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榻之侧有虎狼--------漫话日本近代史》
第40节

作者: 齐鲁青青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5-31 08:36:23
  九、甲午战争(1)
  以日本的逻辑,对朝鲜、清国的战争不可避免。
  远的有丰臣秀吉的“先征服朝鲜,再定都北京,进而征服印度”的狂想;近的有吉田松阴的“失之于美俄者,得偿于朝鲜、中国”的国家战略;等到了山县有朋,朝鲜、中国东北都成了日本的“利益线”,战争就是早晚的事了。

  但战争怎么就在那个农历叫甲午年的1894年打起来了?那时老大清国还雄有陆军100多万,北洋水师也号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啊。而日本虽然在明治维新后国力日盛、军力精进,但对清国远没有达到稳操胜券的地步。
  细细分析个中缘由,对我们现在大有好处。
  日本的明治维新正赶上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工业化发展很快。以纺织业为例,1887至1892年,五年时间里纺织设备增加5倍,产量增加9倍,技术水平接近英国。但它却没有英国那样广阔的市场,产品推积如山却卖不出去。为了打开市场,日本纺织协会决定不计盈亏每年向中国、朝鲜倾销3万件棉纱。可是,用尽了吃奶的劲儿,1890年才卖出去31件,又过了一年,“形势大好”,销量翻番,也才卖出去109件。没办法,纺织协会只好作出决定:限产。5000锭以上纱厂,每月停产8天;5000锭以下的,每月停产4---7天。

  成品情况如此,原材料供应也有问题。日本地处海岛,棉花纤维短,不适合机械纺织。大半棉花要从清国、朝鲜进口。定价权在别人手里,一直降不下来。
  该便宜的进价很高,该昂贵的卖价一直上不去,这可怎么弄?
  纺织业如此,其他行业也好不到哪儿去。
  还有就是粮食问题。日本国内的粮荒始终存在,耕地人均不足1.6亩,粮食更是每人日均不到1斤。

  为了解决饿肚子问题,日本在《江华条约》签订后,盯上了朝鲜的大米。它抢购大米的方式很损:放高利贷。利滚利后,朝鲜的新米一上市就几乎全部抵了债,进了日本人的肚皮。日本粮食价格低,就能保证工资水平低,工资水平低就能保证老板有钱赚。这也是朝鲜人痛恨日本的一个根由。
  但甲申政变后,情况变了。清国控制了朝鲜政府,出台了《防谷令》限制粮食出口。捎带着还把日本在朝鲜的其他市场份额也抢去了不少。
  雪上加霜的是1889至1890年,日本农业连续歉收。日本老百姓也有个传统,挨饿就抢米,几百年传承下来,已经成了习惯。1890年初,抢米风潮已经波及全国。
  所以,无论是为了抢原料占市场,还是填饱肚子,不想花银子,就得干一仗。
  经济形势不好,政治局势就动荡。这和没钱花的两口子老掐架是一个道理。
  1890年11月,日本帝国议会成立。从那时起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四年时间里,总共召开了六次会议,议会和内阁吵得不可开交。结果是议会三次被解散,内阁也被干倒了两回。
  打到最后,议会和内阁意见一致:枪口对外!
  这也和不正经的两口子掐到最后决定抢劫一样。
  这是国内。
  国际的情况也让日本坐不住凳子。
  清国控制朝鲜后,日本的势力受到限制。比这更揪心的是,俄国在割占了海参崴后,租借了朝鲜北部的永兴湾,加快染指朝鲜。沙俄的老冤家英国也如影随形开始在朝鲜南部的渗透。日本赶紧租借了扼守釜山港咽喉的绝影岛以应对。
  1891年3月,俄国开始修筑莫斯科至海参崴全长近1万公里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消息传来,日本举国震惊。沙皇毫不掩饰自己筑路的目的:“无论是欧洲还是东亚发生纠纷,这条铁路都会发挥重大作用,而且将控制太平洋上的国际贸易,使俄国在远东压倒一切欧洲国家”。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条铁路一旦建成,俄国就将摆脱英国的海上控制,其物资、军力可源源不断输送到东亚地区,而且效率大大提高。

  以前,从欧洲到上海,如果经由英国控制的苏伊士运河,需时45天。改经西伯利亚铁路后,就只有短短的20天了。
  山县有朋说:“吾人应切记,西伯利亚铁路建成之时,即朝鲜多事之秋;朝鲜多事之秋,即东洋发生一大变动之时……,此岂非对我利益线感触最深之冲击乎?”
  日本政论家大石正巴甚至惊呼:“西伯利亚铁路将席卷日清韩,逐英国于太平洋外,日本之寿命将随着西伯利亚铁路之延长而缩短。”
  日本驻德公使馆武官福岛安正更是三次深入西伯利亚地区,历时300多天进行侦查,并将详细情况报告给山县有朋。山县有朋据此再次断言:“东洋祸机不出今后十年”,日本应做好准备,在铁路未建成之前,“遇有可乘之机,即应进而准备收取利益!”

  也就是说在面对强敌俄国之前,必须先制服清国和朝鲜。
  所以,日本对朝鲜的渗透明显加快了脚步。
  当时,法国著名漫画家比戈特用一幅漫画形象地勾画出日清俄在朝鲜的利益争夺关系:日清两国在水边怒目而钓(鱼指朝鲜),沙俄则依在桥边虎视眈眈……
  等不得啦。

  那就着手打吧,又不是没有准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