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失忆的这一年多,居然发现了人类文明起源的惊天大秘密》
第4节

作者: 尔果Ergo
收藏本书TXT下载
  注释:
  [1]. 1971年于斯坦福大学进行的一项心理学实验,将对象分作狱警和犯人两组,考察虐待心理倾向的问题。
  日期:2014-06-07 18:43:00

  4.
  之后的几天,任由我们喊天骂地或尝试沟通,仍然不被允许离开这所“监牢”。
  渐渐地,我们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也许这正是那“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来临的前兆。
  每天固定时间都有专人来送食物和水,只是每一次负责送食物的人都不一样。食物还算丰盛,这反而让我有些担忧:临行前的死囚们,都吃的还不错。

  我曾在那些人进来递送食物的时候,试图通过门缝向外观察。门外是个狭小的走廊,走廊两侧还有不少与此相似的铁门,也许同样关押着与自己命运相同的人。一些荷枪实弹的人不停地来回游走巡视,气氛压抑。
  我也曾经萌发过想要暴力抗拒并逃跑的念头。
  失去记忆的人没什么后顾之忧,大不了一死,也不过分分秒秒的事情。何况是这种比中奖几率还要小很多倍的“失忆方式”,活着就像个行尸走肉,没了亲人和朋友、没了老婆和孩子,简直比孙悟空的来历还要让人匪夷所思。
  可是,我总觉得有些不甘心,对这件事情的疑问倒还是其次,主要的问题在于,我对于死亡还是有着特殊的要求。
  因为“死亡”这种生物界的自然现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社会化演变,已经成为了一种玄妙的人类行为,不仅需要一整套仪式感很强的流程,当然还需要一个合适的地点。这并不是一种近乎于“老古董式”的对死亡仪式的刻板要求,而是人类的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共性关切。即便糊牛糊马糊纸人的“糟粕”已经逐渐失去了踪迹,找个清静安宁的地方安葬骨灰应该还算是于情于理的。

  所以我跟艾德之间有了如下这一段对话。
  “艾德,如果我们能出去的话,哪天我不幸遇难了,那你就把我烧了,然后把骨灰埋到随便某一个教堂或者寺庙的树下,我想长眠在一个宁静的地方,万物皆有灵。”

  “没问题,我一定做到。不过如果我死了,你还活着,那你也取个三尺白绫,吊在树上陪我去吧。我怕死了之后,还是谁也不认识,什么都不记得,我只记得你林非啊!”
  他似乎还需要些时间来理解我的意思,我还没到那种想陪他死、为他殉葬的程度,因为死在一个长得好看的人旁边,做鬼也会有很大的压力。我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安眠我平凡的躯体而已。不过后来,我还是逐渐发现我和艾德之间的确越来越有默契,甚至到了如胶似漆的“好基友”的程度。可从某种意义上说,那并不是我想要的,至于是不是他想要的,我就不清楚了。
  (这一路的调查,两年多的艰辛,他始终都在保护着我、陪伴在我左右,在这里先谢谢他。哥们儿,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死了,我一定陪你!但如果我死了,你没死,你得给我好好活着!)
  接下来即将开启的调查,的确是增加了我们的疑虑。
  这朵离奇的水仙花随着深秋气温的最后一次回升,慢慢打开了葱白色的花瓣,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它将持续散发玲珑的娇媚,还有不动声色的神秘味道。
  日期:2014-06-07 18:48:00
  5.
  【第四天——今天的早餐来得格外晚。】
  这是很反常的,他们那些人像汽车工厂的流水线一样,三天以来每一餐的时间都刚刚好,或许今天是有什么新情况。
  果然,又是一个新面孔打开了门,随即跟上了几个人把我和艾德“请了”出去。他们当时的确是说了“请”字的,但左右各有一个人掣住胳膊,这也能叫“请”的话,那他们那些人在小学时的思想道德课的确学得不怎么样。
  怀着不安的心情,我们两个走在狭窄阴暗的走廊中。我恍然觉得,这里提供的晦暗“场景”是没什么问题的,只是还少些手铐、脚镣这样的“道具”,否则还真有种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之前的阵势。
  走廊两侧大约有十几个房间,全部用厚厚的铁门与外界隔开。走廊尽头是一间安装了相同铁门的房间,我们进去之后,才发现这里并不是羁押“重犯”的牢笼,而是一间宽敞的办公室。

  房间里站着一个中年男人,个子很高,皮肤黝黑粗糙,就像小半年没刷的黑锅底。
  他走到我的面前,递上一张纸,上面写道:天主教望海楼教堂下方测定到异常能量的活动迹象,同各地情况相似,设备检测到这种力量生成于几亿年前,最近一百年间这种力量减弱的趋势增大,恐怕很快就要消失殆尽。
  “这是中心传过来的消息。”那个黑脸男人声音低沉地说道,“你们俩是在望海楼捡回来的,看来这就是天意。”其中“捡”这个字用得特别合适,我觉得自己现在就像是一条流浪狗。
  黑脸男人把头转向窗子,林非看到他的耳边有一条细长的红印子。就像爬了一条红色的蜈蚣,就是那种叫“哈氏蜈蚣”的节肢动物,也或许是某种新奇的纹身。

  “你这是什么意思?”我问道。当时我的脑袋里已经准备了一袋子的问题,我决定从袋子里一个一个地取出那些标记了问号的小纸条。
  “我想,我还是有必要简单地描述一下你们的遭遇。”他的语气比较诚恳,看起来不像是能对我这样善良的男青年做出“非法拘禁”这种事情的家伙,而至于艾德是不是个善良的男青年,我当时还真没看出来。
  “我们接纳过不少的集体失忆者,他们与你们两个的情况相似:不知从什么地方来,莫名其妙地出现在某些宗教设施的附近,身上没有任何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你们大概是经历了一段类似‘混沌’或者叫‘洗脑’的状态,或许就像活死人一样接受了某些指令,然后来到预定的地点,可不知怎么回事,又瞬间恢复了神智,只是记忆被洗清。”这个男人说道。
  “那你们又是什么人?”这是我的第二个问题。
  “我们只是中心下属的一个分支机构,把你们送过来的是中心的人,我们只是负责去安排你们进行调查。”男人说道,他显得越来越诚恳了,“这件事情的后续影响非常之大,不光我们在做,很多国家都在这样做。别说你们了,就连我也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甚至说连中心都还搞不清楚。”说罢,他招呼了几个人进来,小声说了几句,然后便把我俩带出房间。
  悲催的是,我当时满脑子的疑问还未来及发泄,就被堵了回去。
  我们两个被迅速带上一辆车,车子缓缓开动。

  我从来没见过这辆车子的Logo,那是一个难以描述的图案,有些像烘焙过度的巧克力曲奇,满是皲裂的花纹,或许是某款新出的自主品牌的车子。还是算了吧,一看那Logo就没了购买的欲望。
  那个皮肤黝黑的男人坐在我们旁边,像上司布置工作安排一般扼要地说了一些注意事项:“首先,车子只会开到距离教堂较远一些的范围内,你们需要步行过去;其次,不要延误时间,调查好后按原路返回;最后,不要试图求救,那样只会给自己找麻烦,你们手腕的皮层之下已经被安装了一块定位芯片,随时可以找到你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