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埋没的圣人:看低调的他如何PK掉百王,开创盛世,竟堪称圣人》
第28节作者:
浪迹zty 日期:2014-05-27 18:07:27
刘恒当时是怎么回复送千里马的那位仁兄的呢?他是不是说,妈蛋,好久没吃过马肉火锅了,谢谢哦!非也,那样“二”的话只有我这种人才会说,刘恒断然拒绝接受上贡的千里马,其原因稍微有点儿不靠谱,说是自己要千里马压根没用。
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师行日三十里。朕乘千里马,独先安之?(《资治通鉴》《汉纪五》)
恒哥我的车队相当气派,饰有羽毛、绣有鸾鸟的红色旗帜在前,随从车队在后,条件好一日可以走五十里,有军队随行一日走三十里。我个人骑着千里马,独自策马扬鞭,跑在千里到哪里去呢?况且我这么大个领导,一个人跑在前头也不怎么合适,万一有人绑架我呢?相信后面这点刘恒在心里也曾默默考虑过。
于是,刘恒下令将千里马退还,并赏给献马那人路费。不仅如此,这位勤政爱民的青年天子还就此下诏:“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恒哥我不接受你们上贡的礼品,你们就不要挖口心思来巴结我了。
刘恒此举,不论出自何种目的,都是值得赞许的。因为他下令“四方毋求来献”,下级官吏就不会为筹备贡品而剥削百姓,这无疑是安抚百姓的上策。只是有一点,他说千里马对他没什么用,我不敢苟同,至少你可以找块完全的地儿,利用工作之余,和你的漪房妹妹策马扬鞭,共享人世繁华嘛!
日期:2014-05-27 22:19:26
此事过后,刘恒已经逐渐熟悉国家大事,于是积极与朝中股肱大臣商议政事。一日上朝,刘恒问右丞相周勃,说:“勃叔啊,咱们国家一年审理多少件案子啊?”
周勃估计先是一愣,心想领导怎么问这种问题,我压根就不知道啊!于是如实以答。
刘恒又问:“勃叔,那一年的钱粮收支有多少?”
周勃仍然不知道,又惶恐又惭愧,生怕领导骂他是块废物点心,所以急得汗流浃背。
刘恒毕竟新即皇帝大位,有些工作上的事情不是十分明白,见周勃一问三不知,于是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比周勃更有政治才能,在这方面他算是元老级别的人物,虽然这位仁兄也答不上刘恒所提的问题,但他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刘恒:“这些自有主管的人,恒哥你就不要问我了!”
刘恒问:“这些主管的人都是谁?”看来他是真不怎么熟悉政务,也只能委婉地说成已逐渐熟悉,这些主管的领导连我都知道,而身为皇帝的刘恒却要问陈平。
陈平说:“恒哥如果要了解审判案件,可以询问廷尉;要了解钱粮的收支,可以询问治粟内史。”
刘恒似乎有点面子上挂不住,他以尊者的口吻询问陈平工作上的事,而陈平反过来教他怎样了解工作情况。于是,刘恒貌似有点儿不服气地问陈平:“如果各有主事的人,平叔你又干些什么?你好歹也是个丞相,总不能尽让下属做事,自己却在办公室玩微信、刷微博吧。”
陈平义正言辞地说:“老陈我今天冒死回答!恒哥不知我才能平庸,让我和勃哥一起担任了总理(丞相)的重任。作为总理,对上该辅佐太子调理阴阳,顺应四时;对下哺育万物适时生长;对外镇抚四夷和诸侯;对内爱护团结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尽其职。”
陈平的意思是说,丞相应该在宏观上管理国家,不能不论大事小事都去管一管,那样就算是佛祖也忙不过来。如果丞相什么事都要插一手,那么还需要百官干什么呢?丞相的主要职责就是管理百官,在重大事件上提出可行的建议辅佐皇帝,使百官各善其职便可治理好国家。刘恒毕竟是个聪明人,尽管他在起初不甚熟悉政务,但听完陈平的这番慷慨陈词,深以为其所说在理。
站在一旁的周勃甚为惭愧,退朝后他埋怨陈平,说:“老陈平时就是不教我怎么回答恒哥的问题!”
陈平大笑:“勃哥你身居右丞相之位,难道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范围?哈哈,勃哥你实在太有意思了,假如恒哥哪天问你长安城内盗贼的数量,难道你也准备勉强回答吗?”
周勃闻言,更为惭愧,自以为不如陈平甚远。
日期:2014-05-28 17:29:32
在这以后,有人对周勃说:“勃哥诛杀吕氏,拥护恒哥即位,功震天下,赏赐颇多,地位尊贵,长此以往必将祸及自身。”
周勃听到这话惶恐不安,加上他自以为不如陈平,居右丞相尊位很是羞愧,于是称病辞相位。刘恒没有异议,便免去周勃的右丞相之位,让陈平一人独立为相。
周勃此位让贤,虽然有担心“盛极必衰”的成分在内,但也多少包含几分自己才能不足陈平而位居其上的惭愧。至于这两者所占的比重谁更大,因为没有特别可靠的史实依据,我也不好轻易断言。不过我以为前者所占的比重更大。
汉文帝二年十月(公元前一七八年),一代名相陈平去世,享年不是很清楚,应该不低于五十岁吧。陈平死后,刘恒再次任命周勃为丞相,而史书上竟然没见周勃辞让。如果说周勃主要是担心“盛极必衰”而辞退的相位,那么他为什么要接受刘恒的再次任命?而且周勃最后罢相,也不是他主动辞退的相位,而是刘恒暗示他辞位的。这是否可以推翻我之前的结论?
未必。人类是善变的高级动物,由人类活动构成的历史也是复杂的,谁能保证周勃在这两年中内心世界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在写历史时,往往理直气壮地的下结论,其实不论构思一套多么严密的逻辑,它所证明的东西也未必是事实。这也许就是历史研究者的无奈之处。然而也正是因为有此无奈,才能够激发我们的思考,活跃我们的思维,并从中悟出些许道理。
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你能想象一个没有无奈的人生吗?你不觉得那样的人生缺少点什么?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