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10:我的十年》
第5节作者:
垆酒 为什么一定得说说她呢,因为我觉得这位老师实在是太不简单了,她的故事都能够拍一部励志电影了。
秦依毕业于我们山东的曲阜师范学院,由于她的老家在我们这里,所以毕业后她就回到家乡找工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曲师”这块牌子在山东教育界还是比较响的,秦依是正经的曲师本科毕业,照理说,她想留在县城工作是板上钉钉的。可天有不测风雨,秦依最终竟然被我们县教育局分配到一个偏远的乡镇中学当语文老师!!!
教育局的解释更是荒唐的令人发笑:秦依还很年轻,缺乏工作经验,需要到基层锻炼锻炼!我并不是觉得回农村教学不好,可当时和秦依一起回来的还有我们县黄副县长的亲外甥女,她就留在了县城,难道她不年轻吗?她不缺乏经验吗?为什么不让她一起下基层锻炼呢?秦依本身就是农村家庭出身,待在农村已经二十多年了,还得回农村锻炼??写到这里,想必“教育局之心——诸位网友皆知了”。
听到这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你们猜猜当时的秦依是怎么办的?
立刻消积起来,性情大变,终日以泪洗面?
要么就雷霆大怒,砸光家里的锅碗瓢盆,抱怨自己没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
再么就到有关部门检举我们县教育局的“黑箱操作”?
……………………
……………………
人家秦依得知这个消息后,啥反应都没,规规矩矩高高兴兴的拿着教育局开的介绍信就到那所乡镇中学报到了。从对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我们恰巧能看到秦依的高明之处,她心里其实非常清楚,这就是明摆着的不公平,但社会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我们需要去适应这种现象,我的家庭就是农村的,这永远也无法改变,我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会获得别人的认可,我也不会到有关部门去举报,因为摊上这种事情的又不止我一个,万一让人家发现了,且不论教育局,就是黄县长说一句话,我一辈子也别想当老师了。当时的秦依年纪尚轻,却十分懂得隐忍,知道在必要时退让,她始终觉得只要自己努力,不松懈,早晚都有出头的机会,当然她以后的人生也印证了这一点。
在我看来,当一个人遭遇到不公平的对待时,却能做到克制胸中的怒火,理智的分析问题,表面上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能做到这一点不仅仅是涵养的体现,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秦依到了那所中学后,表现出超乎常人的用功和努力,每天五点半下班后,她总是继续留在办公室里整理教案;周末其他老师租车来县城逛街,她却一个人待在教职工宿舍里研究课本;镇上一旦组织老师到县城听课,她肯定报名,为的就是学习更多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逐渐的,秦依任教班级的语文平均成绩多次在全县统考中名列前茅,她本人也在镇级、县级讲课比赛中崭露头角。尽管如此,秦依还是在那所农村中学当着普通老师。
三年后,也就是一九九八年,时来运转,秦依的机会终于被等来了。
当时是,教育厅组织了全省语文讲课比赛,我们县有一个名额。由于这种大赛在我省不多且竞争激烈,很多人都怕无功而返遭人嘲笑,故这一个名额迟迟没人敢要。教育局长一看急了——这可咋整?于是他放开条件,只要是我们县的语文老师,谁都可以参加。这个天赐良机让秦依争取到了。
秦依永远都忘不来去教育局盖章的那天
秦依把申请表恭恭敬敬地交给办公室的李主任,李主任五十多岁,头发微微谢顶,是个出了名的势利眼。
他压根没瞅那份申请书,一边喝茶一边打量着秦依,“哪个学校的?”
“李主任,我是XX镇中学的。”
“切”李主任不屑的撇撇嘴,“农村中学呀!”
“…………”秦依脸红红的,没说话。
“行吗你?”李主任眯着小眼
“…………”秦依仍然没说话
“你要是去了,那不等于给咱县里丢人吗?”
“…………”秦依的脸更红了,但还是保持沉默
就这样被刁难了整整半个小时,李主任才在秦依的申请表上盖上了印有“同意”的章。秦依鞠躬说了声“谢谢”,却发现李主任根本没理她,手拿着电话:“……喂,王局吗?菜我已经定好了,还是老地方……”
出了李主任的办公室,秦依哭了一路…………
一个月之后,秦依赶到济南参加了山东省第一届语文讲课大赛,由她主讲的《羚羊木雕》动人传神,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在二百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第九天,比赛结果公布,秦依荣获第一名!注意,是全省第一名!!
消息一出,大家纷纷议论:这个秦依是谁?秦依也由一个默默无闻的乡镇中学教师成为大家谈论的焦点。一时间,来自聊城的、日照的、青岛的一些学校主动找上门来,愿意出高薪聘她到那里教学。我们县自然不愿意这么个人才从眼前溜走,一纸调令,秦依立马来到县实验中学,刚入校就分到了一套房子,当年,她才26岁。
一般情况下,青年教师就分房子会被同事说闲话,可是秦依没有,因为大家都觉得她是靠自己干上来的,理应享受这个待遇。看到了吗,社会就是这样,永远是弱肉强食,有本事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尊重!
得知秦依将担任我们语文老师后,大家都揣测这个锋头正劲的女老师会有多大的架子。可上第一节课,秦依就准时走进我们班。当时她穿着一身浅色的运动服,扎着辫子,眉目清秀的她充满朝气,完全一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模样。声音不高的她面带微笑,“大家好,我叫秦依,是你们的语文老师,希望我们在未来的三年当中共同努力!”
讲台底下掌声雷动……
杜月笙说:“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 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如果秦依算“头等人”的话,那我要介绍的另外这位可就是正宗的“末等人”了…………
日期:2011-12-3 22:57:00
这个正宗的“末等人”叫李松波,是我们初中的生物老师,也是我们班初二时的班主任,如今在临沂市罗庄区某局任公务员。
李松波是77年的,教我们的时候也就二十二岁左右。此人长得胖墩墩的,留着个大背头,这个和他年龄极不吻合的发型,还总爱抹上靓靓的发蜡。他整天戴着副眼镜,不过不是近视镜,是个平光镜,就是那种专门用来装知识分子的“利器”。据说他是中专毕业,托门路才进的实验中学,可我们都觉得不像,李松波是中专毕业?快别侮辱“中专”这俩字了,他小学能读完就不错了!这个人不仅专业知识不过关,反而,卖弄才学正是他的拿手好戏。
他搞得最为经典的一次,就是我们初一下学期全市组织教研员到各县级中学听课,来到我们学校,正好抽到了他的生物,当时连县教育局局长都亲自到场,就坐在我的身旁。要换别的老师,那心里肯定得战战兢兢地期盼着早点结束的好,可人家李松波呢,却认为又是一次“展示自我”的绝佳时机到了,临下课的时候,他突然深情地凝望着窗外,来了句:“明天就是清明节,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了,我提前预祝各位领导和同学节日快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