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发财不得不读的一本书:胡雪岩经商的智慧》
第38节

作者: 京城说书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6-10 09:55:16
  第九章 致命的漏洞
  借师助剿
  咸丰十一年(1861年),伴随着太平军不断东进,江浙等地全都不得安宁,特别是那个有“天下膏腴”之称的上海,也彻底出现了变故。
  在天下大乱的背景下,上海“小刀会”的刘丽川等人暗中与太平军勾结,策划着里应外合,一举攻陷这座富庶之地。但是,就在他们密谋造反期间,一个会员口风不紧,他无意间走漏了准备造反的消息,直接让当地官府知道了。
  上海官府察觉后,他们立刻组织了大规模的抓捕,并且挨家挨户去搜。在这种情急之下,刘丽川等人也不管不顾了,他们立刻提前起义,不仅一举攻陷了上海县,还斩杀了县衙内所有工作人员,并以这个县城为基地,开始轮番向上海进攻。
  就在攻击上海的时候,刘丽川等人却忘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虽然上海很大,但是它里面的中国建筑物却不多,上海一半以上的土地,都是各国的租界地,洋人一看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他们立刻出动了黄浦江的各种战舰,全力攻击小刀会,并且还炮轰了上海县。
  面对洋人的全力反击,刘丽川等人根本就无法抵挡,所以他们只能退了回去。而为了能够攻进上海城,刘丽川等人就派了一名说客,他告诉那些洋人,说小刀会和太平天国是兄弟,太平天国和洋人又是一家人,所以小刀会和洋人也是兄弟一家的,所以我们绝对不会损害洋人的利益,只要你们洋人不干预,我们绝对不动你们的租界。
  在晓以利害、许以厚利后,这些洋人被小刀会的人说动了,他们改变了之前誓死对抗的态度,而是选择了中立的立场,任由小刀会和清军死磕了。

  洋人撒手中立的态度,一下子急坏了大清所有的官员,特别是胡雪岩。要知道,上海可是胡雪岩出口蚕丝的重要口岸,如今他手里还囤积着价值四十万两白银的蚕丝,这要是让小刀会的人占领了上海,自己这些钱就全完了。
  除了胡雪岩以外,新任江苏巡抚薛焕,他更是急得不行。为了保护上海城的安全,薛焕一面增派官府的力量围剿小刀会,一面亲自游说这些洋人,希望他们改变自己先前的决定。
  薛焕恳切地告诉这些洋人,让他们千万不要相信小刀会的那些鬼话,那样只会损失你们洋人自己的长远利益。虽说现在这些太平军声势浩大,且已经成立了十年之久,但是我大清的龙脉还在,不可能被这些长毛颠覆,你们洋人也不可能等到与长毛做生意的那一天。
  再次晓以利害、许以厚利后,这些洋人又被薛焕所说动,他们又改变了之前选择中立的态度,恢复了誓死对抗的立场,并且发誓与清军共存亡。
  洋人的这次临阵倒戈,导致小刀会再无反击之力,而就在这个时候,小刀会内部还出现了叛徒,最后刘丽川等人被捕,其余人马边打边撤,向西投靠太平军去了。
  在亲眼目睹了“小刀会起义”的全过程,以及那些洋人的“实力”后,胡雪岩不由得震惊不已,难怪我中华四万万同胞,却无法打赢这区区数万的洋鬼子,这洋人的战舰之强、火炮之狠,都是自古未有。于是,他这才萌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借洋师之力,以助剿灭长毛。
  殊不知,胡雪岩的这条建议,虽然合情合理,也有理有利有节,但是对于大清的官员们来说,不管是谁,这都是不可能接受的。
  因为这个里面,涉及一个简单而复杂、愚蠢而英明的问题:面子。
  要知道,从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洋人由西面而来,凭借船坚炮利,接连攻占广州、宁波、镇海等地,打赢清朝数万雄兵,兵锋更是直抵天津大沽口,并且威迫大清签署《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各种丧权辱国的协议。这还不算,这些洋人更于咸丰年间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接攻陷了大清帝都北京,还纵火焚烧了中国最伟大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
  如此的国恨家仇、世代恩怨,我辈理应永记于心,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当时的大清官员们一定在想要仇人血债血还,如今胡雪岩却要我们和那些仇人合作,你到底是何居心?意欲何为!
  退一万步说,即使我没有那种雄心壮志、宏伟目标,让我去和一个揍过我的人合作,那也不可能!
  这种行为,说得好听点儿,叫作坚守原则;说得不好听点儿,叫作不识时务。明朝就死认了这个“理”,崇祯末期天下都那么惨了,还坚守自己的原则,他们认为上邦,理应四方来拜,所以誓死不与大清谈判,到了最后,不想丢面子,那就只能丢命。

  明朝灭亡后,清朝也完全继承了它的这种“优良传统”。乾隆年间,英国使者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希望与中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并且希望能够自由通商。
  然而,在这次外交的宴会中,乾隆皇帝告诉这些英国人:“回去告诉你们那个什么乔治(英国国王),你们的孝心我知道了,你们的礼物我也看见了,我什么都有,你们也不用费心了;至于通商的事情,我看还是算了吧,反正我们也不买,而这些东西,你们也不要再送了,反正以后我也用不着。”
  乾隆皇帝的这番话,已经把这些英国使者气得够呛,而乾隆皇帝后面的话,则让他们彻底崩溃,并且一辈子不能释怀。
  乾隆皇帝继续说道:“听说你们那里是一块蛮荒之地,生活极其困难,我看你们可怜,就打发你们一些锄头、谷物,还有几个赏钱,回去好好地种地,好好地生活去吧。”
  伴随着这种充满傲慢和偏见的言语,这些英国人气愤不平地回去了……

  几十年之后,这些在蛮荒之地拿着锄头玩儿命种地的英国农民们,驾驶着无敌的战舰,气愤不平地回来了……
  直到这个时刻,这个沉浸在“地大物博”王朝里的中国,在被西方炮火攻得体无完肤后,才从“千年辉煌”的美梦中苏醒,并且开启了一条百年屈辱的近代史之路。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综上所述,因为这样、那样的种种原因,在当时的中国人眼中,这些洋鬼子就是仇人,而且是永世不忘的世仇。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 帕麦斯顿

  在中国,最早明白这句话含义的人,就是那位一代红顶名商——胡雪岩。因为是商人,所以胡雪岩清楚地知道,什么面子,什么恩仇,全是上个世纪的事情,这个世界就认两个字:利益。
  按照胡雪岩的这种定义,如果能和洋人合作,让他们帮助大清剿灭长毛,一定能够无往而不利;平息这场叛乱,也就指日可待了。而且通过与洋人合作,能够互相了解,加深彼此的印象,这对于未来一起做生意,也是一个不错的决定。
  殊不知,在“借师助剿”这个问题上,那位一代完人曾国藩同志,他就直
  言不讳地上疏道:“虽我帝国断无惧怕夷人之理,却万不可有引狼入室之举。 ”言下之意,不言自明。引狼入室、养虎为患的危害,要远远大于那个所谓的“利益”。毕竟书读得少,对于胡雪岩的这番见解,我只能够说一句:“胡雪岩,
  您至死也不过是一个商人。”也许他未来的悲惨结局,早已在命中注定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