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01-16 11:15:00
导论一 从两件神坛文物说起
提到传世文物,中国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商朝晚期的传国礼器四羊方尊、可能是始皇命李斯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可能是唐朝书法家冯承素临摹王羲之真迹的《神龙本兰亭序帖》、也有可能是北宋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但是下面笔者所要介绍的两件文物,与以上提到的这些,几乎没有任何可比性。因为这两件文物从没有以任何一种文物该有的面目出现在中国任何一个朝代的官方记录里面,但是,这并不能削减哪怕一丝一毫来自它们以及它们的历任拥有者身上的浓厚的历史气息和绝对的研究价值。
之所以将它们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它们与中国的历史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具备着许多相同点:它们都是具备无上神力和灵性的宝物;它们的制造者都是个迷;它们后来都因为武力作用而被忽略掉原始作用;它们的每一次出现都几乎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可是它们却从来不曾得到史学家们的承认,只能不断地在人类的文化载体革新中不断改变着自己的本来面目。
一、关于宝莲灯研究的文献回顾
作为三界内首屈一指的无上神器,宝莲灯无论在天上诸神之间还是在人间世世代代的民众心目中都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在天界变幻莫测的历史进程中,它曾经不止一次地影响了甚至引导着历史潮流的指向,并无一例外地将它的历任持有者推至风口浪尖,成为三界的神话。
在人间,关于它的传说很多,各种版本不胜枚举,跨越领域种类丰富(包括戏剧、曲艺、评书、小说、绘画、传记等)。与之相关联的故事牵涉重大,大部分在天上地下都耳熟能详妇孺皆知,比如:女娲补天、封神演义、西游取经、劈山救母等。
可是由于年代久远,诸般事件的主要人物都是敏感群体,因此,关于宝莲灯的历史虽在人间广为流传且一次又一次地在勤劳与智慧并存的人们孜孜不倦的艺术加工中不断延续着生命,却终也因此失却了它的本来面目。于是,还原与宝莲灯相关联的这段三界史成为了一件意义非凡且相当棘手的工作。
比如,关于宝莲灯的本身功能就存有极大的争议。在常规的广为大众所接受的研究结论中,宝莲灯向来以蕴藏巨大神力,可以使持有者的战斗力和防御力以指数梯度放大的面目著称。然而,在本世纪初一个叫秋婷的文艺创作者却认为并非如此,她在一份名为《打开时间门户的钥匙:宝莲灯不为人知的奇妙功能》的天庭史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全新的观点:宝莲灯除了战斗功能外还具备时空穿梭功能!这一大胆且别具特色的观点在发表后立马一石激起千层浪。该观点的支持者认为结论虽然雷人,但是作者在报告中严谨细致的求证过程是足够令人尊重和信赖的(作者在文中详细地论述了刘沉香与仙女踏雪借助宝莲灯穿越回过去的一系列奇遇以及时空穿越所造成的倒置因果关系的逻辑性与合理性)。而反对者们的理由却要简单得多(事实上任何事情的反对者往往都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理由),他们就是认为这一切不过是作者一厢情愿的片面的臆想,是毫无根据的猜测...而已...之后,具有历史代表性的一幕——站在对立面的双方谁也不肯让步去放弃自己的观点,却又都无法说服对方,于是只能在无休止的口水仗中维系着动态平衡的僵局——发生了。
这时,一位叫李国立的时空学说爱好者站在秋婷的基础上拍摄了一部名为《宝莲灯:传说中的时空秘钥》的纪录片。由于影视作品的直观性与立体性要远胜于枯燥乏味的报告文学,这使得几乎任何一个都没有通读那篇报告却站在天平两端的人们都更加愿意借助这部有点长却不乏精彩的纪录片来一探究竟。结果可想而知,李成功地利用此片将时空穿越这个新颖的话题植入了上亿的观众心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视作当了一回渔翁),几乎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并且在近几年红火异常的影视题材——穿越。当然,这是外话,笔者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无非也只是想强调一点:关于宝莲灯在人间的一个争论就可以产生一个时代课题,足可见研究宝莲灯是否必要。
言归正传,除了上述争议外,还有一系列历史遗留下来的,几乎人人都要问上一嘴的,却又永远得不到答案的,问题。简单地例举三个如下:
1.宝莲灯的来历问题。
2.作为宝莲灯历任持有者中人气最盛,网络点击率最高的三圣母女士,她是怎么得到宝莲灯的,从什么时候开始获取持有资格的?
3.沉香劈山救母时最大的阻力是二郎神,然而令人不解的地方在于二郎神是劈山者的先驱,那斧劈桃山的伟大业绩可是轰轰烈烈地载入天庭史册的,无论出于理性与道德还是出于亲情与革命友谊,阻止沉香劈山都是极不合理的,况且三圣母还是他的亲妹子,可是他偏偏就是这样做了——为什么呢?
对以上这些问题,此前仅凭非官方史籍中的只言片语和戏剧曲艺中的零星碎片是绝难开展任何研究活动的。直到2004年,一个叫九年(这个奇特的名字可能反映了此人对受了九年义务教育怀有强烈的感恩情节)的天庭史研究人员在这种资料贫瘠的境况中幸运地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他的研究成果《宝莲通鉴》不但极致详尽地交代了三圣母杨婵女士一家与哥哥二郎神之间的恩怨纠葛,而且还联系当时的天庭内外环境实际,别开生面地讨论了天庭统治者玉帝与王母政治生涯中的失败与妥协,同时恰如其分地揭露了当时天庭公民日益高涨的精神-生理需求与无法满足这一需求的腐朽的《天庭宪法》之间的矛盾。这一举动,不仅是天庭史学研究中的创举,更填补了《封神编年史》以来长达数百年的天庭政治研究空白。
尽管研究成果丰硕,可是勤劳的九年研究员却没有抱残守缺,而是继续努力细致地开展了关于发生于《宝莲通鉴》年代之前的天庭史研究活动,并在2004年至2007年间著成了系统更为完善,挖掘程度更深的《前宝莲通鉴》。在《前》中,九年同志除了继续披露《天庭宪法》与杨戬、杨婵、天蓬、卷帘等人为代表的天庭公民之间尖锐的社会矛盾,还通过以五哥、狐妹为代表妖精阶层尝试向玉帝王母等天庭高层献媚来获取天庭户口、得到晋升机会却反被利用、迫害的经历,来折射当时处于三界社会体系底层的广大群众试图突破社会体制束缚却求进无门的悲剧性的、艰苦卓绝的若干普遍现象。
然而,无论是《宝莲通鉴》还是《前》依旧存在着极其明显的缺陷,许多重要的情节由于太过演绎化而缺乏史学研究该有的严肃和庄重。而且正是由于其对于人物情感的烘托与宣泄方面做得太成功,很容易引起读者的主观代入式情绪,这恰恰对读者全面地、客观地去理解历史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反而使得这两部非常有价值的著作无法真正发挥它原该产生的效用,也更加无法到达它原该达到的高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