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历史今读》
第26节

作者: 诗行远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个时候,不知怎么搞的,宋国人却违背了北杏的盟约。
  齐桓公六年的春天,齐国、陈国、曹国联合攻打宋国,同时请求周王室出兵。到了夏季,周王室的大夫单伯带兵同诸侯联军会合。宋国人看见大势不妙,也就见风使舵,追逐潮流,与他们讲和了。
  这一年的冬季,由于宋国的顺服,周王室的大夫单伯与齐桓公、宋桓公、卫惠公、郑厉公在卫国的甄邑(今山东鄄城县)订约会盟。
  齐桓公七年的春天,即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宋桓公、陈宣公、卫惠公、郑厉公再次在卫国的甄邑会盟,从这个时候起,齐桓公开始成为霸主,齐国开始称霸。
  霸主的地位是仅次于天子,而高过其他诸侯国君。那么齐桓公、晋文公等春秋五霸这些人,为什么要做霸主,而不做天子呢?霸主为什么要在春秋时期出现呢?

  要弄明白这两个问题,其实挺简单,只要考察一下当时的社会具体环境就可以了。
  其实春秋五霸这些人并不是不想做天子,而是只能做到霸主,没法做到天子。
  一是当时有周天子在。尽管周王室的地位在春秋时期已是大大地降低,天子的大权名存实亡,诸侯国家大都不向周王室纳财进贡,或者很少向周王室纳财进贡,周王室在经济上基本上是自负盈亏,如同一个小诸侯国。然而,周王室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周天子依然是天下的共主,大多数诸侯国还需要这尊泥菩萨,没有谁可以取而代之,不然就会遭到其他诸侯各国的反对,大家群起而攻之。

  二是当时天下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家,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最著名的有齐、晋、秦、楚、宋、郑、卫、鲁、陈、蔡、曹、燕等十二诸侯国,而其中的齐、晋、秦、楚是四个大国,势均力敌,由于具体条件的限制,那一个诸侯国家,那一位诸侯领导,都没有办法一统天下,成为天子。
  所以春秋五霸只能做成霸主,没法做成天子。因此春秋五霸等人,只好在名位上低于周天子,而在实际上,他们的权势却要比周天子威赫得多。
  春秋时期之所以出现霸主,也是当时的社会形势的需要,是当时的社会利害关系的必然。
  当时的社会形势是,周王室已经衰落,没有了实际上的领导能力,诸侯国家之间不断发生战争,然而人民生活需要幸福,社会生产需要发展,社会经济需要进步,因而社会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秩序,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同时外族部落又遍布各处,有着强大的实力,为了抢夺土地财物,他们常常与诸侯各国交战,时刻威胁着各个诸侯国家的生死存亡,各个诸侯国家需要团结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而强大的诸侯国,在强而有力的领袖的领导下,一方面需要发展自己国内的经济、军事,另一方面也需要增强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以适合自身利益的需要。

  时代需要霸主,社会有适宜霸主生长的土壤,霸主于是也就应运而生。
  齐桓公做霸主的时候,打出的旗号就是“尊王攘夷”。尊王就是拥戴周王室,攘夷就是抗击外族部落。这旗号因时制宜,很能解决当时的实际问题,因此很有号召力。

  此后,齐桓公在国际事务中致力于和平与发展,在他做霸主的期间,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在北部抗击戎狄,即救燕、救邢、助卫;二是向南威吓楚国。
  日期:2015-02-03 19:53:18
  二
  有必要先来简介一下北方燕国的历史。
  北方的燕国也被称为北燕,它的开国国君是召公奭(音:是)。
  召公奭与周王室同姓,是周的支族,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本家,姓姬。
  周武王灭了商纣王,建立西周之后,把召公奭封在北燕。北燕国的国都在蓟(今北京西南)。
  召公奭就象周公旦一样,并没有到自己的封国去就职,而是让他的大儿子去燕国代为就职——他的大儿子后来继续做国君,二儿子留在周王室侯职,世代为召公。
  周成王的时候,召公奭被封为太保,位居三公,与周公旦分别管理诸侯事务。从陕(今河南陕县)以西的西周政事,都归召公奭掌管;从陕以东的西周政事,都归周公旦掌管。
  召公奭治理西方,很是国兴民和。他到乡下巡视,见到一棵棠棣树,就在树下办公处理政事,从侯伯到平民每个人都安于自己的本分,没有不尽心尽职的。召公奭去世,谥号康公,所以又被称为召康公。人民思念他的政绩,爱护这棵棠棣树,不去砍伐它,并且写了一首《甘棠》的诗,歌颂召公奭。
  《甘棠》诗里面写道:“枝繁叶盛的棠梨树啊,不要剪枝去叶,也不要砍伐它,那是召公居住的地方;枝繁叶盛的棠梨树啊,不要剪枝去叶,也不要毁坏它,那是召公休息的地方;枝繁叶盛的棠梨树啊,不要剪枝去叶,也不要攀爬它,那是召公停留的地方。”
  到了燕国的第十一代国君燕顷侯二十一年的时候,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东周列国开始。 
  下面就转到了与本文相关的故事。
  齐桓公二十三年的时候,即公元前663年,外族部落山戎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告急求救,齐桓公出兵去救燕国,攻打山戎。山戎虽勇,却还不是齐国的对手,于是闻风而逃。齐国的大军一直打到山戎的居住地孤竹国(今河北卢龙县),才转回来。
  《韩非子·说林》里面谈论到这件事情的时候说:

  齐国的大夫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讨伐孤竹国,去的时候是春天,到了冬天的时候才赶回来,迷失了道路。大家都很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个时候,管仲说道:“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借用一下的。”您别误会,这个老马不是老马同志,也不是老马先生,而是驾车的动物马,工作的年数久了,所以被称作老马。接着齐国人就解开绳索,把老马从车前放了,让它们自主地行走,军队跟在这些老马的后面,终于找到了回去的道路。成语“老马识途”,就是来自这里。大军继续前进,行至山中,没有水喝。这个时候,隰朋说道:“蚂蚁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夏天居住在山的北面。蚂蚁窝上面的封壤有一寸高的地方,它的下面就会有水。”接着就让将士们在蚂蚁窝上面的封壤有一寸高的地方向下挖掘,随后找到了水。

  燕国当时的国君是第十七代君王燕庄王,他也是燕国进入春秋时期之后即位的第六位国君。
  燕庄王很感激齐国大军的前来救援,他送齐桓公回国的时候,恋恋不舍,一直送到了齐国的境内。
  齐桓公认为,既然自己是个霸主,就要做出个霸主的样子来,于是说道:“只要不是送天子,诸侯之间的相送不离开自己的国境,我不可以对燕国无礼。”
  随后齐桓公就把燕庄王到达的齐国地方送给了燕国,并且嘱咐燕庄王要向他的先祖召康公学习,搞好国内的政治,同时要向周王室交纳贡品等等。
  燕庄王既受帮助,又得土地,着实感动,就听从了齐桓公的吩咐,回去之后,踏踏实实地按照齐桓公的最高指示办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