪那时候也是小弟,跟被扣的那个关系不错。他一个人去了东门要人,当着黄老八一伙自己在左腿上连捅三刀,接着要捅右腿,黄老八亲自拦了,把他送了医院。以后黄老八见人就说,道上年轻一辈,他就服冯彪。后来冯彪的名头越来越响,连大名鼎鼎的小军也跟了他。有段时间陈广抢地盘得罪了黄老八和西关的大头,陈广找了中间人出来谈合,黄老八和大头都没追究,但他们说,不追究不是因为陈广,他们看得是冯彪的面子。草,我太服了,年龄差不多,人家冯彪能混到这个层次。

  肖海酒下的快,我俩一人一瓶散装白酒他先见了底。喝了酒他豪情大发,跟我细数道上风流人物。他提到了很多社会大哥,有的我知道有的没听过,冯彪在他眼里也是大哥级别,不知道他从哪里得到了那么多的消息,冯彪的事迹他讲了一个钟头,好像在讲一个相识多年的老友。
  天快亮时肖海沉沉睡去,我却久久不能入眠,肖海讲述的冯彪让我唏嘘不已。一阵头疼我努力的闭上眼,脑子里出现初中和冯彪打球抽烟的情景,那时候的他少年轻狂,纯真犹在。
  冯彪跟我16岁分开,花季的年华在刀尖上度过,换来了江湖上的众人膜拜。
  日期:2012-09-15 15:16:13
  我回到家时天还没黑透,昏黄的街灯照出曲折的巷,巷的尽头就是我家。

  我的归来父母很意外,每次回家我都不打招呼。母亲默默地准备着饭菜,父亲打开破橱门拿出白酒,那个橱里面曾经藏着儿时美味的点心。母亲唠叨说父亲晚饭刚喝了酒,父亲憨憨一笑说儿子回来我再陪着喝点。饭菜是白菜豆腐和豆角炒肉,配上两盅香喷喷的白酒,我狼吞虎咽。饭后突然来了困意, 家的放松感渗入骨髓,在外的乏累一股脑涌了出来, 我一头扑进那张母亲刚换了新被褥的铁床,沉沉睡去。母亲的饭菜和家里的铁床是无法复制的幸福,直到98年底巷子拆迁母亲病故,这种幸福成了回忆。

  春节跟往年一样如期而至,我已过了盼着穿新衣放鞭炮的年龄,但当浓浓的年味飘进小巷的羊肠小道,我也忍不住走出了家门。一群挨家要糖的孩子从我面前呼啸而过,远处巷口的鞭炮声此起彼伏。92年的人们一如既往,拜年放炮,猜谜挑灯,乐此不疲。
  大年初一拜年我见到了久违的杨天顺,他大我整十岁,是我小时候巷子里的孩子王。杨天顺十几岁就混社会,我上小学时他曾在道上呼风唤雨。1983年辽宁的二王案震惊全国,在北戴河疗养的邓小平发出指令,从重从快严打犯罪。庞大的国家机器横扫全国,杨天顺和他的弟兄也没能幸免。88年出狱他开了个饭店,江湖的事情再不沾染。上初三那年我到他饭店吃饭,那时的我烟不离手走路驼背,一身痞气放荡不羁。他走过来唠唠叨叨,说年纪轻轻别不学好,哥们义气害人害己。我那时相当不屑一顾。

  杨天顺如今明显发了福,阔气的灰西装不系扣,露出突起的肚子。长发整齐的拢在脑后, 耳旁一条暗疤流出昔日的沧桑。
  哈哈,小立啊。他热情地打着招呼。
  天顺哥,过年好。
  过年好过年好,哈哈,高了也壮了啊。
  呵呵,你也胖了,大老板一样。
  今年十几了。

  周岁19了。
  我说呢,大人了。大年初三没事来我饭店喝点,我再叫上几个咱街上的青年。
  行啊,天顺哥,初三一定去。
  杨天顺的饭店开在东门,门口一条马路横跨东西。
  初三中午我来到饭店,巷里的几个青年已经围了一桌。都是些从小玩起来的伙伴,大家热情的打着招呼。杨天顺的饭店经营的挺火,在我们巷子他算是先富起来的一个。酒桌上他年龄最大,满桌的人都给他敬酒,喝高了的杨天顺打开了话匣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