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祠堂里一脚踏出了个清代墓室,不知是祸是福》
第38节作者:
古木三水 日期:2015-06-17 17:20:00
于是我又一个猛子扎到水底,解开腰上的绳子拴了铁链上,迅速付出水面回到了岸上,上岸之后我感觉到了空前的疲倦,脚面刚离开水就忍不住的躺倒在了地上,大口的喘粗气。没下水的几个人急忙把我拖到了岸边的安全地带,足足有十分钟我一句话没说,累的不想张口,都懒得挪动一下身子,后来想坐起来,可腰里没劲,干瞪眼身子不听使唤。
二毛看出来我脱了力,把我扶坐了起来,小宋把大伙召集到我的身边,询问我下一步怎么办,我把发现石环的事告诉了大家,说等歇一会合力先把铁链拉上来再商量开门的事。
吴行岳和老刘也没白跟我下去一趟,他俩在水下捞出了不少银质的饰物,上面都刻画着大量的符咒,怪异的曲线和中原的大不相同,但是一眼就能看出是宗教祭器,从祭器的形制推断应该属于南疆的少数民族,虽时隔几百年的氧化也难掩其华美。
这样看来水下的尸骨应该是殉道的祭司,可能是为了举行某种神秘宗教仪式,他们带着使命,穿着华丽的衣服精美的祭器自溺在潭中,水底那种无力的幽怨的感觉,就是他们意识的残存,他们的灵魂拱卫着这片水域甚至整个森林,又或许弥漫在整座森林里的浓雾瘴气也是有他们的怨念所幻化。
在我休息的这段时间里,烟囱二毛小宋系上安全绳也陆续到水里查看了一番,重点观察石塞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里的岩质地虽然坚硬,但地质条件非常不稳定,绝不能爆破,唯一的办法是通过外力把石塞子拔出来,在水下使不出力气,借助铁链是唯一的选择。我说好啊,试试看,于是和大伙先齐心协力把铁链从水里拉了上来。
拉上岸之后才发现铁链奇长,足有150米,打造的非常坚固,在水底沉睡了几百年打捞上来依然完好无损,锈迹也不重,有些地方甚至像新的一样,闪着或湛蓝或浅绿的荧光,像是经过什么特殊工艺的处理,试了试硬度,更没问题。
二毛把铁链的一头固定在了石环的上面,小宋喊着号子指挥大伙一块使劲拉。
“嘿儿呀,咿儿呀,怎么使劲它都不动啊,嘿嘿嘿呦嘿嘿嘿嘿嘿呦嘿嘿”,8条汉子都不含糊啊,但在这个石塞子的面前却都泄了气,白费了半天力气没有丝毫的进展。我才明白干嘛留这么长的铁链,人少了根本就不够使,我就纳闷了,拔出来都这么费劲,当时的人是怎么把它在水下塞进去的。
日期:2015-06-18 20:32:00
小宋最先从地上爬了起来,他说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还是没找到窍门累死也是白费劲。烟囱听完小宋的话若有所思,坐起来东瞅瞅西看看,最后眼神停在了那架水车的上面一动不动了。
他眼珠飞快转动,渐渐的面露喜色,不顾疲劳跳起来跑了过去,众人皆知烟囱脑子灵活鬼点子甚多,见他这等表现估计事有转机,也都跟他跑到水车跟前。
烟囱翘着脚,伸出双手试着转动水车,也许是年头太久坏掉了,又或许是他力气不够,水车呆在原地没有动弹,而后他又爬上水车,看了看轮轴,才跳了下来。
“我早就觉得有的别扭,没有活水的水潭里弄个大水车本身就不协调,原来是干这用的。”烟囱煞有架势的说,然后又指了指水车的外沿,“水车就是一个大个的绞索,这上面还有铁链留下的印记,关键是怎么让水车转起来呢?”
众人听完大喜,纷纷爬上大水车查看,确实如烟囱所说水车的内侧中部偏外有一圈凸起,上面留下了铁链缠绕的痕迹,以水车的规模如果有湍急的水流,确实可以产生巨大的旋转力,是我们几个的臂力无法比拟的。
问题的关键也就在于如何让水车转起了,这又谈何容易啊,谁知道它在这里泡了多久,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没有散架已经算不错了,重新启用很不现实。要是再造一架,我们一没工具二没技术,退一万步讲即使我们克服了工具材料的限制,可时间上也不允许,也许那时候我们早让那些猴子啃成骨头架子了。
日期:2015-06-18 20:33:00
二毛却对启用水车非常乐观,或许是受我影响的缘故,二毛对当地的风土人情非常感兴趣,曾做过一番细致的调查。他认出建造水车用的木料是一种被当地人称作油杉木的高大杉树,这种树木质地轻巧却坚韧,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耐水侵蚀,当地人一般用它来做舟船或者做房屋的顶板。
刚才他也看过了,水车外表虽然侵蚀严重,但内部保存却很完好,而且水车的心脏——中轴是金柚木所做,这种木头非常稀有,坚固异常,是皇家御用的顶梁柱。水车结构简单,只要中轴不坏架子不倒,还是很有可能转起来的。
我说:“行啊,二毛,这二年是出息了,说话调理多了,不像在家那会说点什么都颠三倒四的,我心甚慰。”
既然二毛保证水车质量没有问题,那想办法转动它的重任就交给烟囱了。烟囱义不容辞,满口答应,吩咐我们去弄点吃的,这里留他一个就够了,一会少不了要干力气活,好好休息一下。
因为远离了那棵该死的封喉树,森林里有的是可吃的东西,二毛他们都经过特殊的野外生存训练,不怕填不饱肚子,但是稍远的地方我们还是不敢去,只是在周围找些可吃的菌类,野菜。热带地区的夏季天黑的特别晚,可是森林里雾气浓重,下午四五点钟就会开始变暗,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是很多了。
等我们陆续回到水车旁,发现烟囱砍了很多竹子正在默默的加固着水车。我感到心里一阵热乎,赶忙跑过去帮他,这才是兄弟之间的情义,彼此关爱。
日期:2015-06-18 20:34:00
加固水车的同时,老吴把我们收集来的吃食,挑选洗净,浓浓给我们熬了一锅野菜粥。这是进入翡翠森林之后,我们吃到的第一口热乎饭,感觉格外的香。
吃饭的时候,烟囱讲述了他的计划,他发现水车的西侧是一片开阔的低洼地,和水面的落差将近三米,只是中间有段岩石硬土构成的堤坝,需要我们动手挖开一个口子,这样泄洪时湍急的水流就能给水车提供足够的动力。烟囱还提醒我们那段堤坝并不易开挖,遇到岩石多的地方还要上『炸』药,让我们做好准备。
时间紧迫,囫囵咽下嘴里的东西,大伙来到烟囱所说的堤坝前都不约而同的皱起了眉头,一层层红土夯的非常结实,硬的和烧过的陶土差不多,而且能看到露出地面的大块岩石。
大工程啊!
小宋几个拿出挖工事练出的本领,分片包干,我则负责运土方,遇到坚硬的地方烟囱利用『炸』药爆破,两个小时过去,深3米宽2米的分洪渠才基本告已完工,只留下一段很薄的泥层挡住悬在头顶的涛涛大水。
我和老吴合力把铁链拴在了水车上面,回到岸上等待烟囱的信号,烟囱和大伙交换了一下眼色,众人纷纷推后数米,烟囱取出一枚急速『雷』管扔进了沟渠,“砰”地一声巨响挡水坝被彻底炸开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