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也讲些古怪事》
第20节

作者: 燕北烈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伙儿抓住这个时机,几步窜到庙门口,拉开门扇没命逃了出去。
  这一气逃奔呦!也没辨方向,也没择路径,总之离那庙越远越好。直到天色大亮他才停下脚步开始大口喘息。这时他才感觉出了身上的疼痛,低头看看,左边肋叉两道血口子翻着白肉,鲜血淋漓——死尸最后那一扑自己显然没躲利索,被它俩指头剐到了。
  看着看着,小伙儿俩眼一翻,晕死过去了。
  ......
  这以后多少日子,那两道伤口总愈合不了。血倒是不流了,但逐渐换成流出一些黄不黄绿不绿的水水儿,痛痒难耐。看了不知多少大夫,擦抹、内服了不知多少药物总不见个大效果。有见多识广的说他那是中了尸毒了,普通治法是不管用的。于是又求了不少相关方子,却依然未近痊愈。时间长了他索性也就不大治疗了,这就严重影响了他的起居劳作。
  (完)
  日期:2014-05-19 14:29:00
  旧兵营里发生过的奇事(18)
  这次咱们放松放松,说个新奇的。
  那是在抗战后期,爷爷带了几辆卡车从云贵交界处的一处仓库出发,往云南昆明拉油料。同车的是个河北新兵,主要负责洗车、加油、加水、摇火儿这些维护类的工作。
  几辆车鱼贯行驶两天多,没走出多远的路。原因是当时恰逢雨季,当地大雨不断,时常把去路冲坏,每每还需自己动手抢修,费力倒也算了,主要是耽搁了不少时间。作为带队长官,爷爷有些心急。
  可急归急,老天可不顾及人的心情。这不!在走上一处临湖公路时,他们沮丧地发现湖里涨上来的水又把眼前一段地势较低处的路给没了。
  大伙一劲儿骂娘。着人过去探探,还很深,车看来过不得。没法子,照老规矩,等吧!
  无聊之下,爷爷和那河北兵来到离水不远的一块卧牛石边,立着看水。只见远处烟水迷茫。湖的尽头似乎和一条江通连着,隐隐能望见几桅船帆。
  立了一大会儿,他俩觉得腿酸,便倚靠到石头上,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正在这时,在离他俩也就不到三十米的水面上忽的荡起一大片水浪,扑突直响。俩人惊奇,想着这得是多大条鱼才能荡起这么大的水花子呀。可还没等他俩细看,就着刚才的余波,两条从未见过的动物披挂着水花跃出了水面,又把浪花掀带起多高。

  那两只动物身子就像巨蟒脑袋却形同马驹子,明明可以看清是长了腿爪的。跃在空中只一瞬就又双双钻回水中,激腾起更大的浪头来。
  爷爷和那个兵揉揉眼再看,水面上它俩时出时没,仿佛在嬉戏。好大一会儿,在又双双跃起几次后,终于消失无踪,水面复归于平静。
  四外人们大多都看见了,聚集在水边热烈议论着。
  “知道刚见的那物是啥不?”爷爷笑问那河北兵。兵说不知道。爷爷说量你个兵蛋子也不知道,这回也是让你增加点儿经见哩!听好喽,那东西叫 蛟 ,和龙是亲戚哩。只不过它总出没在水里头,头上一般没有角或角很短。
  “您以前见过?”兵问。爷爷很得意:“当然啦!三五年武汉发大水,周边数十县加市区三镇被水囤住整仨月。当时我和舅舅正好从枣阳老家过去探亲,被困那了。后来汉口那边闹民暴,说他们地方官不贤,把他抓捆了要扔水里祭江神。我们去瞧看热闹,就见要行祭礼那块水面上浮起来得有几十条和刚才见的一模一样的蛟来......”
  “噢——您是说那物什和龙有亲份?”兵问。“嗯!是呀,龙的近亲好多呦,光是老百姓的叫法......”爷爷激昂地说着,就见那兵仿佛在自语:“哦,那我也是见过龙的。”
  爷爷停下话头,打趣他,问他见的龙有没有刚才见的 蛟 大。那兵说比那 蛟 大太多了。随即顺着这话头,兵讲开了自家的一段见闻。

  这个兵是河北正定县人,小时候他家就住在正定古城北门里。大约记事后不久,有一天狂风暴雨后,有人言说东关护城河边苇子丛里下雨时从天上掉下来一条龙。这消息轰动了四里八乡,人们赶集般过去瞧看。他也随着比他大十几岁的二舅一起去了,果然见一大片被压平的苇秸上趴着那么个动物:足足十大几丈长,身子覆满了鳞片,长着两对粗大的脚爪,不时发出一种低沉的、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叫声......别的地方一来他当时年龄还小,舅舅不敢抱他硬挤过人群,二来那物身上散发的气味实在腥臭难闻,招来太多绿头苍蝇,让人不愿近前,就没有再靠近仔细留意。不过但凡听到的说法无不确认那就是传说中能兴风作雨的龙。

  这条龙在原地趴了七八天。来看稀奇的人里竟有不少来自外县的。更有许多善男信女掂了香炉不计路远来膜拜。后来的一天夜里,又是风雨雷暴的,待人们天晴后再去原处看时,它已经消失不见,只留下了一大片被压倒的芦苇、水草,和一大摊黏滑、腥臭、下雨也未曾冲走的体液。
  ——世上说不定真的有过龙哩!
  (完)
  日期:2014-05-19 22:54:00
  旧兵营里发生过的奇事(19)

  这次这个故事有些血腥。上一篇见龙的两位人物,我爷爷和那位河北兵是要在其中担当角色的,不过都不是主角。
  当时已是抗战胜利后的次年,爷爷所在中央军某部汽车部队忽然接到命令,要其紧急抽调一连人车自驻地云南昆明出发赴山西省,接运一批晋绥军抗战期间曾借下,如今开始偿还的部分重要物资。
  赴晋名单很快确定下来,爷爷和那位河北兵名列其内。想到此去万水千山,路途艰险,大家都在心里暗骂阎老西儿。这老小子做他的山西王,弄得自己一省铁路轨距都不同于别省。出晋的物资往往转运不及堵满一省边境,还得劳烦等不起铁路运达的各省通过汽运流转,真是费时费力。可军令如山,再有牢骚也得不折不扣去执行。于是一个卡车队伍迆逦而出。
  车队行了十来天,走得磕磕绊绊。这天到了个地方,路标显示前面快到南充了。这时,他们有两个选择,一条路就地向西折,擦过成都再往北,经绵阳、广元入陕;另一条路继续向前穿过南充经由达州北上入陕。他们核算了一下,认为后一条路较比前一条要多几次船渡,太麻烦,就决定走折往成都的一条路。谁都没有想到,这一选择有份让每个人见识到一起匪夷所思的人间奇案。
  加载中—————————

  日期:2014-05-20 11:19:00
  承接上文:
  一开始走得很顺利。车队在成都郊外休整一天后开始右折北上,一路就快到绵阳了,这时听说前面正在修桥,只好停下等待。这种情况这些汽车兵司空见惯,觉得这一等不定几天呢,趁着滞留,不如在附近找个有趣去处耍耍,于是陆续有人请假。
  爷爷和那个河北兵也请了个闲出来转悠。他俩有个便当,就是可以开出先导车来。那车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式吉普,性能优越。因此他俩可以比其他人出去得更远些。

  他俩一路寻找着人烟辏集的镇店,不一会儿还真见到一座,只是不知个名称。他俩把车停到了个不碍事的街角,开始步行闲逛。见这个镇子还真够大,逛了大半天还没走完一半。俩人随便买了些土产,又走了一段,穿过最热闹的镇公所大街时都觉得有点累了,意兴阑珊,就打算往回走,驾车返回驻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