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乱世(唐亡宋兴惊变录)》
第31节

作者: 晴雯撕扇201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3-09-30 19:16:15
  在“削藩”的问题上,李晔原本打算按部就班地各个击破,但当韦昭度、王建还在西川跟陈敬瑄死磕的时候,有人已经坐不住了,三番五次要求朝廷出兵讨伐霸占着河东的李克用。
  谁这么积极?当然是李克用的老冤家——朱温!
  可是,朱温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找李克用的麻烦呢?答案很简单:闲的!
  秦宗权命丧黄泉,时溥困守孤城,中原已无劲敌,朱温突然感到有些寂寞。——汴州兵强马壮,终日百无聊赖,不言征战河东,敢问更待何时?

  为了造成更大的舆论压力,朱温还串通幽州节度使李匡威、云州防御使赫连铎联名上疏,要求朝廷抓紧出兵,与三家联合清剿李克用,彻底摈除沙陀大患!
  朱温的提议,在李晔的内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他想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能征善战的沙陀如今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如果不能尽早清除,必将后患无穷。
  他也不想打。李克用与朱温实力相当,朝廷有机会游刃其间,让他们相互牵制。如果过早地打破这个平衡,势必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这对朝廷有百害而无一利。
  李晔拿不定主意,便将皮球抛给了满朝大臣,朝堂上顿时吵成了一锅粥。
  宰相张浚、孔纬主战,认为这是“强兵以服天下”的大好时机,敲掉李克用这个“大魔头”,国家才能有好日子过。
  以太尉杜让能、侍郎刘崇望为代表的多数大臣反对兴兵讨伐,认为朝廷能过上安身日子不容易,好鞋不踩臭狗屎,李克用不惹祸已属万幸,你招他做什么?

  “一言九鼎”的杨复恭保持中立,认为李克用不能打,但安抚一下朱温是必须的。
  尽管反对出兵的大臣占2/3,张浚却坚持自己的意见,并不断游说李晔。实事求是地说,在当时的情况下,过早地跟李克用摊牌,并不是什么好事。因此,即便张浚吹得天花乱坠,李晔也不见得会同意。
  出乎意料的是,李晔竟然同意了!他想到了打起来的另外一种结局:朱温、李克用两败俱伤!
  李晔决定冒一次险,为了大唐的江山永继,赌一把!
  日期:2013-10-01 21:43:04
  大顺元年(890年)五月,李晔正式下诏,讨伐李克用。具体的作战部署是这样的:南面由中央军(张浚统领)和朱温负责,北面由李匡威和赫连铎负责,南北夹击,直捣太原府!
  对于这一仗,李晔的想法是,让朱温、李匡威、赫连铎跟李克用死磕,张浚带着中央军跟在后面“收拾残局”(也就是抢地盘),同时还要防备朱温搞小动作。
  出征之前,李晔向张浚秘授机宜:多抢地盘少打架;防止朱温借机扩张。
  李晔的算盘打得精,朱温“英雄所见略同”,也给自己的军队制定了作战总方针:仗让张浚、李匡威、赫连铎去打,咱负责“收拾残局”。
  李晔、朱温相互算计,李克用并不知情,但他清楚这次的麻烦不小,搞不好会跟当年那样被撵到鞑靼啃沙子,如果再悲催一点,完全可能变成刀下之鬼。
  李克用不敢大意,他得琢磨琢磨这仗怎么打。

  从南面打来的是中原汉人,虽然朱温这些年在中原吆五喝六的,但未必肯下血本,跟自己死磕,张浚的那点乌合之众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从北面打来的李匡威和赫连铎,跟沙陀一个操行,习俗相近、战斗力相当,又是两族合兵,不太好惹。
  基于敌情的分析,李克用决定采取“先北后南”的防御方针。李存孝率一部南下,借助地形和骑兵优势,牵制张浚、朱温的“南集团”,搅乱其相互协同的部署。沙陀主力则由李克用亲自率领,北上迎敌,跟李匡威、赫连铎硬碰硬。
  战局的发展,与李晔最初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驰。

  先说北面,李克用豁出性命“保家园”,又有“主场”优势,李匡威、赫连铎确实不是对手,最终被沙陀军击溃,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最有看头的还是南面。张浚谨记李晔的“教诲”,但只记住了三分之二——“少打架”这一条,忘得一干二净。
  为了多抢地盘,让朱温无地可占,张浚带着中央军在李克用的地盘上横冲直撞,攻城略地,忙得不亦乐乎,将朱温远远甩在后面。
  李存孝将计就计,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不断发起伏击。中央军被打得呜呼哀哉,张浚仓皇逃窜,朱温也被沙陀军顺道痛扁了一顿,好在损失不大,赶紧开溜。至此,南面的攻势彻底瓦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