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冤假错案平反录》
第24节

作者: 蒙恩夏生
收藏本书TXT下载
  知县一见王五到来, 听他说是愿娶这妇人为妻, 当即下令去把妇人叫来。待妇人到了公堂, 知县问她说:“这个王五愿娶你为妻, 你可愿意?”
  “愿意,”妇人回答说,“谢谢大人的关怀。”
  “杀人的真正凶手, 你知道是谁吗?”知县突然又提出这个问题。
  “不就是那个胡成吗?”妇人说。
  “不是。杀人的真正凶手, 就是你和王五。”知县说。

  妇人和王五听了此话, 都大惊失色, 又异口同声地大喊冤枉, 说是好人受到了污衊。
  知县一拍惊堂木, 大声说:“你们还叫冤枉? 老实告诉你们, 我早就知道你们的事情,之所以直到今天才将你们拆穿, 是为了证据确属, 不冤枉好人。当时尸体还在井中, 你又没有看到尸体, 你为什么肯定那一定是你丈夫的尸体? 说明你事先知道你丈夫已经死了。你丈夫死时只穿了一身破棉衣, 身无分文, 你却说他带了几百两银子, 这又是为什么? 你自己心中不明白吗?”

  知县又对王五说:“人头在哪里, 别人都找不到, 你却很快找到了, 你是如何知道的? 你这样急着拿出人头来, 是因为你急着要和妇人成婚啊。”
  王五和妇人听了知县的话, 都张口结舌, 说不出话来。原来, 王五和妇人早已私通, 这次合谋把妇人的丈夫何甲杀害, 割下头颅, 把无头尸体丢下古井, 又由王五去别处埋葬头颅, 这样, 他们自以为天衣无缝, 无人能知了。又恰逢胡成与冯安开玩笑之事弄假成真, 于是他们就顺水推舟, 由妇人站出来认领无头尸体, 这样既能假祸于人, 又能到手几百两银子。谁知偏偏遇到一个聪明能干的知县官, 终使奸计被拆穿。经过一顿拷问, 妇人和王五都承认了犯罪事实。

  知县释放了胡成, 对冯安进行处罚: 杖责三十, 并且判以苦役三年。至于王五和妇人,自当得到应有的报应。
  日期:2012-10-18 12:33:02
  四五、断爪金猫
  江苏省宿迁县有个无业游民叫李三麻子的, 一日到知县衙门告状, 说是在自己家中地下挖掘出一只金猫, 折断了其中一只脚去当铺, 就换得了十几贯钱。他将金猫保存在邻居老妇家, 后来邻居老妇却不承认。因此, 他只能请求官府追究处置。
  在对案件的审讯过程中, 李三麻子把那只金猫形容得活龙活现: 造形如何完美, 双眼如何有神, 浑身金光闪闪。他甚至请来一个证明人, 那证明人作证说自己也看到过这只金猫,确为李三麻子所有。因此, 当时知县对李三麻子的话深信不疑, 就对那个老妇人进行审讯。
  知县认为老妇人一定是见宝起了贪念, 想独吞金猫, 所以否认了代为保存的事实。一开始好言相劝, 希望对方能自觉承认, 谁知老妇人态度坚决, 一口否认此事。知县动怒, 就吩咐上刑。老妇人经受不住痛楚, 只好信口胡说,: 金猫藏在床底下。知县命差役前去搜查。差役们到了老妇人家, 搬开床铺进行挖掘, 却什么也没有掘到。回禀知县, 知县大怒, 又追问老妇金猫究竟藏在何处? 若再不老实说出, 定用大刑伺候。老妇人又说金猫埋在厨房的地下。派人再去老妇人家厨房搜寻, 挖地三尺, 那里有什么金猫? 差役们空手而回向知县禀报。

  待续
  日期:2012-10-20 12:37:44
  续
  知县再次提审老妇人, 对她说若再不讲出金猫真正藏在何处, 就要动用大刑。老妇人哭泣着说:“李三麻子哪里有什么金猫给我? 他是在诬赖我。大老爷就是把我打死, 我又怎么说得出来? 我只能胡编啊……”。
  知县察言观色, 看出老妇人说的是实话, 不大可能是说谎。于是, 他想出一计, 让事实来证明究竟谁是谁非。
  知县请工匠用泥土塑成一只猫, 然后又在泥猫的外面涂上一层金粉, 看上去活像一只金子打成的猫。然后又再次审堂, 把这只涂金粉的猫放在桌上。
  “你看这只金猫是你的吗? 你可看仔细了。”知县问李三麻子。
  李三麻子一看到涂上金粉的猫, 以为真的是只金猫, 双眼发光,, 大喜地说:“这真是我挖到的那只金猫啊。”李三麻子回答说, 而且迫不及待地就要抱走。

  “且慢!”知县喝止了李三麻子, 又接着说,“我叫你看仔细了再拿走, 你可看仔细了?”
  “回报大人, 小人看仔细了, 这金猫就是小人挖到的那只, 没有错。”
  “你错了。你原先说曾经先折断金猫的一只脚, 去当铺典了十几贯钱, 那么金猫应该只剩下三只脚。现在这只金猫还是四只脚, 怎么会是你的呢?”
  “这……这, 小人不知道……”李三麻子语无伦次, 不知说什么好。
  “大胆无赖, 竟敢凭空捏造, 诬赖好人, 欺侮老弱, 给我拖下去打。”知县一声断喝, 几个公差上来, 把李三麻子拖翻在地, 打了几十下板子。

  李三麻子承认自己捏造事实, 冤枉好人, 意图霸占老妇人的屋子。知县本人也有点内疚, 对自己开始曾经相信李三麻子的话而感到惭愧。
  日期:2012-10-22 13:35:27
  四六、洗 冤 录
  中秋刚过, 广东地方依旧赤日炎炎, 闷热炙人。在提刑衙门的内府, 宋慈正在凉亭内欣赏一幅米芾手迹, 身旁坐着他的夫人甄氏。做官做了十几年, 依然两袖清风, 家中唯有几幅名人字画, 而这也是宋慈的唯一奢好。
  突然有一个衙役由外面急匆匆闯了进来, 家人不及阻止, 他已进入内府。宋慈见了, 因双方相熟, 也不责怪, 只问有何急事。

  “禀报大人, 出了人命案子, 塘桥村的村民张贵在田里被人杀死。请大人前去勘验。”
  一听出了人命案子, 宋慈把手中的米芾真迹往夫人身上一放, 立即起身, 叫衙役传话下去: 立刻出发前往案发地。
  案发地在城外, 宋慈一行人当然也要出城。但到了城门口, 却被一群人挡住了去路。有一个店主模样的人上前来对宋慈说: “大人, 有个流氓在小人店里寻衅闹事, 砸破酒缸, 打伤店员, 小人正欲将他扭送官府。请大人处置。”
  宋慈仔细一瞧, 果见有一个粗壮汉子被捆绑著, 身旁簇拥着几个店员, 其中一个店员的脸上被打得鼻青眼肿。宋慈便对他们说:“酗酒闹事, 应当惩戒, 你们可将他送去衙门, 传达我的话: 先将此人收监, 待我回去后再行处置。”
  “谢谢大人作主。”店主跪下来连连叩头表示感激。

  出了城门, 空气益发清新, 远远望去, 四周青山绿水, 不觉心旷神怡。但一想起前面还有一件人命案子等着他去破, 宋慈那里还有心情去欣赏这自然风光。他挥了一下手中鞭子,坐骑向前疾奔, 手下几个人也紧紧跟着。
  到了目的地, 地方上已在张贵被杀处搭好尸棚, 摆上公案。张贵死在离家二里地左右的南山坡下稻田里。
  宋慈在公案后面坐定, 传问地保:“什么人最先发现死尸?”
  “启禀大人, 是张贵的娘子王氏最先发现的。”地保躬身答道。
  待续

  日期:2012-10-24 13:07:52
  续
  王氏被衙役带来跪在公案前。宋慈令她抬起头来。细细观察, 王氏约二十岁左右, 虽然头发散乱, 一脸泪痕, 但掩盖不住其俏丽的姿色。
  宋慈问妇人: “你丈夫为何在此? 你又是如何发现他死的? 一切从实说来, 不得有半句假话。”
  “我丈夫张贵今天一早来这里割稻。中午时刻我来送饭给他, 谁知来到这里, 却见他倒在血泊中死了。求青天大老爷替小妇人作主……。”王氏边哭泣边诉述。

  仵作验完尸体, 前来向宋慈禀报:“启禀大人, 尸体扑卧, 颈部有镰刀割的伤痕一处, 由左向右, 过喉二寸,食、气两管皆被割断, 口眼俱开。死者右手握镰刀, 刀面有血迹。”
  停顿了一下,仵作又说:“死者腰际左后侧插有旱烟管一杆。”
  捕快赶来报告:“启禀大人, 离尸体十几步远处的一捧稻铺上, 发现一个久坐过的印子,旁边还有烟末。”
  听罢上述报告, 宋慈问仵作:“你看是自杀还是他杀?”
  “启禀大人, 依小人之见, 张贵当属自杀。”仵作见问, 当即自信大胆地发表观点。他接着说:“从死者口眼俱开分析, 似乎是他杀。但从死者手握带血的镰刀来分析, 应该是自杀。而且, 从稻铺上的印子、旁边的烟末、死者腰际的旱烟袋, 这些都表明张贵是在苦思良久后才决心自杀的。”

  宋慈没有再说什么, 他沉默地走向张贵的尸体旁观察。死者看上去约二十四五岁, 身体很壮实。粗粗的脖颈上, 一道深深的血痕横贯咽喉中部至两侧。不知从何处飞来的无数红头苍蝇, 正群集在尸体上恣意吮吸。宋慈弯身把死者手中的镰刀抽将出来, 仔细察看。随后又将尸体反转, 从腰际拔出一杆铜头旱烟管, 并扒开腰际衣服察看了一会……。

  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