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发财不得不读的一本书:胡雪岩经商的智慧》
第23节作者:
京城说书匠 日期:2014-05-17 09:42:06
俗话说:“明规则制定者处于庙堂之高,潜规则制定者则处于江湖之远。 ”而在当时的中国,就有这么一群“曾经改变中国利益划分格局的潜规则制定者”们,我们称其为——“漕帮”。
没有人说得清楚漕帮诞生的时间,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帮派的力量。在当时的中国,这个由管理漕运的官僚、征收漕粮的各省官员以及“旗丁”(承担漕运任务的军人)、水手组成的巨大的利益集团,有几十万人之多。
除了这直属的几十万“部队”外,因为这条漕运还带动了许多城市的繁荣,以至于在这条运河两岸,上到茶馆、酒楼、旅店漫天遍地;下到百姓摆摊、搬运糊口的人数不胜数;而其他“特殊人士”,那些小偷、**们,也要来这里分一杯残羹;以至于到了最后,伴随着这条运河,形成了无数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而涉及的人口,更有数千万人之多。
这么多的人,他们形成的力量不言而喻。虽然清朝初期的时候,漕帮还处于一种半灰色的尴尬地位;但是等到了雍正朝,漕帮取得了合法的地位,随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等到了乾隆王朝,漕帮的势力已经如日中天,甚至连紫禁城也对其无可奈何,以至于民间出现了“乾隆入帮”的传说。
即使到了民国,随着海运兴起、漕运没落,漕帮也彻底衰落了下去。但是,后来这些人以上海为依托,组成了一个新的帮派,史称“青帮”。要知道,后世的上海“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同盟会的陈其美、蒋中正等人,都是这个门派的佼佼者。
这么一个强手云集、繁荣鼎盛的门派,莫说一个小小的王有龄,就连那紫禁城中的天下之主道光皇帝也要给漕帮“三分薄面”。
可见,如果没有胡雪岩的帮助,那么王有龄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日期:2014-05-17 09:42:40
结交漕帮
因为是新官上任,所以王有龄想烧一回“三把火”,但是海运这件事情,他毕竟不是内行,也不敢轻易得罪漕帮。所以为了不让自己下岗,他想到了胡雪岩,向他求救。
话虽如此,但是胡雪岩也并非个中专家,所以他也没辙,但是朋友已经找上门来了,他是必须要帮忙的。何况,现在的王有龄与胡雪岩,那是一个利益的共同体。
要知道,胡雪岩这个人本来就机智聪明,做事更是果断敢当(借银子),再加上这些年在社会上不断地历练,所以对于这件事情,胡雪岩分析得条理清晰。
胡雪岩对王有龄说道:“如今到处皆有叛乱,走陆路无疑是找死,所以一定要走水路,也一定要让漕帮那些人帮忙,更不能得罪他们,还要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至于粮食的问题,如今兵荒马乱,所有的粮食都在歉收,这一时之间,我们很难收到足够的粮食交差,但是漕帮那些人,他们肯定囤积了不少的粮食,足够我们应付之用;不仅如此,漕帮与粮商的关系也非同一般,如果请他们帮忙买粮,必能事半功倍;反之,如果与漕帮为敌,他们必将从中作梗,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麻烦。”
听完胡雪岩这番分析后,王有龄彻底傻眼了!虽然他知道了这件事情的症结所在,但是自己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根本就与漕帮一点儿关系也没有,而且漕帮就是一群黑社会,如今你毁坏了人家的利益,砸了人家的饭碗,你还上门找人家去?这要是脾气好的,直接找你吃饭去,这要是脾气差的,直接拿刀剁你全家!
总之就是一句话,如果王有龄这种“海关官员”去求见漕帮,必将引起双方的争执,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闹你个七荤八素、誓不罢休。
看见王有龄面有难色,胡雪岩立刻知道了他的难处,于是他笑着说道:“大哥不用担心,如果您不介意的话,交给小弟即可,一切都包在我的身上。”
虽然胡雪岩的一番话信心十足,但是这依旧没有让王有龄放心。毕竟胡雪岩只是一个小角色,面对这么一位钱庄的小老板,威震天下的漕帮领袖们能够赏脸吗?
话虽如此,但是王有龄思前想后,也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所以到了最后,他只能让胡雪岩去处理了。
就这样,带着王有龄无限的期待,胡雪岩去找漕帮办事情去了。
中国有一句老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既然在王有龄那里夸下了海口,胡雪岩就势必对漕帮的底细摸个明明白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