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失忆的这一年多,居然发现了人类文明起源的惊天大秘密》
第10节

作者: 尔果Ergo
收藏本书TXT下载
  [2]. 仁慈天后:即妈祖,道教神祗。
  日期:2014-06-07 22:54:00
  12.
  我始终觉得“仁慈天后”四个字的出现是十分不合常理的,下水道若真的修建于租界的那段时期,不过一百余年的历史,这“仁慈”二字就不会出现,相对地,一定会出现“普济”;另外石雕的风格,既承唐宋皇家大雅之风,又有明清的世俗小品之格,似乎像个大杂烩;再有就是这石雕隐晦的用意了:一边是观音,另一边是妈祖,倒真应了这上方教堂的名号“圣母得胜堂”。
  艾德朝拱门上方望去,石匾上刻着字,那是两个篆体文字,篆体不好辨认,便又叫我过来看。我大致看出第二个字是“光”字,第一个字似乎有些破损,只能辨认出有个提手旁。
  然后,我默默地把这些获取到的线索收入囊中。
  确定下水道的修建年代和规模方位等是首当其冲的任务。
  而“年代”这玩意儿的确是让人头疼的,历史考卷上的前两道题目从来不会少了这些东西,这也恰恰说明“年代”的重要性;而“方位”这个地理课本上经常出现的概念,始终扮演着一切推理小说和探险电影的核心构成。而这场真实的秘境寻踪,也必然少不了它们的身影。
  【对时间和空间的探究是一切问题的原点。】
  (我得解释下当时我看到的东西,的确是时间混乱,根本无法确定年代。而之后出现的一系列许多东西,更是在时间这个问题上混乱不已,直到最终谜题揭开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简直颠覆了人类文明史甚至生物进化史!为了让我的经历更有连续性,现在我还不能讲出来,欢迎继续看。)
  穿过拱门,出现了左右两条路,我当时明显感觉到风是从左面吹过来的,所以沿着左面通道走更加保险,有风吹来说明连通着外界。
  这时,远处似乎传来一阵似哭非哭、似笑非笑的声响,正如我和艾德刚刚在教堂密室里听到的那样。我怕得要命,想想谁又能不怕呢?万一真蹦出来了女鬼、丧尸的,那不是连命都丢了!但是侧耳仔细听过去,感觉又不太像哭声,倒像是气流引起的那种呜呜的声响。尤其是肆虐着西北风的寒冬时节,在两座高楼中间,这声音可是从来都不会缺席的。
  通道中湿寒气很重,使得我和艾德冻得瑟瑟发抖。这里毕竟是地下一百六十多米的地方,我们两个人又沾了一身的脏水,所谓苦寒之地,大概也不过如此。我俩冷得发出了哈气的声音,类似“阿咤咤”的寒噤声,那可是“阿咤咤地狱[1]”中特有的寒意。
  走了一段路程,现在我们所处位置的上方,应该是海河了(这是天津的母亲河,中国华北最大的水系,提示下地理不好的小朋友,嘿嘿。)。所以此处的地下水还是很多的,水流一股一股地沿着裸露的墙壁流下来,又继续沿着斜坡向通道远端流去;另外,海河水系的各个支流,虽然地面部分水资源退化严重,但地下水系仍然非常充沛,通道里满是潮湿的感觉,通道顶坠落的水滴,让人觉得就像下起了小雨。

  突然间,前面闪过一个人形的影子。说实话,我的魂儿都吓没了!差点踉跄到地上。
  艾德也看得真真切切,那是个一闪而过的人形,消失在黑暗之中,当时只能确定是个“人形”,它那速度快得很,估计闪电博尔特也没这本事。(后来才知道,那是我们调查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我俩顿时心跳加速起来,可以感觉到,那是一个像鬼魅一样的东西。此时我们停下了,而就在此时,那个暗淡的人形再次出现,像刚刚一样,轻轻一晃,又不见了踪影。
  我心里一直骂着“他妈的!老子这破胆量,可真的是吓大的啊!”

  那是种异样的感受,如同夜晚没有接通电源的走廊,你急切地想要走出尽头的那扇门,而就在这时,走廊上闪出了似人非人的东西。你害怕极了,慢慢地停下了脚步,不敢再次往前,又不敢撤回原路,只好呆在原地。
  就在这个时候,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右侧通道的墙壁上,此时意外地出现了一扇石门。
  【这扇石门的出现,彻底颠覆了通道作为“窨井通道”的假设。】
  这是个石头门框,大概三米高,门下有五十公分高的石头门槛,看起来十分古朴,颇有些羌寨石门的感觉。
  站在门外,我打起手电朝里面照去,空间很大。迈过门槛,慢慢地往里面走,发现这间屋子与教堂的陈设无异,但所有的摆设、桌椅都是石头的。屋子左右两侧摆放五排石头长椅,中间是三四米宽的通道,直接通向前方的神台。

  神台上摆放一尊真人大小的女子石像,头戴十二星的冠冕,女子胸前有一块心形凸起,心形上面刻了一个更小的婴孩,地上满是玫瑰花瓣,一看便知,这是圣母玛利亚。神台上刻着许多拉丁的字母,则是颂赞圣母的《玫瑰经》[2],所有这尊石像无疑是圣母像。
  我虽然外语不咋地,但还是一行一行地读着《玫瑰经》的经文,我记得自己在失忆之前的经历中曾经读过几遍,而且还是原文拉丁文的版本(全是因为在失忆前喜欢碧昂斯的Ave Maria这首歌)。
  《玫瑰经》是一系列经文的集合,包括《天主经》、《圣母经》、《信经》等等,神台上刻有几乎全部的经文,而其中《圣母经》的部分,我的确发现了新的问题。这个新出现的疑惑也与“年代”相关,它使得年代确定的基础任务更加混乱不堪。
  “这里的《圣母经》是十六世纪之前的版本,因为十六世纪的特伦托会议[3]为《圣母经》加了一句非常重要的颂词:‘天主圣母玛利亚,为我等罪人,今祈天主,及我等死后,亚孟[4]。’而这一句颂词,在这里的石板上并没有。”我指着那一些形如蝌蚪的拉丁文说道。

  “可是,这明显与之前‘仁慈天后’的时间推断相冲突了,一个大约在明朝、另一个在清朝康熙年间。”艾德也蹙起了眉,他的发丝上结了些细小剔透的冰渣。
  “特伦托会议举行的时候,中国应该在明朝世宗统治的年代,也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
  “当时中国已经有天主教传入了?”艾德问道。
  “最早的天主教相传于7世纪传入中国,当时是唐朝,天主教中的聂斯托利派传入中国,被称作‘景教’,当时很多地方都建有‘十字寺’,今天只有北京还有一处遗址;但有确切史料记载的是元代,史书上称天主教为‘也里可温教’;之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东南沿海一代传教,并没有形成规模,直到著名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教,才算被当时的官方正式接受。”
  “这样说来,石拱门和这座石屋的修建并不是一个时间完成的,前后差了一百多年。”
  “你说对了,目前至少可以确定这条大通道自16世纪中期就已经开始了修建。”
  我说道。我当然希望猛料能再多一点,因为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发现,甚至可以改写中西百年以来交往的历史,当然这对于我来说也没什么大用,我又不是学者,但我还是有学者的态度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