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
第60节作者:
猪猪然2011 书信中写道:将军此行,务必要主动进击,切不可拖延时日,否则,燕军后援一到,齐军要胜定是极难。
到这里时,该书信还说得过去,毕竟百战百胜的二十万齐军单挑十万燕军赢面极大,坏就坏在后面还有一段要人命的恐吓言词:那五国妄想图谋齐国,不痛击之,难消寡人心头之恨……齐军此战若不能胜,大小将官全部处死,且受连坐之罪,将军可好自为之!
这下触子将军算是明白了:齐军非但要主动进攻,而且只能胜不能败。万一不幸战败,非但自己的性命不保,其他将领以及大伙的家人也得一并完蛋。
那就没得选择了。触子阅完书信后,传示其他将军一起看了,然后大伙胆战心惊地率领二十万齐军竞相过河。
齐军强渡济水的消息很快传到燕军主将营中,副将剧辛等人见状向乐毅提议道:“齐军历来强盛,我军后援又尚未赶到,不如趁此机会半渡而击之,方能无虞。”
乐毅摆摆手道:“齐军装备精良,经验丰富,若是一味死守,我方反而进攻不便。如今他们想背水列阵反守为攻,正合我意。”
言罢,他命令燕军紧守营寨,胆敢出营作战者定斩不饶,任由大批大批的齐军陆续渡过河来。燕军十万,齐军二十万,三十万大军于济水以西摆开了规模宏大的战场。
二十万齐军渡河完毕后,仗着人多,对燕军展开了势头凌厉的冲击。尤其是触子等人,明知不胜便是一死,一齐卖力向前。乐毅见了毫不动摇,以“亡国之耻”鼓舞手下军士,并亲自位于营寨前端指挥防守。
一边是“不胜便死”,一边是“亡国之恨”,两边卖力争斗。一番大战下来,最终还是守方凭着营寨坚固之利获了优势——齐军猛攻数日,取胜不得。
这便是乐毅的高明处了。前些日子,他独率十万燕军抢先赶到济西,只为抛砖引玉——齐闵王妄自尊大,果真没将之前屡战屡败的燕军看在眼里,因此才有那封威逼触子的书信,齐军也才敢稀里哗啦的抢着过河。其实这些年里,燕军韬光养晦,又兼乐毅调教得当,实力早已今非昔比,莫说才守了几日,就是守个几十日,也绰绰有余。
齐军连续好多日拿不下燕军营寨,很快处境堪舆,因为燕军后援不日将至,这等形势下,背水列阵的不利之处便显现了出来。乐毅熟知兵法韬略,哪能不知其中奥秘,他也不派大军出营挑战,只是每日挑选轻骑兵数十人在紧贴着济水西岸的齐军营外四处巡逻,明确告知齐军将领:您等来得,却去不得了。
触子虽有些才干(不然齐王也不会独独选他为大将),却无以寡击众的勇气,因此能经得起乐毅这番考验,直急的整日抓头挠腮。想来想去实在无计可施,也只得和当日田忌一样用起一招“走为上”——他抛下二十万齐军,自顾逃命去了。
若比作下棋,齐军的处境已是死局,总而言之是胜不得了。可齐王事先又说了,不胜就得丢脑袋。触子为了活命,只好出此下策,也属无奈之举。
触子这一逃不要紧,很快引起了连锁反应:其他齐军将领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效仿,独独把二十万苦大兵给扔在了济水河边。
一般每逢有战事时,出现“逃兵”并不稀奇,但出现“逃将”倒是个稀罕事,而且是将军们集体大逃亡,这一仗齐军堪称打得稀里糊涂。就在这一日,齐军大营不出意外的发生了大乱,蚂蚁般四处乱窜的齐军把对面的燕军大营都给震惊了。
齐军大乱时,其他四国军队已赶到了离济西战场不远处,乐毅本就有心在众盟军前展示燕军的实力,见齐军那边出现变故,当机立断,不再等三十万大军集齐就率先出战。齐军只顾逃命要紧,战意全无,在一位名叫达子的小将率领下,散乱地摆开来时的渡船争先恐后地过河。一场“船只争渡战”打下来,燕军大胜,斩杀齐军过半,缴获的物资、粮草更是不计其数。
其他各国军队姗姗来迟,只能尽逮些漏网之鱼略试身手了。众将军见燕军战绩辉煌,顿时对乐毅以及十万燕军肃然起敬——好一个“上将军”,果然能力非凡!无人敢再小觑当惯了“七雄老幺”的燕国。
战局大定后,五国大军重新合兵一处,耀武扬威于济水西岸。乐毅见众军集齐,毫不仗功逞强,当即下令将斩获的战利品与那四国平分。在众人的啧啧称赞下,乐毅光芒万丈,似乎弹指之间,刚刚遭受惨败的齐国便可轻易灭去。然而,在一片饮宴庆贺的欢快声中,他却整日忙碌于军务,出奇的冷静。
日期:2013-09-01 13:57:38
第五十三回:乐毅率军渡济水,达子领军迎强敌
距离“济西之战”刚过了没几日,秦军主将突然辞别乐毅,先行率军回国——秦国的目标只是削弱齐国,目的既已达成,便无再战的道理。
秦军前脚刚走,韩军主将也来请辞,不日也旋即回师——韩国最大的敌人不是齐国,而是秦国。秦军既已开拔,不得不紧随其后。
见这两国兵马先后动身上路,赵、魏两军主将也坐不住了,一齐赶到乐毅帐中也来请辞。乐毅见了,心念一动,想道:这几国军队既然去意已决,不如且做个顺水人情,好叫他们对我燕国感恩戴德。我军方有大事要做,可不能教他们坏了事。
于是,他打定主意,对赵、魏两国将军说道:“本将奉我燕王之命,不攻破临淄誓不回师。经过这几日休整,眼下我军便要渡过济水去了。我军去后,赵军可挥师攻取河间,魏军可出兵夺取宋地。齐军主力有我军相阻,你等必能得偿所愿,祝二位旗开得胜了!”
(“河间”指今河南献县东部一带,原是赵国领土,后被齐闵王派遣军队从赵国手中夺得;“宋地”指先前被齐军攻占的宋国领土。这两地赵、魏两国一直想得,却又畏惧齐国威名不敢去夺。)
燕军甘做挡箭牌,这事再好不过,两位将军听了这话,一齐大喜。燕军的战力他二人之前见过了,必能确保赵、魏两军身后无恙。只是,平白无故受此大礼,怎的过意得去?
乐毅知那二人有顾虑,微笑道:“此次四国相助我军伐齐,恩情隆重尚未重谢。何况,我军渡过济水之后,也需二国军队替我方掣齐国之肘,若不然,齐国号称精兵百万,单凭我一军之力怎能取胜?”
二位将军听后,再三拜谢,然后各自领兵去了。
乐毅见参与合纵的各国军队都已撤走,便整顿燕军,下令立即渡河,向齐国都城临淄进发。这时,副将剧辛上前提议道:“上将军,在下有一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乐毅颔首示意道:“但说无妨。”
“上将军自问,您与先时吴国名将孙武子相比,孰强孰弱?”
“本将愧不敢与之相提并论。”
“那就是了。纵如孙武子那般韬略,能攻下郢都却不能守,吴国更因此一蹶不振,最终为越国所灭。将军的才干虽高,但眼下诸路援军都已撤走,单凭燕国一己之力岂能与齐国抗衡?为今之计,不如趁着齐军乍败,胆战心惊时,让齐王将北部边境的几座城池割与我方,这样一来,齐国国势已被削弱,燕王处也可交代;若不然,我军过河之后一旦不能取胜,则眼下二十万齐军大败之祸便落到燕军头上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