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真事儿,我身边那些中了巫蛊毒的人》
第3节

作者: zyy19890223602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5-28 22:10:00
  让巫婆破功的方法其实只有一种,就是让她吃狗肉或者牛肉,也许就像回族人不吃猪肉一样,但不同的是,回族人不吃猪肉是因为信仰,而巫婆不吃狗肉牛肉是因为有这方面的忌讳,她们认为狗肉牛肉是世界上最肮脏的动物。

  但是村里的狗就那么几条,要是去外面买狗又要走一整天的山路,思来想去之后,那小孩儿的爸爸盯上了一直趴在脚边懒洋洋的黑板。男主人本是不愿意的,即使再懒再蠢,黑板毕竟是养了好几年的狗了。但是经不住那小孩儿爸爸用人命和狗命的比较,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
  在后院杀狗的时候,男主人一家人坐在屋子里没有出来,只听到两声凄惨的狗叫,便没了声息,料理狗肉的时候,男主人家不懂事的老幺还指着红红的肉说:“黑板,黑板。”
  日期:2014-05-28 22:23:00
  狗肉用山上采的特殊香料炖了,盖住了狗肉本身的膻味,一切准备就绪,便去将巫婆请来,借口说年关前刚刚杀了猪仔,请她来吃刨锅汤。

  巫婆不疑有他,用筷子夹起一大块肉,刚要放进嘴里,一扭头没看见黑板,便警觉的放下筷子问:“今天怎么没有看见黑板啊?”
  男主人尴尬的说,黑板出去玩儿了还没有回来。巫婆仔细的盯着一桌的人看,然后拿起筷子将肉送进了嘴里。一顿饭吃得香喷喷的,很少看见油荤的巫婆整整吃了两大碗肉,抹了抹嘴角回家了。
  夜半时刻,巫婆突然腹中绞痛无比,翻身趴在床边哇哇的将白天吃的狗肉全部吐了出来,那肉已经变成了黑色,散发着一股浓烈的疝气,当巫婆闻到那股刺鼻的气味时,就知道自己中招了。
  之后经过那小孩父母的宣传,全村人都知道巫婆已经破功,没有人在害怕她,甚至村里的小孩儿都拉帮结派的跑去巫婆家捣乱,巫婆虽然怨恨,但是她再次降下的诅咒没有一次应验了。
  日期:2014-05-28 22:57:00
  我恍然大悟,原来外婆不吃牛肉和狗肉是从家乡带来的习俗,追问外婆不吃牛肉狗肉的原因,外婆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是从内心的排斥着。要是硬要追溯的话,估计是传说因为神仙都不吃牛肉和狗肉的原因吧。

  说到这里说个题外话,刚好有件事可以直观的表现出神仙对牛肉狗肉的厌恶。
  外婆的老家在狗场镇的一个偏远山村,叫长聪。长聪在大山坳里面,四周全是绵延的绝壁,而外婆的家就在绝壁之下的凹陷处,因为太偏僻了,周围的人家也很少。
  外婆小时候放牛到山上的时候,总会路过一个无底洞,要是丢一块石头进去,要很久才能听见回声,当地人叫它肖坑,因为洞口非常的隐秘而且极深,人一旦失足掉下去便没有了生机。
  外婆说她小时候对那个洞总有种莫名的恐惧和敬畏,原因是那洞十分奇特,每到雷雨天气之前,那洞里变会出现锣鼓喧天的喇嘛声,就像娶新媳妇的吵闹声,洞里传来锣鼓唢呐的声音,在空旷的山谷里形成巨大的回响。
  日期:2014-05-29 10:37:00
  每当这个时候,外婆总是惊吓的捂住耳朵闭着眼睛,不敢听不敢看。村里的老人说,洞里住着一条千年的大蟒蛇,蟒蛇成精后便成了蛇神,锣鼓声正是他娶新娘时喧闹的声音。
  其实类似山洞或者山沟怪音的传说在全国各地都出现过,有一期中央台的报道还专门调查了云南北部一个边陲小镇上,说是镇上有条斩马路,看上去并无异常,就像一般的小山沟一样,但是马到了那里就是不过去,甚至会受惊过度。科学家们好奇的扎堆儿去调查,却勘探不出任何奇怪的地方。
  更加怪异的是,那条斩马路一到了夜间便会出现奇异的战鼓号角声厮杀声,其中还夹杂着马儿的痛苦嘶鸣声,斩马路附近的居民们在深夜里听到这种声音,总有种置身远古战场的颤栗恐惧。
  镇上的老人家们代代口耳相传,说斩马路正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方,历史的帷幕虽然早就落下,但是那条路上还残留着千年前士兵和战马的鬼魂,人感觉不到,马儿却能感觉到阴间的气息,一到晚上那些士兵和战马的亡魂,还在延续着千百年无休止重复的战斗。
  日期:2014-05-29 11:08:00
  外婆老家长聪的那个洞里的怪音,通过现在科学的解释,其实就是因为洞壁极深而且拢音,再加上洞里天然的钟乳石错中复杂,洞壁全是浸润了数千年的石灰氧化膜,形成了一个大自然创造的天然录音机,或许是古代接亲的队伍从这人迹罕至的洞前经过,再加上特殊的气候作用,比如说雷雨天,喧天的铜锣声喇嘛声刚好被录音到了洞里,所以在之后的每个雷雨即将到来的时候,洞里便会传出热闹的锣鼓声。

  外婆老家的洞虽然没有云南的那条路来得那么蹊跷,却有着另外一个诡异的传说。那就是外婆常常津津乐道的——借碗。
  解放前夕因为生活困难,家家都没有余粮,有些人家里连一副像样的碗筷都没有,但是农村人遇到婚丧嫁娶这样的大事儿是绝对不会草率对待的,即使办一桌简陋的酒席也要整个村子的人聚在一起。

  要办酒席就需要大量的碗筷,筷子倒是好解决,自己劈木头做也好,但是碗却成了一大难题。那时候农村每个家里几乎都看不见白瓷碗的,就连粗糙的瓦土碗都很难见到几个。
  日期:2014-05-29 11:28:00
  有个专门帮地主家放牛的放牛娃儿,眼看年纪越来越大,好不容易家里给张罗了一门亲事,对象是隔壁寨子的姑娘,正准备接亲呢,对方却提出要办三十桌酒席,才肯嫁给他。
  三十桌酒席可不是一般人家能承受的,解放前农村走亲戚吃酒席一般就送几毛钱或者半袋白糖,关系好的还会送半瓶子散白酒。酒席一般就五六桌,要是只办五六桌,全村的碗凑在一起勉强够用,再加上到地主家借的两块儿银元刚好可以办。
  钱倒是借到了,无非就是多干几年长工吧,但是三十桌酒席去哪里找那么多碗?这简直成了放牛娃儿一家的心病了。眼看好不容易说来的亲事就要黄了,放流娃儿简直欲哭无泪。
  一次放牛娃在山上放牛的时候,天上乌云密布就要打雷下雨了,放牛娃手忙脚乱的想赶牛下山,天空突然毫无预兆的开始下暴雨,放牛娃忙将牛赶到草笼里,将牛的鼻绳拴在树干上,防止牛惊吓逃窜,脚下突地踩到一滩烂泥狠狠的摔在地上,手肘蹭破了大块皮,嘴里身上全是乌黑的泥水,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放牛娃突然悲从中来,趴在地上放声大哭。
  日期:2014-05-29 11:56:00
  放牛娃哭了好久,耳边突然传来锣鼓唢呐的声音,期间还夹杂着鼎沸的人声,只是听不清楚那些人在说什么,在这人迹罕至的山林里接亲?放牛娃感到奇怪,擦擦脸上的脏水站起来四处张望,可是周围除了瓢泼的大雨以外根本就没有半个人。正在这时天空响起一个炸雷,巨响震慑山谷,锣鼓的声音越演越烈,简直就像一队看不见的迎亲队伍从他身边经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