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做一个成功的富二代》
第12节作者:
南门太守
现在,孙策死了,解除了后顾之忧,曹操可以放手和袁绍大干一场,他的兴奋之情难以言表。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竟然想借机讨伐江东(曹公闻策薨,欲因丧伐吴)。曹操就此征询张纮的意见,张纮劝曹操不要这么做。
张纮的理由是乘人之丧不符合道义,如果不能得手,反而结下仇恨(乘人之丧,既非古义,若其不克,成雠弃好)。张纮劝曹操不如厚遇孙氏。曹操听从了张纮的意见,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孙权为讨虏将军,仍兼任会稽郡太守。
诏令特别强调,孙权平时须驻扎在吴县(屯吴),这是提醒江东的新主人,必须守规矩,没有命令,不得随意到外面抢地盘。
张纮一直想回江东,曹操想了想,干脆任命他为会稽东部都尉,让他回去。《三国志》认为,曹操之所以放张纮回去,是想让他影响孙权,让孙权彻底臣服(辅权内附)。
其实,曹操此时想举兵伐吴是做不到的,不是张纮或者孙权不同意,而是袁绍不让他这么做。袁绍此次倾尽精锐南下,曹操只得把能调动的人马全部压上,即使这样,人数上也处于劣势。
双方决战开始以来,尽管绪战阶段曹操打了两次胜仗,但依然改变不了敌强我弱的格局,曹操目前很被动,别说兴兵讨伐江东,就是分出一支人马去防备江东方向可能发起的攻击,也是相当吃力。
曹操能做到的,或许是下令陈登在广陵郡方向发起主动进攻,但以陈登目前的情况,还不具备渡江作战的实力。所以,曹操打算进攻江东的话,可能只是故意放出来的风,目的是向孙权施压。
张纮回到江东,孙权此时在吴县,周瑜已赶到了这里。
周瑜听到消息来奔丧,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来了所部人马(将兵赴丧),到达吴县后,孙权让周瑜继续担任中护军,让张昭继续担任长史,一武一文,共同辅佐。
大概直到这个时候,孙权才认真思考自己肩上已放上了多么重的一付担子,对于只有十八岁的他来说,能不能挑起这付担子,心里其实并没有多少底,而更多的人则在观望着。
日期:2014-04-17 10:54:16
□连载013 第二章 挑起千钧重担
1、左膀右臂(上)
孙坚和孙策实行的是强人统治,手下固然有不少精兵强将,大家都以他们二人为核心,可一旦风云有变,核心没了,这支队伍有瞬间分崩离析的可能,孙坚死后数万人马顷刻间被袁术轻易吞并,就是前例。
张昭劝孙权节哀时曾说现在的形势很严峻,从内部看心里有想法的人正跃跃欲试,从外部看想借机发难的敌人不在少数(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三国志》进一步分析了当时江东的内部形势,认为各郡县虽然初步平定,但很多地方的统治并不稳固,州郡遍布英豪,个个不是省油的灯,一部分已经归顺的人此刻也在思量着另起炉灶,和孙权并没有形成稳固的君臣关系(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三国志》说,孙权接班时孙氏集团掌握了五个郡,这五个郡都在江南,分别是会稽郡、吴郡、丹阳郡、豫章郡、庐陵郡(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其中的庐陵郡是由豫章郡中分出的一个郡。这五个郡的太守分别是:会稽郡太守孙权兼任,丹阳郡太守吴景,豫章郡太守孙贲,庐江郡太守李术。
其实,还有一个郡目前也在孙氏集团控制之内,这就是江北的庐江郡,孙策攻克皖城后所设,太守是孙辅。
要论地盘,确实现在已经不小了,但孙策依靠武力手段平定江东,杀伐无数,被杀者中不乏地方大族、豪强,这些人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他们的支持者有的隐没于民间,暂不发声,但复仇之心未死;有的表面合作,可内心并不情愿。孙策遭遇意外虽然有一定偶然性,但树敌太多也隐含着这个意外实出必然。
曹操、陈登、刘表、黄祖等外部强敌此时也无不想趁隙相攻,曹操虽然无法分身,但他不会毫无作为,只要这边有一线机会,曹操就会抓住大作文章。刘表和黄祖的总体实力不亚于曹操,如果主动发难,江东的西面将面临巨大压力。
现在,不管外部敌人还是江东的内部,不少人都在盯着孙权看,如果头几脚踢不好,恐怕就有失会控制的危险。
按照朝廷的诏书,办完兄长的丧事孙权便留在吴县,张昭和周瑜给了他极大帮助,作为孙策临终前指定的“辅臣”,他们二人都真心实意地愿意帮助孙权渡过难关(委心而服)。
张昭以讨逆将军府长史的身份向各郡下发文告,要求大家奉令行事,不得妄动,维护地方的稳定。张昭年纪比孙权大得多,孙策生前以师友之礼待之,孙权就待张昭以师傅,称呼他为张公。
周瑜以中护军的身份也留在了吴县,他手下有一支从巴丘带来的人马,在当前的形势下,这一点显得格外重要。
在张昭、周瑜的倾力相助下,各郡县基本保持了平静,没有发生大的动乱。
除张昭和周瑜外,张纮也是孙权的最重要的助手。张纮回到江东,有些人劝孙权说他曾经接受过曹操的任命,不一定可靠(或以纮本受北任,嫌其志趣不止于此),孙权对此毫不介意。
张纮的职务是会稽郡东部尉,上任不久,便被孙权召回,孙权认为会稽郡东部没有多少事,张纮在那里纯属浪费,于是让他回来协助自己处理军政事务,会稽郡东部事务予以遥领(以东部少事,命纮居守,遥领所职)。
《吴书》记载,孙权刚刚接班,年龄还小,而外方多难,母亲吴夫人感到很忧心(权初承统,春秋方富,太夫人以方外多难,深怀忧劳),她多次以谦逊、感激的言辞嘱咐张纮对孙权尽心辅佐(数有优令辞谢),张纮每次都以书面形式给予答谢回复,并不断反省自己。
张纮参与孙权的重要决策,遇到特殊事情和秘密决议,需要章表信函,或者与四方人士交结,孙权都让张纮和张昭来撰写(每有异事密计及章表书记,与四方交结,常令纮与张昭草创撰作)。
孙权称张昭为张公,称部下其他人都呼其字,对张纮则是另一个例外,每次称呼他都叫东部,显示出亲切和尊重。
百事待举,让孙权常感到人才的重要,尤其是一流的人才。这时,周瑜给他推荐了一个人,让孙权大为满意,这个人就是鲁肃。
鲁肃字子敬,《三国志》说他是临淮东城人。东汉没有临淮郡或临淮国,此处的临淮不知何指,不过却有东城县。东城县在扬州刺史部的九江郡与徐州刺史部的广陵郡交界处,属于广陵郡,一般认为此地在今安徽省定远县附近。
鲁肃小的时候父亲去逝,由祖母养大,他们家很富有,是当地有名的大财主。
鲁肃乐善好施,经常大散家财,甚至把地卖了,以赈济穷人,他好结交朋友,在地方上很有影响力。据《吴书》记载,鲁肃身材魁梧,相貌出众(体貌魁奇),他不是一个文弱书生,而精于奇谋,又擅长骑马射箭,经常召集一帮年轻人到山中狩猎,其实是搞军事操练,借狩猎演兵习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