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不演义----历史中真实的隋唐英雄们》
第44节作者:
小马连环 天大亮后,太原人都知道了突厥人退走的消息,大家纷纷前来向李渊祝贺。
李渊微微一笑,表示这不值得弹冠相贺。然后他说出了让满座皆惊的一句:
“大家先不要相贺,等我为你们将突厥召而用之!”
开玩笑吧,突厥人又不是召唤兽,那是你召之即来的。
没等大家提问,李渊信心百倍地叫人送上笔墨。
写完信之后,李渊吩咐将信放进信封,指令信封上写某某启。
接到命令,书记没有动窝,犹豫了一会,他指出了李渊的一个书写错误。
书记指出信封上不该用启字,应该用书字。
启是官员给皇帝写信时用的,而书是平等双方的来信。言下之意,突厥大汗是突厥的皇帝,跟我们不相干,给他写信,犯不着这么铺张浪费,用一个书字足矣。
“况且他们又没文化,写个表他们也不懂,用个书糊弄一下看吧。”书记总结道。
长叹一口气,李渊否决了书记的提议,他告诉这名有骨气的书记,突厥人那里也有逃难的汉人,人家已经扫了盲,再欺负人家没文化是行不通的,现在说好话都怕他们不来,何况轻慢他们。
就用启吧,这是价值千金的一字,就算突厥人现在要千金,我们都要给他,何必吝惜这一个字呢?
这是一个普通的字,这也意味着李渊终于做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在通信上写出上启字之后,他将跟突厥的关系定了基调。
李渊是臣,突厥是君。
李渊曾经向杨广屈服,现在,他又要向突厥人屈服。
虽然这会让自己丢掉尊严,但没有实力的自尊谁又会在乎?如果我们不能屈服于一人,又怎么做万人之上?
这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这些付出,总有一天我会全部收回来的。到时,不再是启,不再是书,而是君王示臣的敕!
日期:2012-10-31 12:03:45
124.
很多年以后,李渊成为了帝王,他的这些屈辱被历史书家巧妙的掩盖了起来,这大概也是李渊的旨意,于是,李渊变成顺风顺水的人,没有人记得他曾经忍受的耻辱,就连他自己也选择了遗忘。
历史学家将李渊曾经的忍让,曾经的痛苦,曾经的退让一一隐去,给我们呈现一幅美好的景象。李渊的成功没有尔虞我诈,没有欺骗,没有出卖,只有天意跟他无上的忠诚跟智慧。但事实绝不是这样,正如灯光之下,必有阴影,在辉煌的成功背后,一定有黑暗,有卑鄙,有胆怯,有妥协,有软弱。
这些都是不光彩的事情,可必须要用一些不光彩的东西去换取光明时,你将做出怎样的选择?
如李渊所料,突厥人很快同意了结盟,不仅仅是李渊用了启字,还因为李渊提了一个颇具诱惑力的分红方案,南下打长安,土地归唐公,子女玉帛归突厥。
突厥的大马出现在太原的市场,当然这些良马自然都是要钱的,大家虽然是盟友,但帐还是要算清楚的。
战马是优质战争资源,放到现在相当于爱国者导弹,每一个无法自已研制导弹的国家都会争先购买。
听到消息后,李渊下了一个奇怪的命令:在这些马中挑选好的,只买一半。
想不到留守大人也囊中羞涩,当然,再穷不能穷领导,太原一些大款站了出来,主动提出愿意自掏腰包,帮李渊买下剩余的马。
知我者谓我节药?不知者谓我人穷。李渊哭笑不得,他请来这些财大气粗的主(史称义士),说出了他的秘密:
“胡人有得是马,而且还贪财,他们会源源不断地前来,到时,你们卖了棺材都买不起(死汝不能市也),我现在少买,就是装一下穷。”
装穷是必须的,只有傻子才装大款,贸易逆差可是会搞死人的,鸦片战争就是一例。
马的事情解决了,但更难处理的是突厥人提的结盟条件。
日期:2012-10-31 12:07:03
125.
突厥人的使者给李渊带来了一个消息。始毕可汗对李渊计划进兵长安十分感兴趣,表示将大力支持,李渊要多少兵马,只需开个口。
这相当于始毕给李渊一张空白支票,数额由李渊自己填。优厚的待遇自然就会有苛刻的条件。始毕可汗表示你去长安扶助隋朝这不太好,杨广那人我了解的,要是他还接着当皇帝,我的日子不好过,唐公还是自己当皇帝。
最后,始毕告诉李渊,只要你答应,我就送你一面狼头纛。
所谓狼头纛,就是绣有狼头的大旗,但凡突厥人的落部都竖有这种大旗。这是为了记念他们的狼祖先。刘武周就领了一面狼头纛。这种旗做工讲究,图案精美,做为装饰品是不错的,但要命的是,这种旗并不是装饰品。
接受这面旗,等同于中原地方官吏接受中央的符印。也就是说,挂这面旗将意味着要当突厥汗国的臣属国。
李渊虽然能忍,但要把狼头纛竖在自己的家门口实在丢不起这个人。但不接受,突厥人就会翻脸,隔三差五的到太原来骚扰,李渊实在没空陪他们玩。
摆在李渊的是一个难题,想了一会,李渊吩咐,去把突厥的使者请来!
部属走到一半,李渊叫住了他:
“不, 我亲自去见突厥使者!”
李渊亲自跑出晋阳宫接见了突厥的使者。李渊对远道而来的外交使臣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并请使者大人转达自己对始毕可汗真情的问候。然后双方举行了亲切的会谈。
大家都懂,以上皆是套话,也叫屁话,我们真正关心的是李渊到底有没有受突厥人的狼头纛。
从会议结果来看,似乎受了,因为突厥人很高兴,表示很满意这次的会谈,但从另外的资料显示,李渊表示自己南下将是匡服隋室,以此拒绝了对方的狼头纛,为了补偿突厥人受伤的心灵,李渊承诺自己将打对方的军旗。
这是关于初唐的一个迷,很多历史学家就此研究,并提出截然不同的看法,还原历史真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也不想在这上面吃这种苦,因为有没有称臣也许并不重要。
就算摔倒并不重要一样,重要的是能不能爬起来。称臣自然是一种耻辱,但如果能知耻后勇,当日的耻辱将使成功更为珍贵。正如史学家陈寅恪在其著作《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的最后写道:初虽难之,终能反之,是固不世出之杰之所为也,又何病哉!又何足病哉!
日期:2012-10-31 17:27:23
126.
突厥人满意地离开了长安,与他同去的,还有刘文静,刘文静是受命拿着始毕可汗开出的空白支票去突厥银行兑现兵马。
对于这种空白支票,一般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如果有可能,把银行提空了也行。
李渊悄悄给刘文静指定了一个数额。让他快点去,但不必急着回来。
万事终于俱备,数天后,太原的郊外兵马大集,红白军旗夹杂。白旗是突厥人的旗帜,而红旗是隋朝的旗帜。明显,李渊又玩了花招,白旗是用来忽悠突厥人的,而红旗是给天下人看的。这两种军旗夹杂,造成了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郊外红白相间,正如花园。
是的,这就是那首《桃李子歌》所说: “桃李子,莫浪语,黄鹄绕山飞,宛转花园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