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嫁衣-大隋帝国旧事》
第43节作者:
云海孤月 隋军依托长城和要塞的防御并未阻止突厥骑兵入侵的步伐。西线,乙弗泊和青海遭到突厥骑兵攻击,叱李长叉和冯昱因众寡不敌先后失利。东线,突厥与北齐旧将高宝宁的联军攻破隋军外围防线进攻幽州,李崇出城迎战失利。东西两线虽然同时失利,但城池尚在,对整个战局并未造成致命影响。位于西北高原的中线战场情况更加不妙,突厥军队攻克木峡关和石门关。双关失守,突厥骑兵一旦越过六盘山从西北高原南下到达渭水流域,京都长安就直接暴露在突厥人的铁骑之下。
面对如此严峻的战局,杨坚先派大将军窦荣定任秦州总管,去天水部署第二防线,又派太子杨勇去咸阳部署长安的外围防御。战争从春天打到冬季,隋朝蒙受巨大损失,突厥人抢劫了西北地区,“武威、天水、安定、金城、上郡、弘化、延安,六畜咸尽。”一扫光,六个地区的牲口家禽连一只小鸡也没给杨坚留下。
太可气,太可恨。杨坚一口气没上来,病倒了。杨坚这个人小气鬼,守财奴。存钱上瘾型,有钱不舍得花存银行,点着钞票交给银行心里特高兴的主儿。隋朝是存粮食最多的王朝,隋末农民起义流行开仓放粮,谁都不用干活够吃一辈子的。据说唐太宗时代还吃隋朝的存粮。这都是杨坚存的。你拿杨坚的粮食等于要人家的小命,心疼,痛啊。
病中杨坚做出一个决定,任命内史监虞庆则为行军元帅前往弘化指挥西北战事。虞庆则是最懂杨坚心思的人,就是他第一个公开提出杀光宇文皇族。他能抗击突厥抢回粮食吗?
日期:2013-05-01 17:01:14
虞庆则又是南北朝另一种人物的典型,俗话讲的汉奸。
虞庆则本姓鱼,祖藉京兆栎阳,正尔八经的汉人,北魏初年匈奴铁弗部首领赫连勃勃入关中,虞庆则的祖先投靠匈奴人做了汉奸,随了赫连姓。那个年头做汉奸的人太多,能做到改姓赫连,虞庆则的祖先不简单,定是匈奴夏国了不起的人物亦或关中的豪强。到了父亲这一辈依然是关中有影响力的人物,父亲赫连祥官拜灵武太守。灵武在大西北,与游牧民族接壤,赫连祥的勇猛名动胡人世界。
虞庆则出身将门,生得魁梧雄壮,胆气过人,能身披两重铠,戴两只箭筒,左右开弓,箭不虚发。猛将!与那些只喜好武功的将门子弟不同,虞庆则喜欢读书,故而汉话说得非常流利。
史书中载,他的鲜卑语说得好,其实对于他来说,和杨坚相同,第一语言是鲜卑语,自幼生活在北方边镇,而且祖辈早早融入鲜卑化。
北周国文武全才的贵族子弟不多,所以虞庆则提拔得很快,杨坚掌权之前已经官拜石州总管。石州在吕梁山脉,那是山匪稽胡聚集的地方,虞庆则任内只有前来归顺的胡人,没有敢闹事的胡人。
虞庆则的发迹在于一道表章,杨坚称帝前夕虞庆则上表请杨坚尽诛宇文皇族,斩草除根,统统杀光,一个不留。
杨坚不是武力夺取政权,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人家宇文家乖乖把江山奉上,不打不闹,不踢不咬,你杀光人家说不过去吧,非英雄所为,非仁者所为。
满朝文武贵族豪强没提这件事情的,连高颎都不说话,只有两个人虞庆则和郭衍提出这么残忍的主意。郭衍是偷偷地上表,悄悄地说,“密劝”,唯恐别人知道。虞庆则大张旗鼓的上表,唯恐别人不知道。
两人最后都受到重用,虞庆则更是越级提拔到中央担任宰相之一的内史监,成为杨坚身边第二大红人。
为诛杀宇文皇族这件事,杨坚和另一位帮他出谋划策的红人李德林吵翻了,李德林劝杨坚不要做卑鄙无耻的事,要行王道,莫行霸道。杨坚不听,斥责李德林说,“君读书人,不足平章此事。”最后落了个欺负孤儿寡妇之名。
虞庆则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因为看懂杨坚的心思。这一次临危奉命到西北前线也看透杨坚的心思,不能再丢东西啦。
出击!虞庆则改变原定的战略防御计划,主动进攻。
天气状况不适合发起攻击。时值寒冬,天寒地冻,空中不时飘着雪花。突厥人久居塞北,适合寒冷天气,隋朝毕竟是中原人,不适合严冬作战。虞庆则不管,兵分两路,自己率主力军直奔弘化,下令上大将军、行军总管达奚长儒率两千精骑策应进攻。
上天不可怜冒进者,虞庆则主力军以步兵为主,行动缓慢,前进时遇到寒流天气,棉装不足以抵御突如其来的严寒,士兵们冻得畏畏缩缩,上千名士兵的手指冻掉。这样的军队只能赶去送死,虞庆则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下令就地安营扎寨,不得前进。
虞庆则没有通知率领骑兵突进的达奚长儒,达奚长儒率领的骑兵装备比步兵好,也不用两条腿走路,冷点没关系。皇帝已经气病了,这一仗必须打,越早打越好。达奚长儒是员猛将,论勇猛,隋朝军队中无人能及达奚长儒。让他去杀一杀突厥人的锐气吧。
获胜并不重要,敢于进攻,收获信心才是最重要的。
日期:2013-05-04 01:32:31
隋朝全面接收北周的一切,将官多为将门子弟,达奚长儒也不例外,十五岁继承父亲的爵位乐安公。此后跟随宇文泰、周武帝宇文邕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参加过北周平蜀之役,参加过三次伐北齐之役,刀光剑影中成长起来的。达奚长儒成名之役在江淮。陈朝名将吴明彻以英雄自诩,一生战果辉煌,败齐军、破华皎、退周兵,擒王琳,百战百胜的儒将栽在达奚长儒手里。
陈朝趁北周灭齐之际出兵北伐,吴明彻水淹彭城。北周派王轨和达奚长儒带兵增援,达奚长儒兵进淮口一举切断陈军退路。当时吴明彻犯了一个错误,没有听从萧摩诃的话率主力攻击达奚长儒。他认为在后方的陈景率领的精锐水军足以击败达奚长儒。没想到达奚长儒用数百个车轮堵塞清水河道逼陈景陆战,大败陈景所部,随后生擒吴明彻。这一战达奚长儒名声大震。
杨坚代周,达奚长儒表了决心,截杀益州刺史王谦的两个儿子,受封上大将军,故而杨坚格外器重达奚长儒,此次抵抗突厥委以重任,交给他两千骑兵。
达奚长儒的骑兵队到达周槃遭遇突厥军队,遇到突厥主力,沙钵略可汗亲自率领的十余万突厥大军。
突然间相遇,意想不到的遭遇战,研究战略战术已经晚了,没有迂回的余地,这叫狭路相逢。
狭路相逢勇者胜!
话虽如此,不过双方差距实在太大。
二千对十余万,一比五十,一个隋兵打五十多个敌人。突厥人不是游兵散勇,乌合之众,那是称霸塞北草原的主人。即便人家不反抗,你拿刀砍,砍死五十个人也要累个半死。
隋军将士相顾失色,说心里不害怕那是撒谎。达奚长儒不怕,神色慷慨,敌人越多越兴奋。这叫性格决定人生。有人就喜欢打仗,见到打仗就高兴,浑身全部器官调动起来,达奚长儒就是这种人。
沙钵略可汗根本未将两千隋军放在眼里,两万有资格打一打,两千人一个冲锋解决战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