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沉浮(一个农村老太的坎坷一生)》
第1节

作者: 茹沉
收藏本书TXT下载
  序言
  这是个地地道道底层农民的故事!作者的亲身经历、耳濡目染、发生在作者身边的人和事,底层农民勤劳、朴实、善良、与事无争,任劳任怨的在土里刨食,勤勤恳恳的耕耘,老老实实的做人,上帝并没有怜惜他们,灾难与不幸总是降临到那些老实本分的善良人头上,他们又是那样的不堪一击,痛苦的挣扎着在逆境中煎熬,、也揭示了他们的另一面,贫穷落后,愚昧守旧,井底之蛙的思想观念,束缚着他们停滞不前。遇到逆境,他们总是唉声叹气的埋怨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描述了她一生的喜怒哀乐,沉沉浮浮的场景,作者有一个快乐阳光的童年,一个暗淡无光,充满危机的青少年,结婚以后,更是雪上加霜,使她的人生路走到了最低谷,一步一泥泞,步步维艰。作者到了中年时来运转,改革开放的春风刮遍了大地,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底层农民也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甜头,苦日子终于熬出了头,彻底告别了贫穷,作者对命运也有了新的认识,改革开放以后,有多少人发家致富,有多少创业者前赴后继,又有多少人才脱颖而出,作者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苦难并不全是命运的安排,有很多的外来因素在冥冥之中操纵着命运,操纵命运的外来精灵又是什么?她当时很迷茫,怎么也理不出个头绪来,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经过她多年认真执着的探索后,作者到了花甲之年,对命运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她发现一个人的命运与家运、国运、天灾人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命”“运”这对困扰作者一生的幽灵,拨开了层层迷雾,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日期:2014-05-13 13:40:08
  第一章
  (1)生母去世
  母亲去世,我还不满三岁,母亲平躺在屋内中央,脸上盖着黄纸,奶奶一边拉着风箱做饭一边叫着我的乳名:“沉沉,你没娘了。”没娘的含意,在我幼小的心灵还非常陌生,我说娘睡觉觉儿。奶奶看着年幼无知的我,伤心的哭起来,可怜的孩子,苦了你了。

  我小时侯听外婆讲,母亲和父亲的婚姻是战争促成的,外婆家住在汶河北岸南夏辉村,方圆几十里,就是外婆村有划船摆渡的,也是过汶河的必经之路。外公在南夏辉南北街面上开了一家店铺,那几年过往的军队特别多,有些当兵的很野蛮,吃了饭不给饭钱,还动手打人,街西面那家店铺的姑娘,被当兵的糟踏跳河死了,女儿的不幸姑娘的母亲受不了打击一病不起,外公看着世道这么乱。那时侯母亲虽然还末成年,也长成一个少女了,经媒人撮合,在北庄子村给母亲找了门婆家,男孩正在上学与母亲同岁,那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父亲。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年月,外婆把母亲打扮成男孩模样,送到父亲家,母亲换上女儿妆和父亲成了亲,就这样母亲从一个末成年少女变成一个小媳妇。

  母亲和父亲成亲后,战争连年不断,又赶上三年大旱,蝗虫吃,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父亲的学业也维持不下去了,为了生计,父亲离家背乡,跟着熟人去了大连。父亲走后,母亲在婆家成了壮劳力,和爷爷一样下地劳动,锄草,收庄稼,爷爷推车,母亲就拉车,下地回来爷爷喝茶歇息,母亲就进厨房做饭,庄乡邻居都夸母亲能干,难得的好儿媳,母亲在婆家有干的没吃的,还有三个不懂事的小姑子,俗话说;小姑子多、是非窝,在那种黑暗的社会,恶劣的年景,封建愚昧的婆权礼教,压的母亲喘不过气来,奶奶的强势,姑姑们的不懂事,生母的日子可想而知。

  父亲去大连一去六年没回家,外公外婆看着母亲太苦了,也但心小夫妻俩分居太久了,父亲在外另娶,外公亲自找到爷爷,催着父亲回家,爷爷这才给父亲捎信,不久父亲回来了,父亲在家母亲的日子好了些,有个说话的人了,就把她这几年受的苦,遭的罪向父亲诉说,父亲听了也很生气,给奶奶说:一样干活就得一样吃饭,不能再吃两样饭,有父亲在家,奶奶、姑姑们的行为收敛了些。
  1951年我出世了,又过了两年妹妹出世了,在那种封建愚昧的思想欢念支配下,认为女孩是累赘、赔钱货,生女孩都是媳妇的错,母亲连着生了两个女孩,奶奶又不喜了,天天阴着脸不高兴,外婆拿来看母亲月子的鸡蛋,奶奶挑了大个的都给大姑姑拿去了,母亲看在眼里,气在心里,母亲月子里刷碗,不小心摔碎了一摞碗,吓出了一身冷汗,奶奶更没好脸色了,从哪开始母亲吃饭没胃口,早先奶奶也没放在心上,日子久了母亲瘦的皮包骨头,到后来床也下不来了,奶奶这才感觉到病情严重,叫父亲推着母亲到处看病,经过几家医生的珍断,说我娘得的干疤病,什么是干疤病,我是听大人说的,奶奶这才慌了神,一切都晚了,干疤,干疤,紧七慢八,就是死的快了活七个月,死的慢了活八个月,那时侯中国刚解放,医疗条件还很差,母亲就这样撇下我和八个月的妹妹,带着无限的牵挂撒手归天了。

  日期:2014-05-13 13:50:34

  外公做媒给我找了后娘
  母亲死后妹妹抱给别人抚养,因为奶奶的厉煞名声在外,没有人肯上门给父亲说亲,父亲再婚就这样搁了几年,外公沉不住气了,忍下失去女儿的痛苦,放下对奶奶的怨恨,为了父亲他这个心上的女婿,外公亲自挂帅,说来了现在的后娘。外公做媒还得从叫后娘过节开始,外公和后娘的父亲是姑舅表兄弟,也就是我母亲的爷爷和后母的奶奶他(她)们是亲兄妹,有这层亲戚关系,叫后娘过节名正言顺,外公头一天叫来了后娘,第二天又去叫我,我太小去不了,父亲把我送过去,我们刚进门,外婆就犯病了,气官言憋的她上不来气,外婆断断续续口里念叨着,你要是老肖,就抱住这个针,(老肖、闺女嫁到婆家,用婆家姓称呼,父亲家姓肖,称呼母亲老肖),外婆手里拿着镜子,把针放在镜子上,镜子是斜放的,如果针从镜子上滑不下来,就是有阴魂伏身,针果然没从镜子上滑下来,外婆又上气不接下气的念叨,老肖别叫我难受,这时外公手里拿着几张黄纸,在外婆里屋烧了,外公就出去了。外屋里只剩下我、父亲、后娘、父亲做了一会也走了,这时侯外婆的病也好了,外婆说:生母的灵魂是我带进她家的,说母亲看着孩子亲跟着去了。外婆张罗着做饭,后娘也帮忙,吃饭的时侯我什么也不吃,一直哭着抓住后娘的衣襟不放,生怕后娘跑了似的,外婆说:你看这小妮子,和兰妮真有缘份,(兰妮是后娘的小名)。

  父亲和后娘这次见面,是外公特意安排的,虽然谁也没说话,父亲给后娘留下了很好的印像,对后来提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几天以后,外公就去后娘家提亲,无论外公怎么说,后娘的父亲就是不愿意女儿当填房,(死了媳妇再婚称填房)还有个孩子,两表兄弟因为提亲还摔了茶碗,外公很扫兴的走了,又隔了几天,外公第二次上门提亲,这次还是无功而返,两次没说成,外公也泄气了,隔了一年多,后娘提亲的不少,就是相不中,后娘到了十九岁成了大姑娘了,还是没找着合适的,外公鼓起勇气,又第三次上门提亲,这次后娘的家人态度没那么强硬了,缓和了口气说:想见见父亲,父亲到了后娘家,家里人一看父亲,中等的个头,端正的面容,言谈举止优雅,又问后娘,后娘愿意,亲事很快定下来了。(提亲这一段是听后娘说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