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官商铁幕:狼狗族笔记》
第21节作者:
扎西行者 “后来人家赔了他家五千块钱。五千块,现在连夜总会的包房费都不够。”
我不知道他究竟想说什么,静静地等着。
康哥却再没有多讲什么:
“事情到这个地步,人道一点,再给他们十万吧。”
日期:2012-09-28 11:14:48
送人道主义补偿金的时候,黄根有躺在病床上,身体僵直,神情呆板。他老婆和女儿坐在床边,看见我们来,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愤怒和憎恨。
我表达了来意,把补偿金递过去。但我申明,此事并不是我们的过错,主要原因还是黄同志自身身体健康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这补偿金是公司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对他们家额外的补偿。当然,我们完全是可以不给这额外的补偿的。
他老婆还来不及表示什么,女儿已经抢先把钱接了过去,对我们说:
“谢谢,谢谢。”
第一次与他女儿面对面,我发现尽管他女儿有四十来岁了,还染了个艳黄的头发,抹了眼影,短裙,黑丝,高筒靴。确实熟女,熟得不能再熟了。
看到黄根有女儿抢钱的情形,我知道这事不会再有什么后遗症了。
临走时,他女儿送我们出门。我跟她道别,很想对她说:您是人才啊。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没有招收你,实在是中国影视界的一大损失。不过,想想躺在床上的黄老头,我这话没有说出来。
日期:2012-09-28 11:15:37
四 高人沈公子
153项目不但让康哥赚得盆满钵满,也让赵副区长政绩显著。不久后,赵副区长升任江海市另一个区的区长。康哥设宴恭贺他的荣升,觥筹交错间,康哥不小心说错了一句话:
“赵区长,以后请你还要多关照。我们继续合作,互惠双赢。”
赵区长当时脸色就有些不好看。
康哥后来回过神来,自责、内疚,对我们说:
“我这不是犯傻吗?什么互惠双赢?这不是暗示他在项目里面拿了好处?真是脑子进水了,说这种话!”
赶紧补救。
找了个机会,康哥亲自开着宾利,请赵区长到江海市郊县的一个国学农庄听一个台湾大师的讲座。那天的讲座可谓往来皆鸿儒,进出都豪门。台湾大师精通儒释道,讲座纵横捭阖,上下古今,精采绝伦。赵区长听得兴高采烈,很有心得。因为很有心得,所以也就对康哥的失言不再计较,在回去的车上,与康哥大谈“大学之道”和“维摩诘”。康哥配合着他的发言,连声说妙。临别时,康哥在塞给赵区长一个金马,取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意。金马沉甸甸的,重达半斤。赵区长看了一眼,微微一笑。这就颇有些得道高人知妙意而颜喜的意思了。
送好赵区长,回去路上康哥接到何姐电话。康哥忙热切地说:
“大姐,是您啊。我还想这周找个时间去看看您呐。”
何姐说:
“知道你事情多,忙不过来。大姐这次找你,是要给你介绍一个朋友。周末有没有空?”
康哥说:
“有,当然有。大姐发话了,没有也有。”
何姐笑:
“你这小鬼头,好像大姐强迫你一样。”
康哥嘿嘿一笑,真有些像小弟弟对大姐姐撒娇味道。
说来,人和人之间仿佛还真讲一个缘分。何姐和康哥,也算得是一种缘。接触这么长时间了,何姐还真不要康哥的好处,发自内心地帮他。康哥呢,历练了这些年,对人总是心有戒备,但对何姐却尽量做到真心实意的尊敬——尽管这尊敬里头还带着某些企图。康哥觉得,别的不要说,单凭何姐不要他的任何好处,就叫人佩服。当官的里头,还有几个像她这样不要钱的?逢年过节,康哥都去看她,送她一些小礼物。虽然礼物的品位都不俗,却也真值不了几个钱。康哥也曾给她送过现金,但被何姐神情严厉地退了回来。何姐一板一眼地说:“小康,我是看你的确不错,能做点事情出来,才帮你的。你要是和大姐也来这套,以后我就不认你这个校友了。”康哥见情形不对,忙不迭地认错,何姐脸色才慢慢和蔼起来。从此,康哥不再何姐面前提钱的事情。
何姐又说:
“我介绍这个人你一定要认识,对你以后的事业会大有帮助。”
康哥说:
“好的,大姐,我一定准时来。”
日期:2012-09-28 11:17:41
周末,在何姐组织的慈善活动上,康哥见到了沈公子。现在的社会,一般人是不能叫公子的。比如,康哥再有钱,人家也不会叫他公子;赵区长再有权,人家也不会叫他公子。沈公子之所以叫公子,是大有缘由的。何姐私下对康哥说,沈公子的爷爷就是某某某,当初在延安为了保护首长,被飞机炸伤。百团大战,后来打辽沈,在大西南剿匪,后又随彭老总打到三八线,战功赫赫。他父亲后来也从政,就是某首长,母亲是另一个大首长的女儿。背景一说出来,听得康哥丝丝直吸冷气。康哥有些顾虑地说:“大姐,这样的人物,我看还是不认识了吧。人家跟我不是一个档次的。”
何姐拍拍他的肩头,责怪说:
“有什么好妄自菲薄的?你不要小看了自己。去,大姐说认识,你就去认识。”
康哥咬咬牙,作出英勇的样子:
“好,我听大姐的,豁出去了。”
何姐摇摇头:
“你小康,是让你去认识人,又不是让你去趟地雷。”
日期:2012-09-28 11:19:26
结果见了面,才发现沈公子很平易近人,没有想象中的高傲。他比康哥大不了几岁,见到康哥,微笑,握手,拍肩,称兄道弟。和康哥聊天时,也带着三字经词汇,非常平民化。只是沈公子身材极高,伟岸,康哥站在他面前,不得不仰视。不过如此大背景的人,让人仰视是应该的。仰视中,才能体会出普通人达不到的境界。
握着康哥的手,沈公子说:
“这个,康老弟,康总,我比你痴长几岁,叫你老弟,不介意吧?”
康哥忙说:
“不介意,不介意。那是沈先生看得起我。”
沈公子:
“什么看得起看不起,这话见外,我不乐意听。”
康哥忙做出憨厚的笑容。
沈公子:
“以后,咱们就是自己人,不见外。你就叫我声哥,我叫你老弟,亲切。”
康哥搓搓双手,笑: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沈哥,以后还要请您多关照。”
沈公子摆摆手:
“又客气了。这社会,不是谁关照谁,是大家相互关照。就像一个小品说的,人这一生啊,眼睛一睁一闭就过去了,到最后还不是一样?古人讲,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就这回事。所以说,这几十年的光景,要活得自在一些。要活得自在,就需要兄弟朋友大家相互关照,相互帮衬。康老弟,你说对不?”
康哥点头:
“沈哥,您说得太对了,是这么回事,大家相互帮衬,才做得成事情。”
顿顿,又说:
“沈哥,您刚才说纵有千年铁门限,这诗是红楼梦里的吧?”
沈公子笑笑:
“红楼梦里有,不过只是妙玉称自己槛外人而已。这诗是南宋石湖居士范成大写的,他曾奉命出使金国,几乎被杀,后来归隐石湖,算得上个奇人。这诗题为《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