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沉浮(一个农村老太的坎坷一生)》
第20节

作者: 茹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5-28 20:54:11
  (8)盖屋
  分家一年整,丈夫慢慢接受了分家的事实,不在跟着他爹过了,分开家第二年秋天,我和丈夫商量,拆掉旧房子,翻盖新的,我们刚分家,什么都没有,分家几乎是净身出户,分给了我们几个吃饭的碗,几双筷子一口锅,还有我们结婚的那张旧床,这就是我们的全部家当,公公家也是穷的当当响,公公淹咸菜就买不起盐,那个年代是穷民政策,穷光荣是当时的形势。
  盖屋首先要做的事,先拖土坯,就是土和麦秸、倒上水活成泥,用铁锨端着倒进模子里,在用木板子摸平,在两手把模子一提,就成了湿泥坯,湿泥坯最怕下雨,我们怕什么就来什么。
  老天看着我的苦日子还没受够,我们的逆境还没到头,九九八十一难,缺一难也取不到真经,刚拖完湿泥坯,当天夜里就下起了瓢泼大雨,可以说多年不遇的大雨,下了整整一夜,拖了三天的湿泥坯,一夜之间、给淋了个稀巴烂,晴了天我们把淋坏的湿泥坯,弄在一起活成泥,又拖了第二次,第二次拖的湿泥坯,晒了两天,又下起了大雨,把第二次拖的湿泥坯又淋坏了,晴了天又和上次一样,把淋坏了的湿泥坯,在弄在一起活成泥,又拖了第三次,这次还好,刮了一天一夜的大西北风,可把老天刮晴了,可是降温了,第三次拖的湿泥坯,虽然有些冻皮,但是还能用。

  日期:2014-05-28 20:56:17
  也是那一年,我喂了头猪,有一天中午收工回家,我整好猪食,让大女儿看着喂猪,我去村外挑水,我挑着两桶水刚进家,看见大女儿哭的象泪人一样,一问才知道,我刚走了一小会,这头猪没把小孩子放在眼里,它向四下里一看我不在,撒腿就跑了,我放下水挑子,赶快去找,这头猪出了牢笼,象放风一样,怎么也不肯回来,它在前面跑,我就在后面追,追了很大一会儿,它跑累了,趴下不动了,我也累的气喘吁吁,怎么拖也拉不动它,回去找了几个邻居帮忙,才把这个畜生抬回家。有了这次教训,以后不叫小孩子喂猪了。

  日期:2014-05-28 20:58:06
  本指望这头猪长大养肥,盖屋给帮点忙,没想到这个畜生、还没等到它长大养肥去屠宰厂报道,它就提前得病呜呼了。我是靠山、山倒,靠河、河干,在这种情况下,实在是没办法,日子还要过,我们的路还要往前走,我和丈夫经过多方面的努力,终于盖起来三间土坯墙瓦房,我们虽然不容易,但是很欣慰,因为这是我和丈夫、第一次的劳动成果
  日期:2014-05-28 21:02:07
  (9)防震

  1976年唐山那次大地震,那天晚上,我们这里也感觉到了大地晃动,生产队响起了钟声,把人们从睡梦中惊醒,都跑出家门问究竟,隔了几天才听说、是唐山发生了大地震,砸死了很多人,祥细情况都不清楚。
  也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消息,说中国今年三个震区,唐山、山西、山东、唐山已经应验了,我们山东也开始防震,正好是热天,家家户户都在街上搭起了地铺,村里每天晚上有站岗的人,防了一段时间,山西又地震了,三个震区应验了两个了,只剩下我们山东还没发生,闹的是人心慌慌。
  日期:2014-05-28 21:04:13
  有人传说:地震就是天塌地陷,按旧社会迷信的说法,死国家领袖,有人说:日本天皇死的那一年,日本发生了毁灭性的大地震,日本那次地震,正是中午生火做饭的时侯,地震、震断了煤气管子,引起了大火蔓延,又有特级大风助威,大风刮的人象皮球一样,抛在天空,又摔在地下,摔死的人不少,火借风力、风借火威、两股大火迅速扩散,烧的人心滴血,都聚在一座大桥上,外面的人拼命往里挤,把那些老幼残疾,踩死的、挤死的、挤到河里淹死的、惨不忍睹,地震砸死了一部分人,大风刮的摔死了一部分人,大火烧死了一部分人,在桥上踩死的、挤死的、压死的、挤到河里淹死的,不计其数太多了,大火烧光了所有的东西,烤死了一部分人,大火耗尽了空气中的氧,又室息憋死了老多人,那次日本震区活下来的人,简直是寥寥无几。听到这些消息,吓的毛骨悚然,就象人们的末日到了似的。

  日期:2014-05-28 21:06:50
  我们在外面搭地铺、防地震、熬过了炎热的夏天,迎来了凉爽的秋天,一年一季的秋忙季节来到了,才解除了防震。也是那一年,我也记不清什么时侯,小广播喇叭里传来了、周总理去世的噩耗,人们都很难过,我又忘记了什么时侯,小广播喇叭又传来了***下世的消息,人们都很悲伤,一年死了两个主要国家领导人,今后的路、人们不知道能走向何方
  有一天大队召开全体群众会,念了国家文件,大体意思就是四人邦垮台了,我们这些底层农民听了文件,也不明白四人邦垮台、对我们农民意味着什么。
  日期:2014-05-28 21:08:54

  文化大**结束了,国家恢复了高考,三弟考上了高中,小妹和大女儿也都上了小学,国家开始走向正规化,知青开始返城,知识分子各操旧业,当权派也从他们的厄运中走了出来,落实了政策平了反,我们这些平民百姓,绷紧的神经也放松了。
  文化大**虽然贫下中农没有挨批斗,但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运动,搞的人心慌慌、穷困潦倒,穷日子过怕了,都盼望国家的好政策赶快来临。
  日期:2014-05-28 21:11:39
  第四章、
  (1)儿子降世、时来运转
  1979年,也是我二十九岁那年,我又怀上了第三个孩子,那个时侯的农村人,思想观念还很陈旧,养儿防老送终、续香火、撑门户、都是男孩子的责任,女孩子上不了台面,对男孩子的期望值很高,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农村人的心灵深处根深蒂固,那个时侯计划生育还不怎么严,提倡一对夫妻一对孩,我们没有男孩子不甘心,自从怀上第三个孩子,我的心情就象七、八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担心在生个女孩,还不知道丈夫是个什么样子里,丈夫是那种重男轻女的典形人。我天天在担心、等待、盼望中熬日子。

  终于熬到分娩的时刻,我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忍受着分娩阵疼的痛苦,等待儿子的降生,如果再生个小三妮,我们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我忍受着疼痛,默默的祷告苍天,可怜可怜我这个苦命人,随着婴儿的一声啼哭,牵动了全家人的心,接生婆一看是个男孩,扯开嗓门的喊着丈夫的名子,宝成,有养老送终的了!丈夫和二妹赶快跑过去、看看是不是真的,这才放了心。公公也喜上眉梢,把他养的一盆好看的花也搬了过来。

  日期:2014-05-28 21:14:55
  丈夫亲自下厨,给接生婆做了一桌子好饭菜,吃着饭的时侯接生婆数落起丈夫来,说起生小二妮的时侯,接生完孩子没人管了,腊月天下半夜又黑又冷,接生婆回家病了一场,丈夫调皮的做了个鬼脸,认错道歉的说:他那时年轻不懂事,让您老人家受苦了,丈夫说着起身向接生婆、深深的鞠了一躬,丈夫这个滑稽的动作,惹的满桌子人哈哈大笑。
  我们盼望已久的儿子降世了,生了儿子,才真正感觉到母随子贵的含意,做媳妇没有地位,完全依附他人才能生存,儿子给我带来的这种喜悦,我当时感觉非常快乐,有了儿子我也有了精神支柱,也有了生活的希望,丈夫也有了向上的动力,看着儿子一天天成长的喜悦,儿子哭了,儿子笑了,儿子一点小小的动作,看着都很可爱,感觉是那样的美好,仿佛又回到了快乐的童年。
  日期:2014-05-28 21:18:01
  我从14岁,快乐几乎与我无缘,长大只有找婆家这一条路,结婚后适应婆婆,适应丈夫,适应所有的人,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找不着自己,我都忘记了快乐是什么感觉,我们那个时代的初嫁女,只有娘家这棵大树给撑着做后盾,在婆家腰板才能直起来,我娘家这棵大树,又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生了儿子当年,丈夫进了工程队,第二年承包了工程,虽然文化大**结束了,人们都还没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阴影中走出来,不敢向前迈步,都在观望、怀疑中看形势,丈夫一到家,就前呼后拥的跟着一帮人,都是找丈夫干活的,那个时侯的丈夫,在别人眼里,是无所不能的,成了风靡一时的大红人。
  日期:2014-05-28 21:20:28
  我们家盖起了五间砖到顶的新瓦房,也添置了新家具,成了村里屈指可数的顶尖户,公公的脾气也变好了,二妹已经嫁人,跟着二妹婿出外打工去了,三弟已长成一米七几的帅小伙了,高高的鼻梁、大眼晴,白净的面皮,三弟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的提高,在不是以前那个不懂事、天天抹着满脸灰尘,全身脏乎乎的三叔弟了,现在的三弟、干净、勤快、懂事、每到星期天回家拿饭,他就把屋内、屋外都打扫一遍,把全家人的衣裳都洗一遍,人大心开,树大自直,三弟的变化真大呀。

  日期:2014-05-28 21:22:21
  丈夫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和以前那个流里流气的混混、判若两人,家里的大小事都是他做主,弟弟妹妹都很衣赖他,也看着他比以前成器多了,日子过顺了。一顺百顺。国家又发布了新政策,以前的人民公社、改成了镇政府,管区改成了乡政府,大队改成了村委,小队改成了小组,农村土地也分田到户,实行了生产责任制,我们家也承包了八亩责任田,生产队的猪、牛、农具、所有的财产,按余款多少都分配到户,牲口棚、仓库都已拍卖,完全结束了大锅饭的日子。天好地好不如国家的好政策,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甜头,全国人民一片欣欣向荣的前景。

  我走过了一段崎岖、泥泞、艰难的坎坷路,苦日子终于熬出了头,彻底告别了贫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