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以为自己乾纲独断,一句话就能把群臣给打发了,没想到这个时候老臣冯道站了出来,脑袋摇得好像拨浪鼓一样,对龙椅上的柴荣不理不睬,在朝堂之上弄得柴荣大失颜面!
《资治通鉴》和《旧五代史》上详细地记录他们君臣的这次对话:
柴荣道:“当年唐太宗平定天下,哪一次不是驰骋疆场,事必亲躬,朕又岂敢独自偷安!”
群臣一愣,行啊,小伙子口气不小,没本事不是你的错,可是你要不知天高地厚、自比唐太宗,那可就是你的不对了,大家忍着笑都把目光投向老滑头冯道。
冯道心里也乐得不行,但是一辈子伺候了那么多的皇帝,早就练就了一颗耐心,不紧不慢地道:“唐太宗是什么人,陛下岂能如此相提并论?”
如果柴荣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就是唐太宗,那估计连他自己都会觉得有点脸红,于是只好以双方力量的对比来反驳冯道:“刘崇不过区区几万人,我们兵强马壮,破刘崇那还不是以山压卵!”
冯道耐着性子道:“老臣老眼昏花,还是没能看出来,不知道陛下能成为山否?”
柴荣当场晕倒,这老家伙今天这是怎么了,以前不是挺有眼力见的吗?
柴荣就好像当年的刘承祐一样,在心里暗暗地给这老东西记下了一笔账,没多久就打发他去“郭威治丧委员会”当主任去了!
这是朝议啊,满朝文武都是一片反对之声,如果柴荣再坚持御驾亲征,那么就不是乾纲独断、力排众议,那就成了一意孤行、铤而走险了,真是尴尬之极!
日期:2010-01-09 09:28:26
连载(44)
在这个最为关键、也让柴荣尴尬万分的时候,有个人挺身而出站了出来力挺柴荣。
此人就是郭威临死时任命的一位重臣王溥;后来赵匡胤夺位的时候王溥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后文我们还会详细地叙述,现在简要的说几句。
王溥,生于后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后汉乾祐年间的进士,郭威带兵平定河中时,王溥投在郭威的帐下任军中从事。
郭威平定河中后,得到了李守贞集团的大量文书,当中就有朝中的权贵和叛贼来往的秘密信件。按照郭威的意思,对于这帮吃里扒外、有反叛朝廷之心的人,一定要按图索骥,一网打尽,而这个时候27岁的王溥规劝郭威道:“魑魅之行,伺夜而出,日月既照,氛沴自消。愿一切焚之,以安反侧。”《宋史 王溥传》
这种事自古有之,算不上什么大谋略;不过以郭威当时的身份,加之又正在气头上,而王溥却能够及时地加以提醒,这就难能可贵了。于是郭威听从了王溥的建议,结果自然是大得人心,由此王溥成为了郭威的心腹。
他的官职也是一路飙升,从太常丞、左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一直升到户部侍郎、端明殿学士。
郭威临死前将王溥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并且感叹道:“吾无忧矣。”——就这样王溥一跃而成为当朝宰相。
有王溥这样的忠臣力挺,再加上禁军殿前司里的张永德和赵匡胤等高中级将领做后盾,柴荣觉得自己还是能掌控住局面的。
我们不得不为我们的那两个年轻的将领感到遗憾,如果赵匡胤和张永德这个时候也在朝堂之上,那么一定也会力挺柴荣的;呵呵,可惜他们资历尚浅,还没有站在朝堂上侃侃而谈的资格!
从这次战前会议上我们就也可以看出,当时柴荣决定要和北汉拼死一战在国内并不具备充分的政治基础;不仅如此,就是一年后王朴给柴荣上的《平边策》一文中,我们从字里行间也可以看出,作为柴荣最初班底的代表人物、柴荣的首任亲信大臣王朴也是不赞成柴荣的这次军事行动的。
那么柴荣真的是孤注一掷、不计后果,要和刘崇打他个鱼死网破吗?
不然,柴荣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
我认为柴荣执意要御驾亲征是有他更为深层的考虑。
首先,当时后周王朝的两大军事统帅王峻和王殷已经在政治斗争中死去,剩下的那些藩镇的节度使都难堪大用,而这一战又关乎到后周王朝的生死存亡,所以此战必须取胜,——胜了,他这个皇帝的位子就会牢固,个人威望也会迅速飙升;可是一旦败了,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其次,如果柴荣不御驾亲征,那么有资格当此大任的就只有先帝郭威的外甥李重进了!
李重进,武信节度使兼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当时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一职空缺),既手握兵权又兼领藩镇,如果让他挂帅出征,以全国之力支持李重进平叛,——败了,后周王朝同样岌岌可危;如果胜了,以李重进的敏感身份和偌大的战功,必成尾大不掉之势,为朝廷留下心腹大患。
那样柴荣的皇位照样摇摇欲坠,因为他心里很清楚他的养父郭威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在冷静分析了局势之后,柴荣这才决定亲征。
所以此招虽险,柴荣也是看准了才出招的;但是柴荣并不是个莽撞的武夫,而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为此他做出了以下安排。
四路大军迎战北汉和契丹联军!
东路是由天雄节度使符彦卿、镇宁节度使郭崇(此君大家想必很熟悉)率军自磁州(今河北邯郸磁县)出兵,从背后攻打刘崇军。
西路由河中节度使王彦超(这位仁兄大家就更为熟悉了)、保义节度使韩通率军从晋州(今山西临汾)北上,从西侧进击刘崇军。
这两路大军的统帅是由地方节度使组成,采取的战法也是迂回战术,企图由这两路大军先切断刘崇军的后路,然后围而歼之;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两路并不是后周军的主力。
除此之外,南路军(也称中路军)是由禁军侍卫司组成的,统帅就是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李重进,另外还有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义成节度使白重赞。
李重进所率的大军作为柴荣的先头部队自泽州(今山西泽州)北上,从正面迎战刘崇军。
这三路大军气势汹汹、浩浩荡荡,雄纠纠气昂昂地一副与刘崇鱼死网破的架势;可是柴荣却对他们都不放心,紧跟在他身边的殿前司禁卫军才是柴荣真正意义上的嫡系部队,——张永德心里很明白这一点。
紧接着柴荣下诏河阳节度使刘词率部紧随其后,作为柴荣军的后备力量;然后以郑仁诲为东京留守,于显德元年(公元954年)3月11日率军离开开封。
有一点柴荣很像郭威,那就是在会上发言随心所欲,既往不咎;可是一旦形成决议那就是军事行动了,任何人对此不能再有任何异议,只有全力配合、众志成城!
——可就有人不长眼,等柴荣大军赶到怀州的时候,控鹤都指挥使赵晁放言:“敌军势大,我们这样好像不行啊!”
柴荣这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主儿没跟他说一句废话,直接就将他扔进大牢里去了;至于能不能出来,那就看这小子的造化了,然后马不停蹄地挥军北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