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美千娇2:刀尖上的万丈风流》
第14节

作者: 甘野鹤
收藏本书TXT下载
  看来有机可乘,慕容雪等人于是商量着,准备动身回百花谷。
  慕容雪取出一千两白银交给秋菊,叫她去跟老两口辞行,顺致谢仪。
  但不久,秋菊却满面愁容,带着银两回来了。
  原来巴吐尔夫妇说什么也不放秋菊走,银子被原封不动退了回来。
  他们老两口孤苦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凭空得来个宝贝女儿,怎么舍得放手呢。
  他们承受不了竹蓝打水一场空的失落打击,因此,说什么也要把秋菊留下来,坚决不让她走。
  大家正在为此事发愁的时候,巴吐尔夫妇忽然撞开房门,闯进屋来,一头扑到慕容雪跟前,老泪纵横,跪在地上不住地磕头,口口声声央求她开恩留下他们的女儿。

  慕容雪皱着眉头,不断地好言相劝。
  但老两口也来了犟脾气,不答应要求就坚决跪着不起来。
  慕容雪叹了口气,说:“大叔大婶,你们帮我们收留了阿菊,照顾她养好了伤,对我百花谷有大恩,这一点儿,我们感激不尽。但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阿菊是我百花谷的人,她必须跟我一起回去。二老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不论什么理由,也不能因私废公。眼前我出两条道供大叔选择,一是我们重金相谢,而且我承诺,以后会经常派阿菊或其他人前来看望您老人家,并负责二老今后的一切生活用度;第二条道,便是你们二老跟我们一起走,我们都是您的晚辈,这样不但阿菊可以常年在您身边尽孝,而且我们所有的人,也都会随时照料您老人家。具体怎样选择,您就自己考虑吧。”

  巴吐尔固执地说:“第一条道不行,我们只要人,不要钱。至于第二条道,我们也不愿意。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故土难离,我们不愿意背井离乡到外地去谋生。姑娘还有没有第三条道可供选择呢?”
  慕容雪正色道:“只有这两种选择,没有第三条道。”
  巴吐尔想了想,哭着说:“两条道我们都不选,我们只要把女儿留下来。姑娘帮人帮到底,您就体谅一下我们的苦衷吧。”
  巴大婶也擦着眼泪说:“这一个多月以来,我们与阿菊相依为命,大婶我心中就象得了宝贝,每天都充实得很,但也时刻都在害怕失去女儿的恐惧之中度过。我想知道,到底阿菊对我们是个什么态度,姑娘可否叫阿菊自己选择,她如果对我们没有感情,坚持要走,不愿意留下,我们也决不会再阻拦。但如果阿菊选择留下来,愿意和我们一起生活,还请姑娘体谅成全。”

  日期:2015-06-11 16:59:03
  44、故土难离
  慕容雪听她这样说,立刻断然拒绝:“不行!阿菊是我属下,她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力!不过,话又说回来,你叫她怎样选择,你们对她有恩,她如果选择跟我走,便显得她无情无义;如果她选择留下来,陪伴你们二老,却又不是她的本意,你们不能把难题推给她。”
  两位老人固执得很,跪在那里不住地咚咚叩头,执意央告慕容雪开恩成全他们。
  慕容雪耐心地劝解道:“大叔大婶,我们并非知恩不报的人,但我希望您二老也从阿菊的角度考虑一下。你们想一想,阿菊能愿意留在你们这穷山僻壤,终了一生吗?她在我们那里是个可以指挥千军万马的女将军,而留在你这里呢,却只能是一个村姑农妇,无所作为。因此,即使我同意将她留下,但你们能留得住她的人,又能不能留得住她的心呢?可不要搞得到头来,因怨生恨,最后恩断义绝,你们依旧是什么也得不到。”

  二老不再言语,跪在那里不住地哭泣。
  慕容雪将态度缓和下来,走到二老身旁,轻轻抚着他们的后背说:“天下做父母的都希望儿女将来出息发达,这是人之常情,你们如果真为阿菊好,就不要耽误她的前程。否则,你们对她就不是爱,而是自私了。我相信你们对阿菊的爱是真诚的,为了女儿,你们做出一点牺牲也是值得的。因此,为了保持这份情义,也为了我们都有一个好的结果,我希望二老能跟我们一起走。到我们锦绣中原,去看看那里的繁华世界。我们那里有巍巍太行,比你天山并不逊色,您在那里照样可以打猎放牧,而且,不但阿菊,我们所有人都是您的儿女,有我们在您身边尽孝,二老一定会比留在这里生活得更好。所以,我劝你们二老,不必再纠结犹豫了,还是收拾行囊,跟上我们,一起走吧!”

  巴吐尔见事情已经无法改变,只好说:“那好吧,我们跟你走!”
  秋菊见义父终于答应跟他们一起去中原,心中非常高兴,他冲上去抱住巴大婶,兴奋地叫起来:“娘,太好了,我们以后又可以天天在一起了。”
  父女三人抱在一起哭了起来。
  慕容雪说:“好了,既然我们已经决定走了,以后有的是时间亲热,现在,大家抓紧收拾东西,准备出发。”
  问题解决了,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帮老两口收拾行装。
  老两口过了半辈子清苦生活,穷家难舍,什么都舍不得丢弃,因此,收拾得很慢。
  慕容雪笑着说:“大叔,我看这些旧家当,您就别要了,路上带着也不方便。我们最近发了财,已经是富可敌国了,以后您到了我们那里,我给您建一座大宅院,派上一大群奴仆,您需要什么都给您备齐,您老就等着享清福吧。”

  最后,巴吐尔大叔一狠心,只带了自己打猎的弓箭猎叉,其他什么都不带了。
  他对着天山主峰磕了几个头,在胸口划着十字,叨念了一通真主保佑之类的话,然后,大家打点好行装,便一同出发,踏上了回归中原之路。
  他们依旧化装成昆仑派的人,赶着长长的马队,扮做去中原贩运物资的模样,一路经过了无数个天山派的关卡。
  因为昆仑、天山两派关系紧密,他们持有昆仑派的关防文书,因此天山派也没有难为他们。

  昆仑派长期领袖西部武林,势力极大,连沿途官府的边防哨卡都礼让三分。因此,他们经过长途跋涉,并没有遇到多少阻难.。一行人历时旬月,终于回到了关陕地区。
  日期:2015-06-11 17:28:19
  45、徒弟的德行
  不久,他们就行到了天都山。
  山上喽兵见到杨教贞等人,赶忙跑到山上去报告。
  三位寨主和王弼、伍超豪等人闻报后,全都喜出望外,急忙跑下山去迎接。
  大家相隔数月后重逢,都惊喜交加,互相嘘寒问暖,诉说着离别之情。

  杨教贞指着白雅琪,对几位徒弟说:“这是你们的师叔,快磕头。”
  三位寨主见这位师叔只是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量她也不会有多大本领,心中便有几分不情愿,但师父有令,不敢违背,只好皱着眉头,和阳阳一起上前,跪下磕头行礼。
  白雅琪看着这几个人,忍不住哈哈大笑:“阿贞,你可真有意思,看你收的这几个徒弟的德行,老的老小的小,你真想把我这当师叔的笑死啊。”
  杨教贞也呵呵笑了起来:“我没有你聪明,自然也收不到好徒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