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失忆:到底有谁是能真正相信的》
第19节

作者: 海客WALKER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想其实是因为中国市场缺乏透明度,而他说“缺乏了解”只是礼貌的说法而已。

  日期:2015-02-12 12:49:00
  “但这次我们有意向投资苏兴集团,一是因为公司层面对中国市场重视程度日益增加,想要在近期有所突破;二则是因为,我们对这次交易的中间方非常信任,因此在短短不到四个月时间,就把项目推进到现在这个地步。”
  目前交易还处于谈判阶段,史密斯的这些话曝露了己方的交易意愿,不利于他们的谈判地位。我想,应该是在前期接触中,交易的主要条款(例如收购价格)已经达成一致,因而史密斯对此次谈判非常自信和放松。
  所谓项目的中间方,指的自然就是我的明诚集团了。
  “我们最先接触这个项目,是因为克罗伊小姐的推荐,由于克罗伊小姐与我们有过多次合作,我们对她的推荐非常重视。但是克罗伊小姐并非直接推荐我们收购苏兴集团,而是介绍了明诚集团给我们。我们仔细研究了明诚集团的投资案例,觉得这是一家可靠的公司,这次收购项目的合作过程也证实了我们最初的想法。这一点,我们对克罗伊小姐是非常感谢的。”
  克罗伊小姐?这又是谁?看来最初穿针引线的人就是她,她跟明诚集团又是什么关系?

  日期:2015-02-12 12:50:00
  “我们了解到,在明诚集团既往的项目以及此次收购中,主导的都是冯先生,我们对冯先生的业务能力非常敬佩,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克罗伊小姐和冯先生,我们是不会贸然进入这个我们不熟悉的市场、收购苏兴集团的。”
  史密斯说话时不急不缓,略带一点鼻音,但是吐字清楚,让人听起来颇为舒服。他这一番话下来,在座的众人都点头附和,只有孙成美仍然一脸不屑的样子。
  何承启说:“冯先生是非常专业、可靠的投资人,这点在业内有口皆碑。三年前我与冯先生有过一次合作,至今印象深刻。”

  果然我们早就认识。
  日期:2015-02-12 12:50:00
  “那次冯先生与一家业内知名的投资机构——这里就不说是哪家机构了——联合投资河北一家钢厂,投资协议签过之后,冯先生五千万资金马上到位,而那家投资机构承诺的八千万资金始终不见影踪,半年之后,那家机构干脆利用协议里面文字上的漏洞,赖了账。原来这时钢材市场一落千丈,那家机构认定这生意铁定会赔,因此不愿往里投钱。这时钢厂资金链马上要断裂,冯先生毫不犹豫的替那家机构补上了八千万,钢厂这才周转过来。我问冯先生,为何明知赔钱还要再往里投入?冯先生淡然说,这投资本来就是为帮朋友的忙,若要挣钱也不会来投这钢铁企业了,既然帮忙,怎么能不帮到底?”

  众人边听边点头。
  何承启说:“冯先生,这笔投资现在如何?”
  我虽已不记得这件事,但也知道这样的投资绝不可能盈利,于是微微摇头。何承启笑着说:“果然。”

  他喝了一口茶,说:“说来惭愧,当时这个投资项目,我是作为那家机构的律师参与的,那被抓住漏洞的协议也是我参与起草的。为此我焦头烂额,若是钢厂闹上法庭,这事情在业内传扬开来,我一定会被当成那家机构的帮凶,作为律师的信誉也会极大的受损。冯先生补上那笔投资,当然首先解了钢厂的燃眉之急,却也是对我莫大的支持。”
  投行中的一个人说:“原来冯先生和何律师早就有过合作。”
  日期:2015-02-12 12:50:00
  何承启说:“是的。实不相瞒,木棉公司在前期考察项目的时候,曾要求我们了解冯先生和明诚公司的情况,这些情况,我们早就向史密斯先生报告过了。”
  所谓“了解情况”,其实应该是详细调查。这么说来,木棉公司之所以这么信任我,也跟何承启的报告有关。想到这里,我对何承启微微一笑。
  谈话间,此次谈判的其他各方陆续到达。苏兴集团、雪佛龙德士古、以及各自的律师、会计师、顾问等总数有十六个,加上原来会议室里的九个人,二十多个人将整个房间都坐满了。
  雪佛龙德士古方面来的人只是亚太区的一个副总,这让我非常吃惊。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涉及百亿美金的大项目,应该由总部高层出马才对。
  日期:2015-02-12 12:51:00
  由于此次谈判会议涉及方面众多,各方依次发表见解,非常耗费时间,中午大家简单吃了个工作餐就继续开会,一直到下午六点才结束。
  谈判进行的非常顺利——应该说,太过于顺利了。通常,这等规模的收购项目总是要拖拖拉拉很长时间,期间要开无数次会议,不停歇的提出要求、商讨、妥协、再提出要求,搞的人精疲力竭。而今天,七八个小时谈判结束之际,这次收购交易基本已经板上钉钉,只待执行了。
  这顺利的有点不对头,雪佛龙德士古是实际出售方,然而有货要卖的他们对交易似乎完全不感兴趣,到场的亚太区副总全程无精打采,好像是在例行公事,谈的都是别人的买卖。

  苏兴集团除了报告自己公司运营方面的事务之外,其他话题一律不参与,表现的好像在参加一个上级主管部门召开的务虚会议。其余律师、会计师、投行人员也多是在照本宣科。整个谈判期间比较活跃的只有木棉公司的两位和我。
  日期:2015-02-12 12:51:00
  最让我吃惊的,还是谈判确定的交易价格,买卖双方将价格定为九十二亿美金(以木棉公司的股份支付),这个价格是之前确定的价格区间的下限,大大低于我的预期,此前我以为苏兴集团的这部分股份有可能卖到两百亿美金。
  卖的如此便宜,难怪木棉公司对这次收购这么心急。
  然而,我只是代替雪佛龙德士古持股,不是真的持股,所以卖的价格低了也轮不到我来着急。
  谈判结束,大家多少有些疲惫,只有史密斯神采奕奕,好像苏兴集团已经进了他们的口袋,而他和同伴马上就能拿到一箱子钞票的分红。
  史密斯站起来,朝我伸出手来:“冯先生,合作愉快。”
  “非常愉快。”
  “希望这是我们在中国未来美好合作的开始。”
  “当然。”
  他低下头,准备收拾眼前桌子上的资料。
  日期:2015-02-12 12:52:00
  “史密斯先生,今天的谈判实在太顺利了。”我忍不住说。
  他抬起头来,笑了一下,这笑容里有一些神秘的意味,是那种“你该心领神会”的那种神秘,似乎我们俩有一个共同的秘密。
  但我根本没有“心领神会”。

  “应该顺利,”他说,“这也是冯先生你的功劳。”
  我报以一个同样的微笑。
  “剩下的事情,就是签署协议了。”他说。
  “是的。”这协议签起来也会很麻烦,需要几个公司的印章、法定代表人的签字,但是这点麻烦比起前期调查、谈判过程来说,那就不值一提了。
  “协议我在美国先签好之后,会加快送到你的手上,你们盖章、签字之后,这项交易就达成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