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冤假错案平反录》
第13节

作者: 蒙恩夏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有一个富人家里失踪了一个婢女, 婢女的父母就向知州衙门告状。知州下令一位录事参军调查此事。这个录事与这户富人家有私怨, 因为曾经向富人家惜钱而没有借到, 所以乘机公报私仇, 就说这户富人家父子谋杀婢女, 又把婢女尸体丢到河里, 所以尸体也找不到了。又说这户富人家里有的是杀婢女的主谋, 有的是从犯, 都应判处重刑处死。富人家当然不承认, 但经不住一顿严刑拷打, 结果都认了罪, 承认杀了婢女后又丢到河里。案卷上报州官, 州官复审时并不详察, 人犯也不翻供, 大家就都认为此案已经查实。

  待续
  日期:2012-06-29 12:28:06
  续
  钱若水却认为此案的判决有问题, 他就把案件压了下来 ,好几天过去了也不予处理。那个录事就跑到推官办公的地方, 阴笑着对钱若水说:“你是受了富人的贿赂, 想帮他们逃脱死罪吗?”钱若水回答说:“现在有几个人要判死刑, 当然要慎重一点, 仔细地读读卷宗啊,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情。”这一压就压了十多天, 知州去催也没用, 因为知州虽然比推官大, 但推官是主管刑事案件的, 也不能强迫他执行。衙门里的人都对钱若水这个举措感到奇怪。

  十多天过去了, 钱若水终于来到知州府衙, 对知州说:“请屏退左右, 下官有要事禀告。”知州就叫左右的人退下。钱若水说:“下官所以将案子压了十多天不作处理, 是为了要秘密地派人寻找那失踪的婢女。活要见人, 死要见尸, 这样才能判决罪犯。否则随使定人死罪, 无凭无据, 岂能令人信服? 且极易造成冤案。如今婢女已经找到, 而且还活着。”

  知州听了大吃一惊, 说:“还活着? 人在哪里?”钱若水就叫人送那个婢女到知州府来。知州又令人将婢女父母找来, 在他们相见之前, 对婢女父母说:“你们等会见到一个青年女子, 先认一认, 是不是你们的女儿? 是女儿就认, 如果不是则不能认, 否则本官定当严惩。”说毕就叫那婢女从屏风后出来, 父母一见就哭泣着说:“这就是我们的女儿啊。”父母与女儿拥抱在一起, 知州就叫他们回家去了。

  待续
  日期:2012-06-30 12:20:47
  续
  知州又把富人家父子等人从牢中放出来, 当堂解除刑具, 宣布无罪释放。富人一家边哭边说:“假如没有知州大人的明察秋毫, 我们全家都没有命了。”知州说:“这是推官帮你们找到了婢女, 查清案情, 要谢就谢他吧。”富人家就急忙跑到推官办公的地方, 钱若水却紧闭房门, 拒绝感谢, 并且说:“这是知州的功劳, 你们应该去感谢他。”富人家不肯离去, 坐在门外痛哭不止, 但钱若水就是不开门。富人家最终只好回去。但从此开始, 这户富人广施财帛,济贫扶困, 遍修佛寺, 以此祈祷上苍保佑恩人钱若水。

  由于钱若水办了好几个类似上述的案子, 为很多蒙冤的人从死刑底下解救出来, 连知州也深受感动。因此, 知州意欲奏本为钱若水请功。钱若水却坚决推辞, 他对知州说:“若水只求办案公正, 不要产生冤案, 并非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况且, 如果大人把下官的所谓功劳上报, 到时又将录事置于何地呢?”知州听了更是钦佩, 对钱若水说:“先生风格之高, 本官望尘莫及也。”录事跑到钱若水处赔罪认错, 甚至跪地叩头, 钱若求水连忙上前搀扶起来, 并且安抚说:“案件常常错综复条,破案并非易事。偶而有失误之处, 又何必过于责备自己呢!”

  从此开始, 钱若水远近闻名, 有口皆碑, 众人一致赞扬他的贤明。这个名声甚至传到当朝皇帝宋太宗的耳里。皇帝下旨提拔, 就在半年之内, 钱若水从一个州的推官提升到知制诰,两年之内又当上了枢密副使。
  日期:2012-07-01 13:14:26
  二六、究辨虚实
  宋太宗在位时, 皇后的兄弟李继隆与转运使卢之翰不和, 就想方设法要陷害他。李继隆发公文给转运使, 申明以八月为期, 兵马出征塞外, 届时粮草必须准备充足。转运使不敢怠慢,立即调发民夫,把粮草集中备足。李继隆则通知说:“根据目前的天时、地利、人和等情况分析, 目前出兵不利于国家, 因此由八月改为十月出兵。”转运使只能把已集中的粮草再分送回去。时隔不久, 李继隆则又一次发文通知:“得到边塞来的情报, 胡人将起兵前来进犯,因此我方当前就要出征, 即日就要备足粮草。”当时, 运送粮草的人力刚刚解散, 无法马上集中起来。李继隆就向宋太宗上奏本告状, 说转运使不能及时凋拨粮草, 贻误军机, 应子治罪。

  宋太宗看了李继隆的奏章, 不禁大怒, 立刻派遣一名宫廷使者, 并令他拿了三只盒子,骑快马前去把转运使卢之翰及其副手共三人的头颅砍下来, 装在三只盒子里带回来复命。当时丞相吕端、枢密使柴禹锡站在旁边都不敢出声。枢密副使钱若水却挺身而出, 他要求先进行调查, 弄清事实真相, 然后再作处理。
  宋太宗听了钱若水的话, 很是生气, 鼻孔里“哼”了一声, 一言不发, 起身回后宫去了。吕端、柴禹锡等官员也默默地走了, 朝殿上只留下钱若水一人没有走。宋太宗进了御膳以后,派人到朝殿上去看看动静, 见殿上只有钱若水一人还站在那里。 来人回去回报, 宋太宗就来到朝殿质问钱若水。太宗对钱若水说:“你本来只是一个同州的推官, 在两年内就当上了枢密副使, 你别忘了这是我对你的提拔, 因为我认为你是一个人才。现在看来你不是什么人才,而是一个无知狂妄的人。你还在这里等什么?”

  待续
  日期:2012-07-03 11:54:20
  续
  “皇上不知道我无能, 让我到朝廷效力。”钱若水回答说,“我只有尽我微薄之力, 甚至可以抛弃生命, 只求对皇上有些帮助, 从而报答皇上的大恩。李继隆是皇后的兄弟, 身份无比高贵, 现在皇上凭他的一纸奏书, 就要杀死三名转运使大臣。即如他们真的有罪, 天下众人又怎么知道呢? 只有先进行审问调查, 弄清事实真相, 那时该处死就处死, 也不算晚啊。进忠言, 纠不当, 这是做臣子的基本职责。臣子还没有因此被处死, 所以不敢离开。”

  宋太宗听了钱若水的一番话, 气已消了大半。于是,他又把吕端等大臣找来, 问问他们的意见。吕端等人也表示赞同钱若水的建议: 先审清事实真相, 再作处理。宋太宗也表示同意。卢之翰等三名转运使总算活了下来, 但被降了官职。
  后来, 宋太宗了解到事实真相, 原来所谓的敌人要入侵边关的传闻, 根本就是一个谣言, 是李继隆捏造出来的。太宗下令降李继隆的职, 把他从守边大将的职位上撤下来, 降到秦州这个地方任地方官。
  日期:2012-07-06 11:59:10
  二七、执法验尸
  宋仁宗刚继承皇位时, 因年幼, 由章献太后临朝听政。当时, 陈泊担任开封府的功曹。

  有一次, 太后的同族人员杀了一名兵卒, 根据规则, 验尸的任务应由功曹陈泊来担任。皇宫里先后十多次派遣使者来传太后谕旨, 意思是不用多验, 只须以病死者上报就可以了。人们都顾及太后的权势, 就准备按谕旨去做。但是, 陈泊却说: “尸体已经验过, 结论是此人是被杀死的,, 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上报。你们不必害怕, 由我承担全部责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