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从一介书生到大国宰相》
第6节作者:
扁舟湖上行 日期:2014-05-20 21:59:56
彼时,卢绛儿边和房玄龄倾诉着边珠泪如雨,“皇上曾经高度盛赞我爹爹有“有吏干。”当初皇上和我爹爹一起主持官员的选拔遴选问题,后来皇上让我爹爹一个人主持便罢,我爹爹执意不肯,可皇上说,‘这管人事这些事,朕也不熟悉,这差事,非你莫属。”想必如今皇上早把这些话抛在脑后只是偏听了那些奸佞之人的胡言乱语罢了。说我爹爹拉帮结派搞朋党,可我了解我爹爹,他为官一辈子,他尽心尽力举贤任能,都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这生在官家的女孩儿,果真如其父所说,知书达理,心怀大义,而且精通时事。还别说,将来白富美配高富帅,配房玄龄也不屈才。
房玄龄心事重重回到家,把卢府的事原原本本一五一十学给父亲听。从父亲的口中,房玄龄知道了事情的整个过程。
日期:2014-05-21 09:46:35
其实事件也简单,无非就是卢恺在选拔干部的时候,生了私心,一是提拔了朝廷叛臣的亲信,二来又先给自己的顶头上司的亲友安排了差事。而他这位顶头上司又和另一位重量级的官员有罅隙,就为这点事儿,被人家给冠上“私结朋党”的美名给黑了。
不管那位重量级官员的话别人信不信,反正皇帝信了,皇帝痛恨卢恺拿皇家的权利谋了私情,怒气冲天一口说不出两个,“革职为民,永不录用”来。
房玄龄心情凝重地点点头。房彦谦特意和房玄龄说,“儿子,你的恩师是位清正廉洁又务实的好干部,他从来不为公事循私情,也没有违背过朝廷的法度,从来都是公正公平不拘一格为朝廷选拔人才,所以才会犯小人。 做官容易,做清官不易啊!”
日期:2014-05-21 09:52:36
卢恺的事对少年房玄龄影响很深,恩师的顶头上司是大隋的尚书右仆射,相当于左右丞相的官职,而卢恺身兼礼、户两部的一把手,还戴着容城县侯的美冠,都是中央一品大员,这官帽说摘就摘了,比砍瓜摘菜都容易。
铁打的官场流水的官员,纵使清廉又如何,说抹就抹了,还一抹到底。清代曾国藩曾说过,“宦海之途当知畏”,前面在房玄龄的拜师宴后,他曾委婉地提醒房彦谦,怕将来官路迸断,累及房玄龄。
卢恺身居高位也知畏惧,每每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却依然没有逃过悲剧的结局。人世盛衰,神马都是浮云,是非成败转头空,为国为家一辈子,到头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日期:2014-05-21 17:10:53
第二章:
昨天亲历恩师的宦海风波,还残留些波澜。今天的历史,咱们话说两端。
秦岭昂首,泾渭波澜。岁月的潮汐漫卷着历史的尘烟,把咱们故事的主人公房玄龄席卷到了成年人的金海岸。
18岁,开花的年岁,左手锦色年华,右手绚丽倒影。现世,18岁的少年已经成人,面临着人生的决择与挑战。18岁的少年是羽翼渐全的鹏鸟,开始展翅独自搏击风雨。或是胸前挂红花走入军营,或是面临高考。所以,我们别荒废了青春的日子,做人要有目标感。
历史的时钟定格在公元597年,开皇17年。房玄龄年满18岁。和今天的少年一样即将面临进士科拔贡考试。
日期:2014-05-21 19:59:27
虽然房彦谦官职不是很高,只是司隶刺史,却是名副其实的中央政府部门的高级公务员。
似房玄龄这般的高干子弟,若他不是个天才,就是个蠢材,学业成绩平平,按他的家世,当时的他完全可以按照父辈人铺好的道路,罩着父亲头上的光环,走科举,入仕途,人生之路和仕途之路必定畅通无比。
他或许讨个京官儿当当,再娶个门当户对的大家小姐生儿育女过着最凡俗的生活。
若是他真的没有赶上好光景,没有在朝廷的皇榜上金榜提名。凭他舞文弄墨的高水平,最不如人也可托父亲的关系,在京城重要学府谋个教书匠的差事。
业余时间当当文学愤清写写文章,再整些个耀眼的头衔,做个知名学者。若是房玄龄真的不是块材料,若房彦谦少些耿直不阿,就在身边随便托个朋友比如薛道衡、张衡之流的小人物,给儿子谋个好差事,对于他们来说,也不过抬抬手就过的事
日期:2014-05-21 22:35:20
前面提到过房玄龄是个幸运的宠儿,有个世上最好的父亲,接受着最良好的教育,现在偏又赶上了朝廷在长安搞科举试点的好光景。
话说,隋文帝即位后,便废除了古老的“九品中正法”,推行了新的选拔人才的新办法,“岁贡三士”法。全国各州每年向中央举贡三人,并把这三个人品行成色的好坏与地方官员的政绩挂钩,做为考核地方官员的内容之一。当时房彦谦还是专门负责监察落实这一新改。
后来隋炀帝杨广在位时期,便开始着手建立进士科,用“试策“取士,开创了大唐科举制的先河。
彼时,大隋的“岁贡三士”又有了新的改革办法。中央政府重新修订用人的法度,并出台了新文件,规定凡五品以上京官和地方上各州的总管刺史,就是地方一把手二把手。
都有权按照“志行修谨,清平干济”这两科给中央政府推荐选拔优秀人才。虽然这一遴选人才的新法,一年之后得已正式颁布全国和普及。
日期:2014-05-22 08:20:12
可是现在,中央决定先在京城和周边几个邻近的城市先搞下试点。
京城的学子,近水楼台,都赶上了好机会。机会,有时便是天赐良机。它带着上帝的福音降临,但是它只降临到早有准备的人身上。降临到那些早就开始默默耕耘勤奋努力的人身上。这无论哪朝哪代,都是学习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
房玄龄,便是一个这样的人。今天机遇来敲门,适时抓住它。抓住机遇并早有准备才会顺利登上走向成功的方舟。
沉淀在历史长河里的成功之人数不胜数,很多著名的宰相,也依旧徜徉在泛黄的书简上,似三国时的诸葛亮,便是微末之人,布衣之身,束发读诗书,修得兼修身。在坊间博览群书,洞悉天下时政。待到刘备三顾茅庐,他早已储备了辅佐别人成大业的知识和能力。
秦始皇的宰相李斯入仕最初不过一微末的小官吏,他曾说,人无所谓能干不能干,人的聪明才智本来相差无几。
全靠自己能否抓住机会和选择环境。北宋改革名相王安石也是低层小官吏家庭出身,自小接受良好的教育随父亲宦游大江南北,有知识有阅历。
日期:2014-05-22 09:13:48
比如清代的罗锅宰相刘墉,便是官五代出身,刘氏家族五代为官,“三公二宰相”,刘墉的爹爹刘统勋集吏部、工部、刑部尚书于一身,还兼尚书房总师傅,军机大臣等要务。
和房玄龄一样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弟的宰相,同样的根正苗红,同样都是高干子弟,同样写得一手好书法,步入官场之后的他们同样的清正廉洁。千里谋官不为钱,两袖清风心里安。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